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西游”扬剧“东渡” 向世界展示扬州文化魅力
来源:
时间:2014-10-28 11:27:50
意大利威尼斯的千年修道院内,响起纯正的扬州曲艺之声;韩国的现代剧场里,翻腾着年轻扬剧演员们的身影……这个月以来,扬州演员们纷纷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扬州的文化魅力。

意大利威尼斯的千年修道院内,响起纯正的扬州曲艺之声;韩国的现代剧场里,翻腾着年轻扬剧演员们的身影……这个月以来,扬州演员们纷纷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扬州的文化魅力。
扬州评话
两位演员说《武松》
威尼斯观众兴趣浓厚
“这次在意大利的演出,以中国说唱为主题,邀请了好几位演员前往表演,其中扬州的曲艺节目就占据了一半。”扬州评话演员马伟告诉记者。
在意大利举行的演出,共分两场。一场是专家场,数十名观众都以欧洲的汉学家为主;一场是表演场,地点设在威尼斯大学内,观众都是大学生,以及当地居民。“每场观众都是满满的,对于来自东方的说唱艺术,他们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马伟说。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虑,就是扬州评话的地域风格很强,到了国外,外国观众能听懂吗?结果,在两场演出中,外国观众表现出极高的素质,非但没有一人中途退场,而且还能在很多地方和演员形成呼应。马伟回忆道,“其实,对于说唱艺术来说,观众听的不仅是内容,更重要的是情感。”
在这次意大利之行中,共有两位评话演员,一位是任德坤,一位是马伟。任德坤的评话风格继承了传统,一字一句,都有套路,都有讲究;而马伟的书风,则吸纳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如在评话中加入英语,表演动作也较为多元。在专家场中,他们分别表演了王派《水浒》的片段,而在威尼斯大学演出时,两人更是合作了一段,先是任德坤的一段《武松进店》,后是马伟的一段《武松打虎》,让观众们掌声雷动。对扬州评话素有研究的易德波更是赞赏:“这20分钟的书,让我听到了扬州评话的百年传承。”
扬州弹词
表演夸张倍受追捧
观众提问相当专业
在这次扬州曲艺的意大利之行中,除了两位评话演员,还有一位弹词演员沈志凤,她也将《唐伯虎点秋香》、《啼笑姻缘》等扬州弹词,展示给了意大利的观众们。
“第一场表演了《唐伯虎点秋香》,观众们的反响就很好,所以到了《啼笑姻缘》,我就更放开了。”沈志凤回忆,“真没想到,意大利的观众能如此接受扬州弹词。”沈志凤说,“他们也许听不懂我在说什么,唱什么,但是我所表演的内容,他们全能看得懂。而且,意大利观众的素质也很高,在表演结束后,全场观众都站起身来,不停鼓掌,特别让人感动。”
除此之外,在表演结束时,主办方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提问的环节。沈志凤发觉,这些观众的提问相当专业。“有人会问,在意大利演出时,如果没有观众进行互动,在台上表演会不会觉得不适应?还有人会问,扬州弹词和苏州评弹的区别在哪?要不是对扬州曲艺有过研究,是问不出这样的问题来的。”
扬剧
两场《白蛇传》
观众称是看过最好的演出
就在扬州曲艺演员“西游”时,扬剧研究所的青年演员们,也在“东渡”韩国,接连在全州友津文化空间艺术剧场和高敞文化殿堂演出了两场古装扬剧《白蛇传》。
“第一场在全州友津文化空间艺术剧场演出时,我们开始有担心,因为一般的剧场,舞台高度起码要有七八米,可是这家剧场的高度只有4米多。在白娘子大战天兵时,有很多武打动作,其中最惊险的就是踢枪的表演。正常踢枪的高度就有三四米,一不小心就会碰顶,造成动作失误。在演出时,演员就要刻意控制力道。结果,十几杆枪,枪枪到位,没有一次失误。”扬剧研究所所长李政成介绍。
在演出中,每句台词都配有韩文翻译,所以观众们对于剧情能够理解。前来观看的观众,很多都是年轻的韩国学生。他们非常遵守演出规定,不会随意喧哗,但是在戏演到精彩处时,都会给予掌声和喝彩声。“他们看得懂,不仅在一些武戏方面,文戏唱得好的地方,他们也会鼓掌。”李政成说道。
“两场扬剧演下来,韩国观众们都大感钦佩,扬剧的青年演员们,用他们的表演征服了所有观众。演出结束后,全罗北道演剧协会赵会长激动得热泪盈眶,说这是他看过最好的演出之一。”李政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