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工作者热议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

来源:
时间:2014-11-20 10:07:17

对于文艺工作座谈会明确的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当市场的奴隶”等观点,文艺界人士纷纷表示认同。

   新华网北京11月19日专电(记者 许晓青、闫祥岭、袁慧晶)文艺和市场的关系是什么?对于文艺工作座谈会明确的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当市场的奴隶”等观点,文艺界人士纷纷表示认同,认为这要求文艺作品不能一味迎合市场,更不能因为迎合市场生产没有灵魂的作品。
 
    文艺工作座谈会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中国舞蹈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冯双白指出,当前的文艺创作确实存在一些“盲区”和“误区”,比如近年来观众购票入场观影看戏等,往往只关心“剧目搞不搞笑、逗不逗”。
 
    “我们的文艺创作不能一味迎合观众,而是要去引导观众的欣赏品味,否则留下的只有‘逗一逗、笑一笑’的作品。”冯双白说。
 
    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也认为,当前有些文艺作品出现了不良偏向,审美变成了审丑,唯票房唯利润,赚钱变成创作的出发点,赚钱成为衡量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旅加作家陈河著有长篇小说《沙捞越战事》,2011年曾获得“中山杯”华人华侨文学奖最佳作品奖。他认为,写作要对读者尊敬但不迎合,传统写作是讲故事,他更注重赋予故事以哲学底蕴。“我不喜欢赶时髦,一阵子出了什么样的作品,大家都赶潮流趋之若鹜,写作品还是要有新意,要体现哲学思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包括国家话剧院、北京人艺在内的多个戏剧团体近年来发展出舞台艺术的“制作人制”,与传统的院团团长制有较大区别。
 
    国家话剧院先锋剧场经理傅维伯说,无论实行哪一种制作模式,剧目的出品方必须对作品所传递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负责,在整个团队中制作人应当肩负起策划和把握作品方向的主导权,创作出更多“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
 
    对于“文艺不能做市场的奴隶”这一观点,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启刚说,这要求文艺作品不能一味迎合市场,更不能因为迎合市场生产没有灵魂、没有正能量的作品。
 
    “这种作品即使取得一时效益,也不会产生长久的生命力,文艺创作要走健康的道路,确立社会效益首要地位的行为准则。”他说。
 
    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相声演员冯巩说,发挥文艺引领风尚、推动发展、服务社会的作用,文化事业是根本。
 
    “抓好了文化事业,实现作品思想上精深、艺术上精美、观赏上精湛,文化市场自然就会形成,文化事业是基础,有基础才能有产业,千万不能本末倒置。”他说。

最新热点

更多

2024山东省文联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会暨文艺工作者职业

2024山东省文联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会暨文艺工作者...[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潘鲁生|传统味道的湛江年例

我曾在2016年到过湛江,亲身感受过年例文化...[详细]

你知道吗?惊艳春晚的中式美学,来自93岁的“敦煌少女”

202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年锦》惊艳...[详细]

2024山东新年文艺晚会舞蹈专场丨《济南的冬天》《唢呐》

2023年12月31日晚,2024山东新年文艺晚会...[详细]

孔子智慧,闪耀千年

孔子智慧,闪耀千年 一年一度的尼山世界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