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东艺术市场分析 《违章》再创新纪录
来源:
时间:2014-10-08 10:27:01
当代社会的生存风景 在2014年10月5日举行的香港苏富比现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上,刘小东的社会性写实作品《违章》成为最大亮点。这...
当代社会的生存风景
在2014年10月5日举行的香港苏富比“现当代亚洲艺术晚间拍卖”上,刘小东的社会性写实作品《违章》成为最大亮点。这张刘小东创作于1996年的《违章》以4500万港币起拍,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后,由场外买家通过电话委托以5800万港币价格落锤,刷新了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
《违章》是刘小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刘小东上世纪90年代极重要的代表作,参展无数,包括1997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以及1998年英国的“代表人民”群展等。据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主管林家如早前透露,该作品定在5000万港元起拍,一旦成交将再次刷新刘小东早期作品的成交价,甚至有望超越大尺幅一组十八件的《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像》及五联作品《温床NO.1》,缔造新的纪录。
刘小东的作品很早便进入了市场。1988年从中央美院油画系三画室毕业后刘小东很快就办了个人画展。1990年5月,中央美院画廊举办“刘小东油画展”共计展出了20幅作品。参观者除校内画家和理论家,还有很多校外戏剧界、电影界人士,其轰动程度为该画廊前所未有。被称为内地油画市场的奠基人的收藏家吴尔鹿从美国亲临刘小东的展场,用4万多美元收购了20余件作品。
从创作过程而言,刘小东的写实主义是一种艰苦的写生,他的作品并不是在画室中对着模特创作出来的。他走遍大江南北,他画中的人物有三峡的建设者、军营的军人、青藏高原的放牧者……这些人都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人。刘小东的写生画作尺幅十分大,有时为了一幅或者一组画要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超过一年的时间,画中凝结了他许多的心血和感情。刘小东的这些作品充满了他个人的写实风格。有人评价刘小东坚持的是“具体的现实主义”,也许他笔下的人物不是那么“逼真”,甚至略显粗糙和懒散,但是,他并不是在简单的抄写现实,而是通过油画作品体现时代精神,这正是刘小东写实风格的优势所在。
范迪安在评述“刘小东1990——2000十年回顾展”时写道:“刘小东的绘画十分鲜明地表达了1990年代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母题,就是当下生存的精神独立”。刘小东描绘的重要对象,是生活在社会普通阶层的小人物,他用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和最日常的生活状态,展示了当代社会的生存风景。代表作如1996年的《违章》、1998年的《垃圾火》等等。
市场在理性中平稳增长
从历年刘小东上拍作品的均价来看,2005年春季开始其市场均价由9,692元人民币跃升至52,814元人民币,短短1年的时间就增长了近五倍。随后价格一路上扬,在2007年秋季达到了一个高峰,这时的市场均价是227,869元人民币。2008年至2009年,刘小东的作品均价经历窄幅调整后进入了一个低谷期,在2010年春拍时开始发力上涨并达到了第二个高峰,这时的市场均价为343,533元人民币。他的21件作品的总成交额达1亿3000余万元,其中13件超过100万元、4件超过1000万元。在12月份的10天之内,他的3件作品成交价在2000万以上。在“北京保利”的 “现当代中国艺术夜场”上,2007年作《青藏铁路》也以2184万元易手。此后经历了一次低位调整后冲高,2012年秋季实现了每平尺471,708元人民币的高价。2013年以来,刘小东的作品市场价格一路回落,依照其平均两年就出现一个高峰来看,2014年秋季其作品价格表现也会不俗。从历年上拍的数量来看,刘小东的作品极为稀缺。截至目前,刘小东上拍的数量最多的时间是2006年共计40件。近两年,其作品上拍量仅为个位数。
刘小东喜欢随时抓拍感兴趣的人或事物,他的绘画并不是单纯地“抄照片”而是以照片为素材,将其中的不同片段重新整合,作品中的景象明显与照片不同。查尔斯•麦瑞维瑟在《双重交错》一文中对此有过详尽分析:1996年作《违章》中18位年轻工人赤身挤在卡车厢里,看似真实的镜头,而素材照片中的人物都穿着衣服,更像是去参加活动的学生。
早期作品受关注
刘小东早期成名作品更多的是关注生活点滴,而成名后的作品,关注更多社会现象,关注点发生了变化并不影响观者对艺术的判断。相对而言,刘小东的早期作品在市场上更受欢迎。刘小东1995年创作的作品《儿子》曾三次上拍,从2000年嘉德秋拍的44万到2005年嘉德秋拍198万,再到2011年在保利以1150万成交。仅从这一幅作品的三个成交时期分析,总体而言刘小东早期作品价格更高。因为早期作品数量较少,经过时间的沉淀其中的一些重要作品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2005年后,刘小东倾向于创作一些巨幅作品,虽然也有高价格产生,但更适合机构收藏。
嘉德拍卖油画部总经理李艳锋表示,从二级市场上来看,刘小东的新作出现相对较少。例如《三峡新移民》《战地写生-新十八罗汉像》《温床NO.1》等都属于大型综合性创作。而综合性创作是刘小东对某一事件或者政治、社会现状的主题创作,带有比较特殊的创作背景。在创作手法上,不仅采用了架上绘画,还配合了电影、纪录片等视频因素。类似作品的价格判断不能单从作品的艺术价值去分析,而是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
对中国现当代艺术作系统性收藏的藏家或机构都不应该绕过刘小东。刘小东的重要作品基本都已在拍卖上露过面,很低的换手率恰恰说明刘小东作品多为长期资金或收藏性资金所关注。据业内人士表示,刘小东拍卖成交价前十名的重要作品的收藏比较分散,也有藏家比较偏爱刘小东,但这些群体并非由所谓“专职收藏刘小东的藏家”构成。任何真实的交易价格都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因此刘小东高价作品一旦露面,高价位仍会保持。
当然购买艺术品首先应该出于喜欢。李艳锋认为,作品是否能打动自己是投资收藏的最基本出发点。在决定购买时,应听取专家建议,例如拍卖公司、画廊以及美术研究学者,从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以及学术层面多方面判断分析。如果对一幅作品“看不懂”或者“没感觉”,即便作品具有多大的升值空间也千万别碰,否则艺术品投资和股票买卖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