如何看待诺奖奖项关注冷热不均
来源:
时间:2014-10-15 09:44:05
关于诺贝尔奖的大众娱乐狂欢似乎仅跟文学奖有关,对其他诸奖的关注甚少。
【事件】 关于诺贝尔奖的大众娱乐狂欢似乎仅跟文学奖有关,对其他诸奖的关注甚少
【观点】 媒体完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自然科学类奖项做普及性的解读,增加大众对它们的了解
进入今年的诺贝尔奖时间,人们又迎来了一次大众和媒体猜谜、跟风、解读的狂欢。但类似于这样的狂欢,似乎一直以来都只跟诺奖的文学奖有关。从开奖前对预测作家赔率的预热报道,到结果揭晓后对获奖作家的跟进解析,再到诸如“村上春树为何成诺奖界‘小李子’”、“与诺奖作家装熟的N种方式”等带有调侃、娱乐性质的新闻,媒体上的相关话题不可谓不丰富不热闹,出版界也马上表示要抓紧翻译、出版获奖作家的著作。而与此相反,对于诺奖的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这些自然科学类奖项,我们除了关心一下获奖者的国籍,看是不是华人、是不是中国人以外,似乎少有人问津其他,更谈不上有大量相关话题见诸报端了。
这种情况当然不奇怪。以今年获得诺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技成果“发现了大脑中形成定位系统的细胞”和获得物理学奖的科技成果“发明一种新型高效节能光源,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为例,对于绝大多数公众而言,乍听之下,这些成果似乎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太过遥远,更重要的是,没几个人能说出这些成果具体的详细的内容。因此,大众自然也就失去了讨论的由头和底气。其实,即使像杨振宁、李政道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诺奖华人科学家,我们绝大多数人也是只知道他们的名字,又有几个人能脱口说出他们的获奖成果来呢?而文学奖就不同了,关于文学,似乎谁都能说几句,也容易形成话题。特别是2012年莫言获奖,更是点燃了国人对诺奖作家的热情。因此,关于自然科学类奖项与文学奖项的话题冷热不均,就大众方面而言,也算可以理解。
但这种情况肯定不正常,特别是对于媒体而言。2010年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只有3.27%,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同时,这份调查显示,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仍是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也在明显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传媒有责任为公众了解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提供必要的、优质的新闻产品。千万不要小看媒体在这方面的影响力。比如央视前几天刚刚发布消息称,将叫停非转基因广告词,禁止在广告中宣称非转基因产品更健康、更安全,一下子就备受关注。可见,有时,媒体中的哪怕是一两个词,都对公众的科学认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其实诺奖揭晓正好提供了一个契机,媒体完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自然科学类奖项做普及性的解读,增加大众对它们的了解。比如今年的诺奖生理学奖,可能对治疗老年痴呆症有着革命性的意义,这其实离我们的生活是如此之近,LED灯就更不用说了。可惜,我们绝大多数媒体并没有在这方面的传播上动什么脑筋。
诺奖包括文学奖,诺奖可以娱乐,但诺奖绝不只有文学奖,更不能只有娱乐。我们都强烈希望中国也能出现获得诺贝尔奖自然科学类奖项的科学家,但这样的科学家不会是凭空出现的,需要一个良好的生长土壤,也需要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这就离不开全体大众科学素养的提升,也离不开新闻媒体科普作用的发挥。那么,我们的公众、我们的媒体,为什么不从现在就开始努力呢?(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