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左丘明就是子夏 并非鲁国太史

来源:
时间:2014-12-23 11:27:35

左丘明就是子夏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失明,所以自称为左丘明。古人以地为名的情况非常多,譬如展禽,死后就被称为柳下惠。因此,子夏可能在死后被弟子们称为左丘明

左丘明就是子夏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失明,所以自称为左丘明。古人以地为名的情况非常多,譬如展禽,死后就被称为柳下惠。因此,子夏可能在死后被弟子们称为左丘明,祝福他在另一个世界能够看到光明



《左传》资料图
 

作者:贾志刚

《左传》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从某种程度来说是至高无上的,它是中国留传下来的第一部史书,因其真实和文采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如果没有《左传》,中国的文化会逊色许多。

可是,一个问题长期悬疑:谁是《左传》的作者?

孔安国的说法是左丘明,鲁国太史,如今基本上也采用这样的说法。不过后世对此多有怀疑,提出了很多候选人,譬如汉代的刘歆。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左丘明就是子夏。或者说,不管左丘明是不是子夏,《左传》是子夏写的。而子夏,并不是鲁国太史。

左丘明就是子夏

首先我们从“左氏”说起。

春秋时,卫国有地名为“左邑”,又叫“左丘”以及“左氏”,子夏的弟子吴起就是“卫左氏中人”,子夏很可能也是左氏或者左丘人。子夏晚年失明,司马迁写道“左丘失明,厥行国语”,《国语》也是左丘明所著,而子夏恰恰就是晚年失明。

所以,左丘明就是子夏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失明,所以自称为左丘明。古人以地为名的情况非常多,譬如展禽,死后就被称为柳下惠。因此,子夏可能在死后被弟子们称为左丘明,祝福他在另一个世界能够看到光明。

《论语》上有这样的一段话。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势,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人们认为这段话证明了左丘明不可能是子夏。但是,如果了解子夏的个性则会发现,这恰恰说明左丘明就是子夏。

《论语》原本就是弟子们在孔子死后若干年整理的孔子师徒的言论,因此,子夏被以左丘明的名字记载是有可能的。而这一段话,恰恰反映了子夏那种孤傲的性格,这恐怕不是一种巧合。再想想看,孔子如果与鲁国太史谈论这样的问题,似乎有些不大恰当。

还有,以鲁国的文化传统,鲁国太史应该以太史为姓,《三国演义》中的太史慈,就是鲁国太史的后人。

下面,再来看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多个条件指向子夏

要写出《左氏春秋》,需要很多必要的条件,而这些条件,算来算去,也只有子夏一个人具备。

第一,此人手中要有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左传》脱胎于《春秋》,其中运用最多的史料来自鲁国和晋国,孔子修《春秋》时,其史料主要来自鲁国,而作为孔子修《春秋》的第一助手,这些史料子夏是具备的。而晋国史料从哪里来?魏文侯以师礼待子夏,并邀请他到魏国讲学,魏国占有原晋国首都新绛和曲沃,因此拥有晋国史料。即便魏国不拥有这些史料,当时三晋的关系非同一般的好,子夏要从韩国或者赵国借阅这些史料也是轻而易举。相反,如果是鲁国太史或者其他人,他如何能拿到晋国的史料?并且,晋国史料中有很多“限制级”的内容,不是一般人可以拿到的。

第二,此人的《诗经》一定非常好,是《诗经》,而不是《诗》。因为孔子修订《诗经》,从3000多首中集萃了305首。《诗经》仅在少数孔子弟子中流传,外人无从得到。所以,如果不是孔子的弟子,不可能了解《诗经》。《左传》中大量运用《诗经》里的诗,都非常恰当,而内容又没有超出《诗经》。由此可以断定,作者不仅《诗经》娴熟,而且一定是孔门弟子。而子夏恰恰是孔子学生中《诗经》方面的第一高手,因为他也是孔子修《诗经》的头号助手,其理解力令孔子也大为赞叹。如果是鲁国太史,即便他精通《诗》,他也不能在《左传》中把《诗》的使用控制在《诗经》的范围之内。

第三,此人与孔子的关系非同一般,而且不仅仅是一般弟子那么简单。《左传》中大量引用孔子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语,证明作者曾经跟随孔子修《春秋》。如果是鲁国太史,他如何知道孔子怎样评价各个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呢?

第四,《左传》的才华四溢,显示作者的才华非常出众。事实上,子夏的才华是孔子弟子中最出色的一个。《论语》中就曾这样记载,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第五,子夏的思想与孔子并不完全相同,孔子修《春秋》,目的在于“大义”,以周礼为准绳。子夏不同,他以切问而近思为原则,讲案例讲方法讲实用,更倾向于计谋和权术的应用,倾向于人性的本质,倾向于历史事件的理性总结。《左传》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子夏的思想贯穿全文。而子夏的徒子徒孙恰好是一群法家,李克、商鞅等人都是他的嫡系学生,田子方、段干木等人则是一时的大贤。

譬如,《论语》中记载,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意思是,孔子认为晋文公狡猾而不正直,齐桓公正直而不狡猾。在《左传》中,并没有这么写。

可以说,《左传》从内容和倾向上来说,更符合子夏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

第六,《左传》中有大量关于孔子以及孔子弟子的记述,不仅大量记载子贡的事迹,甚至包括“樊迟作为勇士,和有若加入敢死队”这样的并不重要的事情。从《论语》中我们能够看到,恰恰子夏和他们关系不错,而如果是鲁国太史,他会记载孔子那些不知名的弟子吗?

第七,《左传》迅速流传开来,说明作者是个大师级人物,子夏在魏国西河讲学,是当时最大的大师。当时的霸主魏文侯亲自拜他为师,再加上众多出色的弟子,因此作品被迅速流传开来顺理成章。而如果作者是鲁国太史,他的作品首先在流传上就有问题,因为他没有任何渠道。

第八,另外两本《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的作者公羊高和谷梁赤都是子夏的学生,这两本书与《左传》一并被称为春秋三传。三本书中大量的内容相同,显示其来源一致,只是角度不同。

以上的种种证据和迹象都指向一个结论:子夏就是《左传》的作者,就是左丘明。

最新热点

更多

印石以克计价:顶级田黄的身价依旧高高在上(图)

黄金价格起起伏伏,而“石中黄金”田黄的身价依旧高高...[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6旬根雕大师隐居树上:三室一厅有浴室(图)

隐居胜地终南山有隐士不足为奇,在繁华的珠...[详细]

不动产登记条例料将年内出台 为“以房反腐”铺路

国土资源部方面表示,广受关注的不动产统一...[详细]

中国农民造出“喜洋洋”潜艇惊外媒:成本仅3万

【环球军事报道】据法新社12月1日报道,丹江...[详细]

北京地铁告别两元随便坐时代

北京市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将于12月28日起实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