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文学”30年:中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心灵历程
来源:
时间:2014-10-21 13:18:54
在深圳边做临时工边写作的湖南人曾野,两年前想把酝酿多年的故事写成小说。故事有关两对离开农村奔向城市的青年男女,“其实是想写一个人多重角色的生活”他说。
在深圳边做临时工边写作的湖南人曾野,两年前想把酝酿多年的故事写成小说。故事有关两对离开农村奔向城市的青年男女,“其实是想写一个人多重角色的生活”他说。
这部名为《后来》的中篇小说,折射了众多像曾野一样的人,于城乡之间进行选择的被动与艰难。20日,中国青年工人专属的“文学盛典”——第二届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大奖在广州揭晓,包括《后来》在内的18部作品获得大奖。
以1984年深圳《特区文学》刊发打工者林坚的短篇小说《深夜,海边有一个人》发端,中国“打工文学”至今已走过三十载。
这些打工文学写作者通常以十年划分为三代:从第一代的“五个火枪手”——安子、周崇贤、张伟明、林坚和黎志扬,到作品频频亮相国内顶尖文学期刊并斩获国家级奖项的王十月、郑小琼、曾楚桥等第二代作家,再到萧相风、陈再见、郭金牛这样风格独特的“新生代”。
“30年间来的打工作家更应该作为一个整体看。”曾经的打工诗人、打工文学研究者柳冬妩告诉记者。“作为一种文学类型,它在中国出现的时间还是太短了。”
在74万字的著作《打工文学的整体观察》中,柳冬妩指出,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在类似的城镇化背景下都产生过与中国当代“打工文学”相似的文学现象,比如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和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的美国。
中国农民工进城,造就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人口迁徙潮。外部观察者可能会用历史大事件来标记这其中打工文学的简史,如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世界金融危机。但在作家郑小琼看来,打工文学“实际上只有两个阶段”。
“以对农民工最贴近的感受来说,普遍认为2003年是一个分水岭。那一年, 收容遣送 退出历史舞台,农民工进城的流动障碍被进一步扫除。”她告诉记者。
“一个人上了一列火车,一辆大巴,又上了一辆黑中巴/下一站/祖国,给我办理了一张暂住证。/祖国,接纳了我缴交的暂住费。”——深圳打工诗人郭金牛的诗歌印存着“暂住证时代”的打工步履。“诗龄”3年的他,个人的诗歌“魔匣”3年前在一个网络诗歌比赛上打开。
打工文学正活跃在一个由网络统治的新世界里,“打工族”已经成为不停按动电脑键盘和手机键盘的“拇指族”。
郑小琼为写作对工人做了调查,得到一个结论:因为网络与手机的兴起,农民工的阅读量实际是有所增加的,其中喜爱写作的人通过更便捷的网络阅读获得文字与信息。“大量打工作品获得读者阅读的方式越来越多,有些在网络的点击量与阅读量相当惊人,有数千万以上。”她告诉记者。
在全国打工文学的大本营——深圳宝安区,全国首个“打工文学网”在两年前建立。宝安《打工文学》周刊编辑黄国焕告诉记者,周刊发表的作品都取自这个网站,全国各地关注打工文学的人,都能在手机微信上看到作品的推送,并能在网站论坛或者电邮上投稿。“最活跃的是QQ群,全国各地上千个打工爱好者在上面讨论。”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9亿人。其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到农民工总量的46.6%,他们的主要特点包括: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及大中城市务工。
“这些80后、90后,外出打工不再希望加班多赚钱,生活上也更不容易满足。我读他们写的作品,看到他们不认为自己是农村的人,也不认为是城市的孩子。呆不住,也回不去。”黄国焕说。
“随着打工成为城市生活的常态,反映打工生活、表现打工者的人生命运,已经成为几乎所有作家难以绕开的一个题材,比如王安忆的《民工刘建华》、贾平凹的《高兴》、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伤悲》等。打工生活和打工题材,已绝非打工出身的作者的专利。”深圳市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于爱成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