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书写军旅情
来源:
时间:2014-12-09 11:17:01
凡成事者必有其因。1955年6月15日王妙三出生在江苏邳州,少年时就酷爱书法绘画。他的启蒙老师是他叔叔王善才,是南京军事学院军官、著名的山水画家。
徐常根
凡成事者必有其因。1955年6月15日王妙三出生在江苏邳州,少年时就酷爱书法绘画。他的启蒙老师是他叔叔王善才,是南京军事学院军官、著名的山水画家。同龄的小伙伴忙着玩耍,他经常沉浸在读书、绘画、临帖的兴趣之中。12岁时,他就独立完成毛泽东的巨幅油画肖像画,被作为学校开大会所专用。
1971年冬,16岁的王妙三被北疆军区作为文艺骨干人才,破格应征入伍。部队给了他发挥自己特长的舞台,历任放映员、文化干事、电影队长、俱乐部主任的他,画《电影海报》、画布景、画幻灯片、写大幅标语……使其书法、绘画水平不断提高。
从此,王妙三一直把工作之余的所有喝茶、聊天、打牌、散步等休闲时光,都用在了钻研书法艺术上。他如痴如醉地广览群书,博采众长,潜心钻研,对书法的痴爱伴随着整个军旅生涯,从未放弃过。他刻苦临习“二王”和颜、储、欧、赵、米及近代大师书作,常以“一日不书,便觉食如蜡味,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之语为座右铭,师古人、研古法、访名人、参方家,熔铸百家,取法乎上。他广泛吸纳,逐渐形成了碑帖结合,兼收并蓄,融汇化合的风格。他的字求变、求势、求奇、求神,湿处浓墨饱蘸,干处飞白尽现,线条质地厚实而又凝重,雄浑而又豪放。他的书法楷书功底扎实,悬肘悬腕书写的中小楷书尤为端庄,行草书流畅而洒脱,魏碑严谨而古朴。纵观其作品,纵而能敛,收而能放,潇洒清丽,圆转雅逸;观其用笔,起笔圆润,行笔沉着,收笔含蓄。细笔有力量,瘦中有血肉;粗笔不臃肿,肥中含筋骨。通篇错落有致,一气呵成。读他的作品,让人回肠荡气,顿觉神怡气畅。不觉间,那种英气勃发,狂放豪迈之军人气质跃然纸上,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王妙三书法作品功力深厚,深受书法界的肯定。2013年6月,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举办的首届名家作品点评中,他的书法作品受到了著名书法家卢中南和刘洪彪较为一致的评价:“格高韵浓,厚重雄强,潇洒豪放,气势磅礴;墨色浓重不失清雅,润泽不失空灵;结体方正而不板滞,严谨而不落俗套,字字颇具军人风骨,尽显大家风范。”同年9月,新疆军区、新疆兵团、自治区3家单位共同举办书画联展,王妙三书写的八条巨幅作品(高3米、宽6米)唐代《文斌》达1800字,受到书法界同行和参观者好评。
作为一名军旅书法家,王妙三始终将自己的艺术定位于部队官兵这个特殊的群体,他对军队有一种深深的赤子情怀。这些年,他携笔上高原、走边防、进驻训点,无论走到哪里,无论白天夜晚,只要部队官兵需要,他就铺开宣纸,不辞辛劳给大家书写,为边防官兵、部队、武警官兵捐赠作品1000余幅;并不忘与基层书法爱好者畅谈书法艺术,鼓励他们苦练书法,陶冶情操,久而久之,他培养了不少“军营书法家。”他还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经常组织公益笔会,个人为“九八”抗洪,汶川、玉树、雅安大地震,香港、新疆慈善机构、动物保护协会等,捐献作品500余幅。
他经常讲,章法是书法的灵魂,技法是书法的生命。如今,王妙三书法的技法和章法可谓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步入了一个日臻完美的新境界,我们愿王妙三的书法技艺更加精进,艺术人生更加美好。
王妙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二级美术师,担任新疆军区军旅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新疆艺术学院特约教授,被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学术委员会授予“中国当代知名艺术家”称号,先后获全军影视系统书画大赛书法一等奖、全军书法展优秀奖、全国“白粮杯”书法大赛二等奖、兰州军区书画展一等奖、民政部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等20余项奖,书法作品被国内外多家艺术馆、博物馆、碑林和个人收藏、刻石,并入选《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等18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典籍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