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文学奖:且评且喧嚣
来源:
时间:2014-12-30 09:37:46
这个时代的文学力图有所作为,作为振兴文学举措之一的各类文学奖项试图以各自视角评出上乘之作。
这个时代的文学力图有所作为,作为振兴文学举措之一的各类文学奖项试图以各自视角评出上乘之作。但一个谁也不想看到的结果却是,它们给了那些可能不懂“门道”、爱看“热闹”的读者增添了不少谈资—譬如传统的鲁迅文学奖争议不断、老舍文学奖险遭取消、路遥文字奖在批评声中颁发……与此同时,设奖方及评委的专业权威性也遭到质疑,以至于有人质问:“中国文学还能愉快地颁奖吗?”
而如果算上那些文学期刊、地方文联作协系统或文化机构等主办的各类文学评奖活动,谈资会更多。尽管后者因为噱头不够,民众参与度低,或不温不火,或被质疑“滥竽充数”……但无论你关注与否,2014,它们就在那里。
乱象一
鲁奖评选成焦点
方方公开置疑、阿来长文炮轰……
与评选长篇小说的茅盾文学奖并立,鲁迅文学奖实际上是“中短篇小说和诗歌散文的国家奖”。但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自公布入围作品阶段到颁奖晚会结束,笼罩在该奖头上的疑云也一直没有散开,争议声此起彼伏。
今年5月,参评鲁奖的1362部作品进入公示阶段。作家方方在微博上说,其中来自湖北的一部作品“以全票通过,我很生气”。她透露,“此人诗写得差,推荐前就到处活动”,而且“相信此人现正在北京评委中四处活动”。随后,方方还贴出此人的一些诗句,供公众评价。虽然涉事诗人柳忠秧在接受采访时坚决否认“到处活动”的指责,但这之后,关于鲁奖“跑奖”、“暗箱操作”的猜想立即不断。
熟悉文学圈的人明白,方方这次捅破的“是一层大家心知肚明的窗户纸”。最终,柳忠秧的诗集落选鲁迅文学奖。他认为方方侵害了自己的名誉权,将她告上法院。该案已由广州市越秀区法院受理,定于2015年1月28日开庭。
8月中旬待鲁奖公布评选结果时,不少网友发出感叹:“没想到方方挡住了柳忠秧,没挡住周啸天。”
四川诗人周啸天曾写出诗句“不蒸馒头争口气”,他凭古体诗作品获奖,因争议极大走红网络。不过,作家王蒙却力挺周,称读他的诗《邓稼先歌》“数度垂泪”,网友对此毫不领情,一片嘲讽。
应该说,本届鲁奖评选做出了一些改革,由无记名投票变为实名投票,获奖作品的实名投票情况与评奖结果一并公布。提名入围的作品中,读者熟悉程度较高的,如作家阿来的非虚构作品《瞻对:两百年康巴传奇》、岳南的《南渡北归》、80后女作家笛安的短篇小说《光辉岁月》,最终均以零票落选,这让不少看好他们的人感到不解。阿来更是迅速发表3000多字的长文,从作品体例、评奖程序、作品质量三个角度对“鲁奖”发问,称这关乎社会正义和文学创作的尊严。
乱象二
其他奖“危机”濒临
老舍之子一度曾写信大骂……
今年8月,老舍文学奖举行了颁奖典礼。但会上,老舍之子舒乙曝出“该奖项险被取消”的消息。据他解释,为保留该奖项,他曾写信大骂、据理力争,至于具体情况,比较复杂,有些问题根本不能揭盖子。对此,北京文联方的相关负责人则透露,该奖项的资金保障是市财政拨款,此前申报时,技术环节出了些差错,导致该奖差点被撤销。直到现在,今年的得主们能否像以往那般拿到奖金,还不得而知。
路遥文学奖也似乎好不到哪里去。设立之初,它就因奖金来源、办奖动机等问题遭遇信任危机,路遥的女儿路茗茗本人也强烈反对。面对路茗茗的律师函,奖项发起人之一、路遥生前好友高玉涛在发布该奖第一次评审公告时重申“路遥文学奖是针对文学的民间奖项,并非敛财工具”。
顶着一路的批评,路遥文学奖进行了评选。12月初,结果揭晓。令人意外的是,湖南学者型作家阎真的《活着之上》发表仅半月,单行本还未出版就获奖了。这个结果,就连阎真本人也没想到。
关于文学奖评选的议论,每到年底都沸沸扬扬。对此,有人认为这是文学奖的堕落,觉得它不再单纯,不能帮助读者和学者选择作家和作品,鼓励作家创作,很大程度上,它演变成了作家成就的一种标志以及各级单位评业绩的标尺了。
近年来一直关注公共文化的清华大学学者肖鹰接受采访时表示,包括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等,本应该成为公共文化的标杆,但现在这一功能却在逐步丧失。“权力和资本的交手挤压,已经彻底扭曲了中国的文学评奖。”他说,依照目前的惯例,如果某省份出现了一位茅奖或鲁奖获得者,往往意味着“这个省的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获奖者往往可以据此从所在省市获得表彰奖励。
但也有人却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如此悲观。本届鲁奖获奖作家贺绍俊(曾是多届文学评奖的评委)就认为,争议大并不意味着一味贬低,这是社会越来越开放、个人意见得以表达的表现。这些奖项固然有些方面做得不足,但是有希望在程序上变得更加合理。
专家支招
评委更专业,评奖机制更合理
如何看待各类文字奖的权威性?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於可训认为,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设置的奖项,都有所侧重,只能挑选最符合主要原则和标准的入选者,难以面面俱到。文学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读者、一般人与评委有意见分歧,正常。“每个人都希望评奖过程要做到客观、公正、透明,但在中国这个体制下,有些事情理论上能说通,但实际操作很难,所以民间现在想慢慢搞一些改革尝试,一些民间的文学奖开始崭露头角。”他说。
据他了解,现在读者、传媒偏于不满的,是风气问题,是评委的道德问题。他认为,这些不是最主要的,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如程序和纪律约束就可以逐渐减少。“比如上次茅盾文学奖那个大评委制,你一个人要把这60个评委搞定,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也有问题,大评委制这么多评委,构成太庞杂,不一定都是专业的评论家,所以难免出现一些随大流的现象。 ”
对周啸天的诗歌作品获得本届鲁奖,於可训认为确实是有点牵强,“鲁奖诗歌类的5名评委也公开承认,5个人只听了其中一个‘懂旧体诗’的评委的意见,评奖机制上是有点问题。”於可训认为,现在社会上基本有了公断,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看着不合适,有些评委也觉得不合适。但评出来了,结果无法挽回。
北京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陈晓明表示,无论是茅盾文学奖还是鲁迅文学奖,总体来说越来越规范、透明,但这种走向公正、客观的方法还有待商榷。“现在是作协主导,评委换来换去,评委人数又那么多,当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於可训建议,譬如这些“乱象”,应该“要求评委有专业眼光、真正建成一种专家评奖机制”。对此,陈晓明表示,文学评奖面临“专业体制不被信任,专业权威难以树立”的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则是中国当前文化观念、价值观的多元化,难以形成统一的判断标准。
“当前,专家和普通读者的趣味,不同年龄层的趣味都是分化的,有传统文学的趣味、纯文学的趣味、亚文学的趣味和娱乐化通俗化的趣味,它本身是分裂的,这是最大的考验。”陈晓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