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紫一片山水:席德进晚期水彩画
来源:
时间:2014-10-23 10:50:02
若问席德进晚期作品,有甚么吸引人的地方?也许就是那一抹淡淡的紫,肃穆而圣洁的紫,紧紧扣住了观者的心绪。
若问席德进晚期作品,有甚么吸引人的地方?也许就是那一抹淡淡的紫,肃穆而圣洁的紫,紧紧扣住了观者的心绪;它静谥地流淌出一丝丝的忧悒,让人不得不停伫脚步,凝神注目。
打从国立杭州艺专毕业,怀着一颗热炽的心,年青的席德进与家人诀别后,便毅然渡海来到台湾,一晃眼在宝岛渡过了余生。这期间他力争上游,筚路蓝缕,画风从朴拙的乡野题材,到毕费式的画像素描,到史诗般的人物油画,然后从具象跨足纯抽象,再加入波普风,到中国风,在游历欧美,饱览西方艺术思潮,旅法四年之后又超乎众人预期的选择回到台湾,寻找那属于东方的艺术语汇。
他勤习书法碑帖,把原本强有力的线条拉高到另一个层次,同时开始水墨创作,他上山下乡,关怀所有即将消逝的民俗艺品、老旧建筑、祠庙等,在不断的跋山涉水当中,他不但看见了台湾,更深切体认到大自然正不断地遭受到人为的破坏,过多不必要的开发,土壤都受伤了,他感知到美好事物的短暂,如同他自身生命的即将告终,于是他忍受着孤独和疾病煎熬,拖着末期胰脏癌的瘦弱病体,企图抓住仅剩的光阴,以一种近乎虔敬的朝圣心情去为山林写真,正因为极度专注投入,他听到了山峦的悲鸣、河川的低泣,也觉察到那一抹独特的紫,蕴藏于山岚云气之间,那是一抹忧伤的紫,不同于传统的墨色,或青绿山水,流露出画家对美好河山的伤逝。在他生命最后的创作阶段,他奋力地以一种有别于前人的手法,把台湾山水的至真、至善、至美表达出来。
席德进的才华是多方面的,音乐、舞蹈、演戏、摄影、刻瓷等多所涉猎,文字的笔耕更是终身不辍,这些皆丰沛了他的艺术涵养。而在绘画一途,他也从不囿于某一种特定的表现型式,素描、水彩、油画、水墨、书法无一不能,无一不精,每一阶段都有所突破,在艺术发展上绝不停滞,永远要当一个前卫的先行者。
晚年的他,选择回归到最擅长的水彩创作,实际上是历经过许多的刻苦钻研,加上游历欧美对西方艺术有了通盘的了解之后,再努力借镜于他所景仰的大师们、同侪们,才得以成就出他个人的独特画风,可说是大器晚成。这当中,恩师林风眠讲求线条的准确利落,造型唯美的构图效果;四川同乡国画大师张大千六十年代引领风潮的泼墨与青绿泼彩;留法同乡前辈画家常玉晚年油画中的那份孤绝凄美;杭州艺专同侪们赵无极、朱德群等人的东方诗意抽象;李可染以积墨堆栈的黝黑山水。在在感染了他,给予他集大成的灵感。
这一幅幅令人神为之往的紫色山水,兼容彩墨与水彩特质,它扬弃了传统的皴法,代之以饱含水分的优雅色彩,刷染出去芜存菁的画面,凝聚了东方与西方的审美观念,创作媒材虽然是西方的,但在创新与调和中西的意义上,与现代水墨的精神不谋而合,称其为“新中国画”,实亦无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