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大师王毓宝再展歌喉

来源:
时间:2014-12-08 11:13:06

2014年12月3日著名天津时调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八十九岁高龄的王毓宝先生应邀到天津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录制濒临失传曲目。


  2014年12月3日著名天津时调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金唱片奖获得者、天津市艺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八十九岁高龄的王毓宝先生应邀到天津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录制濒临失传曲目,从而拉开天津文艺广播“曲艺晚霞工程”的序幕。
 
  曲艺艺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现在这门古老的艺术面临着失传的困境,为了保存曲艺前辈、名家的艺术精品,天津文艺广播启动“曲艺晚霞工程”,抢救性的录制一批非遗传承人、知名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和即将失传的曲目,留下他们精湛技艺,记录下他们宝贵的艺术经验,对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愉悦观众、启迪后人、丰富广播资料库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毓宝先生此次录制的天津时调传统曲目《渔樵耕读》已经六十年未在舞台上演,“小五更”“二六板老鸳鸯调”等曲调也是鲜见于舞台的时调传统曲调。担任伴奏的有天津市曲艺团三弦演奏家韩宝利先生,八十八岁高龄的四胡专家钟吉铨先生等。几位老人对待艺术认真执着、一丝不苟的精神打动了录制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这种对待艺术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也值得后人学习。
 
  “曲艺晚霞工程”将陆续邀请京津冀三地曲艺老艺术家来天津文艺广播录制濒临失传、鲜见于舞台的优秀节目和有时代意义、弘扬正能量的创编作品,以此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美学精神、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曲艺晚霞工程”录制的作品将于文艺广播2015年新改版的《曲苑大观》节目中陆续播出,敬请关注。

最新热点

更多

银行卡成藏品市场新宠 收藏银行卡是否涉嫌违法

芯片卡已成为各大银行的主推品种,而逐渐将被淘汰的磁...[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中国农民造出“喜洋洋”潜艇惊外媒:成本仅3万

【环球军事报道】据法新社12月1日报道,丹江...[详细]

北京地铁告别两元随便坐时代

北京市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将于12月28日起实施...[详细]

济州岛有望允许中国游客租车自驾

据韩国亚洲经济中文网报道,作为最受中国游...[详细]

湖南发现1596岁杉树王 树洞可容七八人站立(图)

湖南省继永州发现一棵“树中老寿星”千年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