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东楮岛村:指尖上的海草房

来源:
时间:2014-09-26 10:05:21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反映的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中国历史上人们对于美食的种种追求,那么位于威海荣成市的东楮岛村上那成片的海草房,则反映出的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反映的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中国历史上人们对于美食的种种追求,那么位于威海荣成市的东楮岛村上那成片的海草房,则反映出的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食物上的因地制宜,让我们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而建筑文化上的因地制宜,则让我们欣赏到另一种壮丽的美景。这或许就是东楮岛村等传统村落存在与保护的意义。
 
  大叶藻
 
  地球,一颗蔚蓝色的星球,三分之二的表面面积被海水所覆盖。
 
  大海,是大自然赠予人们最美的礼物,在这里,人们捕捉鱼类,打捞海产品,扬帆远航探险,以及获取人类必不可缺的调味品——食盐。
 
  这并非是大海的全部,偶尔它还会慷慨的赠予人们一些意想不到的礼物,比如说大叶藻。
 
  山东,威海,荣成。
 
  常年受到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的影响,这是一个四季分明而且多风多雨的城市。在荣成东南一隅的东楮岛上,明神宗万历年间,人们在这里建起了一个小村,名为东楮岛村。
 
  出海捕鱼,曾是村里大多数人赖以维系日常生存的主要方式——他们驾驶着木船离开码头,经受着海面上狂风暴雨的洗礼,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脊背的力量,撑起风帆。
 
  于是,自然的馈赠也由此出现。每年冬天,冷空气从蒙古高压带酝酿爆发,一路南下,它带来的除了寒冷的空气,还有一种植物——大叶藻。
 
  这是一种生长于浅海底部砂砾中的沉水草本植物,匍匐的根茎让它们能够牢牢吸附在海底的砂砾中汲取营养,从而不断长出绿色的狭长的枝叶,随着海浪阵阵波动。每年的7月,是大叶藻的果实成熟期,随后它会引来海中的微生物与鱼虾等狩猎者。随着枝叶越长越长,大叶藻开始脱落,当海水涨潮之际,它们被推向海边的沙滩,成为了大海给人类额外的馈赠,一年四季,脱落的大叶藻会不断的被推向海边,深褐色的枝叶遮蔽住了金色的沙滩,从而产生了另一种别样的美。
 
  “这个当然可以吃,但是谁也不吃。我们光海带都吃不了,谁吃那东西?”65岁的王本胜,现任东楮岛村村主任,在他看来,大叶藻的口感显然不如海带,而作为中国海带之乡的荣成,人们一年四季最常食用的食材,就是海带。
 
  但是对于这种大自然的馈赠,东楮岛村的村民们从不曾浪费,他们将铺满海滩的大叶藻收集起来,然后带回村里的空地上晾干,用于搭建海草房。
 
  脱硝
 
  每当秋冬季节交替之际,是大叶藻丰收的季节。
 
  此时的东楮岛村村民们,每天一早来到海滩,就会看到大量的深褐色的大叶藻铺满海滩,以至于让人无法看到沙滩的颜色。
 
  在海水中浸泡了一年有余的大叶藻们,吸收了足够多的养分与海盐,因此它们的枝叶内部结构更为强韧,是搭建海草房最为合适的材料。
 
  阳光直射下的大叶藻们,体内的水分迅速流失,而随着这些水分一起被带出来的,还有海水中的另一种有机化合物元素——硝。
 
  大量的硝随着大叶藻体内水分的流失而被排出,随后它们附着在大叶藻的枝叶之上,然后逐渐显现出它们本来的颜色——白色。
 
  一如最好的食材往往会受到名厨的喜爱,一片片白色的带着硝的大叶藻,也就因此成了海草房建筑师们最为青睐的建材。67岁的鞠传群,从事海草房的修建已经44年,在他的眼中,带硝的大叶藻可以起到防虫蛀的作用,一如一层天然的防腐剂。
 
  古人因地制宜的智慧,在海草房的建筑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位于山东省胶北断块隆起带的东端,自古多山、交通不便,因此房屋的建造往往以石木结构为主,但是却鲜有砖瓦出现。
 
  “土地少,没法像内陆地区那样烧制砖瓦。”乔文江,荣成市文物局局长,多年来一直为海草房的保护与修复工作而奔走疾呼:“所以古人们就想到了这样一种方式,以大叶藻替代砖瓦,覆盖在房屋顶上,起到保温的作用。”
 
  每年的1、2月份,是威海地区气温最为寒冷的季节,内蒙古内陆的冷空气一路南下至此,又受到了海洋作用的影响,造成地方性的阴、雪天气增多,雨雪量比内陆同纬度地区多3倍以上,而在海边,剧烈的海风夹杂着冷空气,会迅速带走人们体内的热量,在这一刻,房屋的保暖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海草房的原理就是利用厚厚的海草,起到一个保温的作用,风呲(吹)不透,冬天不就暖和吗?”鞠传群爬上东楮岛村一户人家的海草房房顶,开始了新的劳作:“这些手艺,都是老人传下来的,盖一套房,要70多道工序,盖好之后,至少可以做到五十年不坏。”
 
  苫匠
 
  在胶东一带,像鞠传群这样掌握了海草房修建技术的工匠,往往会有一个统一的称呼——苫匠。
 
  而这样的称呼,来自于海草房独特的建造方式。“海草房的建造步骤如果简单划分一下,就三个环节:备料、砌墙、苫顶。”乔文江这样表示,而苫顶,是整个建造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步,一栋海草房的好坏、使用时间的长短、建筑的安全程度,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苫顶的环节,而这也是人们尊称海草房修建者为苫匠的主要原因。
 
  走在东楮岛村里,最夺人眼球的并非村东头高地上刚刚建起的楼房和别墅,而是村西头低洼地带成片的海草房民居。
 
  与山东内陆传统村落的民居不同,海草房的屋脊设计的极高,而屋脊夹角的角度也比较小,大多为30°左右,这样一来,层层叠叠的海草在重力下相互压紧,可以使得雨水能顺着表层海草快速排出。而远远望去,一片灰褐色的尖顶海草房仿若北欧童话里那高顶的哥特式建筑。
 
  7月19日下午两点,鞠传群跟自己的搭档,60岁的张本波一起,小心翼翼的爬上搭建在房顶上的架子,然后拿出独特的苫具,开始对房顶的海草进行苫压。
 
  晒干的海草往往比较蓬松,而通过苫匠们细心的苫压,挤压出海草中多余的空气,使得海草逐渐的紧密贴合在一起,当雨季来临,雨水很难通过海草间的缝隙渗入到内部,而陡峭的房顶则使得雨珠只能按照物理学里的万有引力定律往下流去:“如果压不紧实,房子很快就会漏雨。”而雨水则会逐渐的侵入墙壁内部,损害房屋的安全度。
 
  苫房顶并不是一项轻松的活计,在日光下暴晒的海草在脱去水分的同时,也吸附了空气中大量的灰尘,而挤压之间,这些灰尘会喷薄而出,使得苫匠周围瞬间尘土飞扬。
 
  与内陆平房修建房顶由上而下的安置瓦片不同,海草房的苫顶是由下而上苫制而成的,为了能够起到保暖防晒的作用,海草房的房顶必须要突出一个“厚”字:“老一辈人修海草房,一层稻草秸秆一层海草。”苫制房顶的间歇,鞠传群这样解释:“这样夏天的太阳晒不透,冬天的风吹不进来。一套三间房子的海草房,至少要用一万多斤以上的干海草,苫盖的海草最厚处能有4米。”
 
  而随着苫顶工作的展开,体现苫匠技巧的时刻也由此而来:在即将苫到屋顶的屋脊时,苫匠们必须小心翼翼的将海草在屋顶苫好,每苫一下,都要拿捏好力度,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让整个房顶塌陷,轻则损失财物,重则会伤及无辜。
 
  除了要苫好屋顶之外,苫匠们往往还会在完工的屋顶上加上几层细密的废弃渔网,这些渔网在覆盖在海草上后,系上重物,连接在房子之下,而这是为了防御海草房的另一位“敌人”:鸟类。
 
  纯天然的海草房从某种角度来说,恰恰是鸟类筑巢的天堂——温暖防雨的海草,不但强韧,而且柔软,极其适合鸟类居住,这也就使得鸟类经常会想尽办法在海草房顶上做窝。“一旦有了窝,就会漏水,所以一般我们当地人会在房顶上铺一层渔网,阻止鸟类。”乔文江表示。

最新热点

更多

2014艺术投资你必须知道的十件事

  上周三,柏林举办了第三届ArtFi艺术与金融会议(t...[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风雅在民间:游历老残眼中的济南

  初识山东济南,是从读《老残游记》开始...[详细]

瓷砖保养方法大全 做持家有道的小管家

  小资情调十足的卫浴空间,白色暗花的方...[详细]

景区涨价无异于“口渴喝盐汤”

  进入9月份以来,省外多家知名景区宣布上...[详细]

“黄金粥”即将驾到 济南到多地已无车票可抢

目前,10月6日、7日自青岛、上海、杭州等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