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画家骆根兴:艺术应真诚记录时代运行轨迹
来源:
时间:2014-11-21 11:46:42
骆根兴,从一个军人到画家,四十年的军旅生活平淡、稳定,虽有些波澜但都与画画有关。
表达出大众灵魂深处的情感
骆根兴,从一个军人到画家,四十年的军旅生活平淡、稳定,虽有些波澜但都与画画有关。从一个自幼热爱画画,因有此特长当兵,从工作之余自学到进美院深造,实现了人生理想成为专业画家,其中不少体会与经验值得深思。
对艺术的态度决定了艺术的走向
武增宏:应该说你和战友们的事迹在中国美术界是一个奇迹,你认为奇迹的背后说明什么?
骆根兴:天津美院毕业后,我又回到部队,重新操起了老本行,把几个喜欢画画的战友拉到了一块儿。我带着大家跑了全国很多地方,一方面为基层办些短期小型的美术普及班,另一方面是为营区做环境美化工作。这一阶段组织创作了大量的版画、油画等,有些作品有很高的质量。
武增宏:艺术家个人的阅历、情感、修养、才智注定要反映在作品中,你的体会如何?
骆根兴:对一位以艺术为业的人,所具备的艺术素质,决定着他能走多远。艺术不像其他职业,是不可强迫自己来做就能做得好的。艺术的东西是思想感情,是灵魂的东西。如无酷爱的境界,是达不到艺术家层次的。现在学生考美院,有时并不一定是真喜欢,而是出于对未来生计的考虑。
我小时候先学国画,又画油画,现在都是很有兴致认真去做,从不应付,从中领悟审美的经验,这对我的版画和油画创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艺术的态度,决定了艺术的走向。是真诚还是玩,因此会产生两种不同的艺术面貌。当下画画的速度越来越快。不是因为画快了就出不了好的东西,艺术是不能以速度衡量的,但功利心重的速度,恐怕就要出问题了。真诚地抒发情感,即兴的作品也可传世。
功利的心态常常阻碍着自由创造
武增宏:一个艺术家在他的艺术发展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你怎么看待?
骆根兴:艺术只靠一招一式是远远不行的。有些人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仍然进步甚微,甚至丧失了信心。这时不妨变换一下思路,换一换方向,反向思维更容易走出困境。
再有就是保持自在的心态。当绿叶存活的时间更长,红花虽好看,寿命短。功利的心态常常阻碍着自由创造。
现在过于重视形式的探寻而忽略了精神的磨砺
武增宏:你拒绝大规模地宣传自己,从文化策略或生存策略方面来看,这是否是让你走得更远的一种考虑?
骆根兴:我觉得自己创作的作品还不够强,不够理想,很多东西还没有画出来,实有些不好意思拿出手。画画是一辈子的事情。画出几件好的作品实属不易。有几件作品对我触动很深。一件是王式廓的《血衣》,看中国现代的农业社会农民的命运,就想起了这幅画,其思想的深度和在艺术表现上所下的功夫,远胜于几十件,上百件的作品。另一件是蒋兆和的《流民图》。时隔数年,看了几次原作陈列,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这两件都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不朽之作。
我们今天往往过于重视观念和形式的探寻,这没有什么不对,但不要忽略了精神的磨砺,在精神和技术层面上都要下大的功夫。现在的作品数量之多,是王式廓、蒋兆和那个时代无法比拟的,但能留下来的又有多少呢?艺术只有真诚记录了时代运行的轨迹,表述出了大众灵魂深处的情感,作品才有分量。
谈军事画创作
泡在机房和营区写生创作进入高峰期
我从事军事画创作,是很自然的,大致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兴趣点在尖端军事科研场景和人物。以套色木刻版画为主体,还有少量的油画。这是一个全新的未开发的艺术空间。几乎没有可移植、借鉴的范本。靠的是在这片地方的长期生活。我大部分时间泡在机房和营区写生。那时我没有照相机,但好处是可以静心地观察领悟,更为直接和深入,可以细细品味。这是第一个创作高峰期。主要版画有《黎明》、《荒野》等,油画有《天地之间》、《明亮的眼睛》、《青春年华》等。
第二阶段是回到北京后。渐渐远离了热爱的营区和机房。年龄也大了,更注重思考了。1986年去了南方边境法卡山前线考察,战争的惨烈一下子摧毁了我内心的平静和唯美。成为专业画家后,开始有时间来创作这样的东西。
谈油画创作
将国画的元素引入油画没什么不可以
武增宏:虽然绘画材料、工具不同,你能否用中国画写意的形态、神貌来画油画?
骆根兴:这是一个很普遍的学术课题,而且争论由来已久。可以说,从最初引进油画,就已经开始尝试以中国传统的审美元素来改造油画了。运用中国的线描的平面感造型为基础,出现了装饰性的中国式油画。有中华民族深厚艺术做强大的推力,油画艺术会不断前进。所以说,将国画的元素引入到油画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有一个选择和分寸的把握。
我认为,完全模仿照搬国画的形式方法,有可能丧失掉油画自身的表现力,尤其要避免程式化的方法。在笔墨的意象造型结构和油画的色块笔触的空间架构有很多相近相通的东西。区别是工具材质的不同,在审美的方向上也发生了变化。
国画的书法用笔,是有力量的,是贯气的,以线造型为基础。西画主要是面与体块的造型为主要手段,线条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拉斐尔和安格尔都是用线的高手。到近现代许多西方大家都用线,很有表现力,很有味道。在用线的表现力上,中国的绘画有丰富的整套东西。但由于审美方向的不同,传统的中国绘画是意象造型,难免刻画人物不深入,线条流于程式。但西方的绘画,尤其是油画,线与色块体积是溶在一起的,随着形体塑造掩盖了线条。到了现代,西方人有了突破,线条的表现力开始突显出来。中国画讲究气韵,画面气息更为通畅,宣泄情感更为自由。
画家简介
骆根兴 1955年生,河北省深县人。198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北京油画学会副主席,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艺委会委员。现为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曾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油画艺术奖、“首届解放军文艺大奖”、“1979—1999鲁迅版画奖”等多种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