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韵北京”北京市群众曲艺大赛落幕
来源:
时间:2014-12-15 10:44:46
2014年12月14日,第二届“艺韵北京”北京市群众曲艺大赛总决赛在东城第一文化馆举行。

2014年12月14日,第二届“艺韵北京”北京市群众曲艺大赛总决赛在东城第一文化馆举行。本届曲艺大赛由北京市文化局支持,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中国曲协《曲艺杂志》、北京市曲艺家协会、东城区文化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各区县文委、文化馆协办,是曲艺艺术搭建起全市范围内的竞技平台,来自全市各区县、街道、乡镇、社区的近3000名参赛选手同台竞技,参赛作品包括“诵说类”、“鼓曲类”两大类别、涵盖相声、评书、快板、山东快书、平谷调、京东大鼓、平谷大鼓、铁片大鼓、北京琴书等诸多艺术类型。并邀请到了宋德全、刘洪沂、张蕴华、种玉杰、高洪胜、李世儒、应宁等曲艺名家担任本届曲艺大赛评委工作。
本次大赛通过北京市各区县文化馆及社会报名,进行初赛选拔共有118部作品进入复赛,其中诵说类作品85部,鼓曲类作品33部,其中原创作品50多部。本届曲艺大赛无论从参赛选手人数、原创作品数量、涵盖艺术门类、宣传力度、影响范围来说,都可谓是北京市历届曲艺赛事之最。
最终,共有23个参赛节目登上了曲艺大赛总决赛的舞台,经过精彩激烈的比赛,昌平区文化馆报送的铁片大鼓《真心》、西城区第一文化馆报送的京韵大鼓《和氏璧》、门头沟区文化馆报送的《夸夸咱们门头沟》和北京市曲艺家协会报送的山东快书《武松打虎》荣获本次曲艺大赛一等奖。同时,由东城区第一文化馆报送的原创京韵大鼓《龚全珍训女》、门头沟区文化馆报送的原创快板《夸夸咱们门头沟》等作品获得最佳创作奖;戴童的快板书《好日子》、邹博伟的评书《战马超》,李金萍的平谷大鼓《鞭打芦花》等表演者获得风采奖。其中,戴童为智障人士,李金萍为盲人,他们都用乐观向上的心态展现着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曲艺文化的热爱。
本次大赛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参赛作品大多为原创作品,数量众多的原创作品与各级文化部门的引导和支持息息相关。曲艺是文艺的轻骑兵,创作是传承和发扬的关键点。多年来,各区县文化馆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努力抓作品的创作。这次‘艺韵北京’曲艺大赛的参赛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原创作品,这极大地鼓舞了曲艺爱好者的创作热情,提高了整体的创作水平。
本次大赛的第三个亮点在于曲艺的表演舞台上出现了许多新的面孔。不同于以往的各区县级的比赛,仅局限于小范围的才艺比拼,这次北京市曲艺大赛有许多“新面孔”,他们有的是退休职工后来痴迷于鼓曲,有的是公司白领而后爱上曲艺,有的学了十几年,有的则是只有几年“学龄”的初学者,但他们对于曲艺艺术的热爱丝毫不减。
第二届“艺韵北京”北京市群众曲艺大赛目前已圆满落幕,参赛选手从本次比赛中交流到了宝贵的经验,更点燃了热爱曲艺观众们的满腔热情。此次比赛,不仅是为观众、选手、评委们提供了一个交流、追梦、展示的平台,更为曲艺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