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不失志 曲艺永传承

来源:
时间:2014-11-07 11:43:02

一群头发花白的老人一边忘情地弹奏,一边沉浸在别具韵味的歌声里。他们不是普通的人群,而是一支双目失明仍热爱音乐、坚持不懈的失明人曲艺队在享受自己的演奏。


  一群头发花白的老人一边忘情地弹奏,一边沉浸在别具韵味的歌声里。他们不是普通的人群,而是一支双目失明仍热爱音乐、坚持不懈的失明人曲艺队在享受自己的演奏。
 
  这是笔者11月6日在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看到的感人一幕。6日,广州市最后一支民间失明人曲艺队,正式纳入越秀区民间文艺团队孵化基地,将在孵化基地的帮扶下继续发展。
 
  唯一失明人曲艺队平均年龄过花甲
 
  孤独哀伤的歌声冲击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情深之处,令人不忍卒听。这是听60岁的失明人士郑建明演唱的《祭潇湘》时的感受。《祭潇湘》是失明人士最擅长的地水南音,越秀区失明人曲艺队的四位演奏者用粤腔粤调演绎了人生百味。
 
  据了解,失明的男曲艺演员称为“瞽师”,失明的女曲艺演员称为“师娘”或“瞽姬”。瞽师让地水南音得到广泛传播,师娘把粤曲、粤讴带到茶楼,形成曲艺歌坛。如今,很多瞽师与师娘已基本消失,而留下这支广州现存唯一的失明人曲艺队。
 
  据介绍,越秀失明人曲艺队(后改为“越秀光明曲艺队”),由驰名省港澳的著名失明艺人何世荣于1956年创办,距今已有近60年的光阴。何世荣自幼失明,但不失其志而多才多艺,将薛、凡、虾、白、马各派唱腔融为己用,自成“荣腔”(亦称“盲腔”),被誉为粤曲界中的“低音歌王”。
 
  目前,越秀区光明曲艺队共有成员21人,其中7人是失明人士,队伍的年龄从50岁到80岁不等,平均年龄60多岁,队长是77岁的失明人士莫若文。
 
  莫若文等老艺人介绍,曲艺队在上世纪60年代达到鼎盛,曾经多次出席广州市政府部门举办的文艺晚会,还有机会演唱与国家建设发展相关的曲目,很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随着戏曲行业的日渐衰落,越秀失明人曲艺队转为业余团队,演出逐渐减少,演员生活受影响,但还是有一部分成员坚持了下来,使后一支民间失明人曲艺队得以保留。
 
  参加粤剧私伙局大赛曾斩获金奖
 
  为了保护越秀区光明曲艺队这一块遗落民间的艺术瑰宝不致遗失,越秀区通过不同方式对其进行帮扶。
 
  2013年推荐越秀光明曲艺队参加广东省粤剧私伙局大赛,最终一曲《挂绿悲歌》,斩获金奖;2014年,基地将该团队的特色唱腔“荣腔”的书籍出版纳入基地年度重点扶持项目,并将“荣腔”推荐登记为越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2014年11月6日,这支失明人曲艺队正式纳入越秀区民间文艺团队孵化基地,将在孵化基地的帮扶下继续发展。
 
 
  笔者了解到,像越秀光明曲艺队这样获得帮扶的民间文艺团队还有不少。据悉,越秀区为整合民间文艺团队资源,形成公益产业链,解决群众文艺团队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专门搭建了越秀区民间文艺团队孵化基地。
 
  目前,该孵化基地已引进鳟鱼歌剧团、岭南艺术团、骑楼模型社团等近30个团队、500多人。文艺团队涵盖戏剧、曲艺等不同类别。
 
  越秀区方面介绍,进驻的文艺团队接下来将以艺术沙龙、社区巡演、基层辅导等方式深入基层,带动社区文艺的发展,从而提高越秀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最新热点

更多

摸摸书画倒爷的道儿

2014秋拍即启,书画市场中的“倒爷”跃跃欲试。对于“...[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故宫推出首款儿童iPad应用 带你玩转故宫

在紫禁城高高的红墙里,昔日的皇帝究竟怎样...[详细]

世界十大著名国家图书馆

世界十大著名国家图书馆1、美国国会图书馆2...[详细]

四川29个景区红叶指数出炉

进入深秋时节,四川一些景区红叶逐渐进入观...[详细]

世界上最美的7家书店

如果你看过电影《日落之前》(Before Sunse...[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