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对抄袭、克隆说“不”!
来源:
时间:2014-12-04 10:26:44
香港魔术家协会会长,多年来广泛接触魔术界,他发现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抄袭。学习过程中确实需要经过模仿阶段,模仿不等于抄袭。
>>大多数观众是没有看过魔术的,魔术师认为老的魔术,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的。就像好书会成为经典一样,老的魔术不会凋零。所以在舞台上,比技巧更重要的是个人舞台形象,是如何提供给观众心灵上、情感上的连接与共鸣。
>>创意是突发灵感,需要人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童真,有幻想,有一些不太实际的想法,一旦把这些想法付诸行动,创意就形成了。
>>艺术不单单是靠直觉的,背后是有科学范式的,有规则可做指引。比如传统魔术撕报纸,即将报纸撕碎后,再复原,在功能层面,可以加一个报纸掉在地上又回升到手上的动作;在叠加层面,可以让观众来参与到撕报纸环节;在递进层面,撕报纸可以剩一个角给观众拿着,复原后的报纸恰好可以和这一角拼上;在统一和不统一层面,可以在复原的报纸中再变出鸽子、酒瓶等不同的东西。
那年春晚刘谦火了之后,很多魔术师开始模仿刘谦,模仿他的技巧、他的姿势、他说话的腔调;
变脸有市场之后,不少魔术师又一窝蜂上去,到处都是变脸;
魔术总让人充满期待,想象中魔术师一伸手就能变出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而实际上呢,有时候你会发现,魔术并没有什么新鲜的,你变鸽子,我也变鸽子,你扑克满天飞,我也扑克满天飞,无论是技巧还是表演其间几乎相差无几。
节目雷同,模仿抄袭,缺乏创意,这是魔术界的一个重要弊端。
“艺术的创新是一只手,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会被边缘化,从而衰落,走向死亡。”中国杂协主席边发吉的这番话道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并非危言耸听。11月9日,在由中国杂协、浙江省文联、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西湖国际魔术交流大会魔术论坛上,边发吉、戴武琦、多美尼克、戴尔·沙尔瓦克、金亨俊、山本勇次、谭永诠、罗飞雄、翁达智、刘飞龙、杨宇全、王志伟等众国际“魔头”及相关人员齐聚杭州,为中国魔术发展把脉,如何使魔术更具创意成为探讨焦点。
技巧可模仿,而不是整个样板的翻抄
谭永诠生于魔术世家,自己也成为叱咤风云的香港“魔头”——香港魔术家协会会长,多年来广泛接触魔术界,他发现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抄袭。学习过程中确实需要经过模仿阶段,模仿不等于抄袭。他指出,技巧可以学习模仿,但有些魔术师看到某节目,他不单是模仿技巧,而是整个样板的翻抄,包括音乐、动作、服饰乃至表情等,哪怕是一个不重要的动作都抄到。比如一位中国选手一出场就是一个手伸展向前上扬的动作,而这正是韩国一位知名魔术师的代表性手势。浙江杂技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杨宇全也指出,争相模仿,拾人牙慧,永远不会形成自己的特色,画家齐白石曾对弟子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对魔术同样适用。
练魔术也像练书法,谭永诠讲了一个小故事。小和尚找老方丈学习,方丈让他写一个“我”字,小和尚从自己写,到练遍不同名家书法,都不能让方丈满意,直到他写出一个跟其他所有人都不一样的“我”字,方丈才欣慰道:你终于可以写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我”了。谭永诠强调,这说明,打好基础也非常重要,而更重要的是要有原创性。“原创性才是属于你个人的,你要跟别人有所区别。”比如连环是中国传统魔术,很多中国魔术师的表演,每一个几乎都一模一样,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老师就是这样教的。谭永诠学习的第一个魔术就是连环,他当时看到一位魔术师做跟所有人做得都不同,引发了兴趣。变脸也是如此,很多人变脸都相似,而一位外国魔术师获得某次国际比赛的冠军,作品就是变脸,基础技巧都是从中国学来的,却又独具特色。
太阳底下无新事,跳出盒子去思考
“发现一个魔术师在用另一个魔术师的灵感,尽管是不被允许的,这并不鲜见而令人惊奇。”如何创新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美国专业魔术学校校长戴尔·沙尔瓦克已经是第31次来中国,他指出,鼓励魔术师运用自己的灵感,需要“跳出一个盒子”去思考,即要学习、尊重魔术的历史和经典魔术,并从中寻找到新的东西。“太阳底下无新事”,新的东西可以是一种新的运用。比如十九世纪魔术师已经开始练习一球变四,如今这依旧是魔术师常用的手段。
亚洲魔术联盟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戴武琦在采访中也举了一个创新的例子,魔术师李宁早期参赛的节目中是将变脸与换装结合,起初是先变脸再变装再变脸这样循环,练习中一次失误一下子将脸和衣服都拉掉了,效果很特别,于是就改进为同时变脸与换装。变脸与换装各自都是常见的技巧,但是将二者结合就是一个创新,让人眼前一亮。后来经过调整,该节目也在比赛中获得大奖,李宁从此以后也名震魔坛。
创意需要练脑袋,也有科学范式可遵循
创意是感性的。在澳门魔术协会主席翁达智看来,创意是突发灵感,需要人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童真,有幻想,有一些不太实际的想法,一旦把这些想法付诸行动,创意就形成了——“这可能是中国魔术师比较缺少的一部分。过于迷信知识,缺乏好奇心;过于功利,想着钱钱钱、名名名;视野狭窄,所以有些创意不能施行。”他认为,魔术不是只练技巧,不能只练手而不练脑袋。要发展创意,魔术比赛赛制上要鼓励创新,创意所占分数应该高一些。此外,魔术行业的发展除了注重创新技术,还要注重创新的策划。
而在专业背景是学计算机、从事魔术三十余年的中国杂协魔术艺术委员会委员、魔术师王志伟看来,艺术不单单是靠直觉的,背后是有科学范式的,有规则可做指引。他将魔术创新分解为几个基本元素:功能、重复和叠加、递进、差异和变化、统一和不统一。五个元素中选取一点增加到魔术中,就会产生新意。比如传统魔术撕报纸,即将报纸撕碎后,再复原,在功能层面,可以加一个报纸掉在地上又回升到手上的动作;在叠加层面,可以让观众来参与到撕报纸环节;在递进层面,撕报纸可以剩一个角给观众拿着,复原后的报纸恰好可以和这一角拼上;在统一和不统一层面,可以在复原的报纸中再变出鸽子、酒瓶等不同的东西等等。王志伟相信,“掌握科学的方式,解决克隆、复制,一定会有创新的节目出现”。
魔术不只是技巧,把观众当做你最在乎的人
一位打扮灰突突的老太太拖完地之后,将拖把挂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打盹,神奇的是,披上西装、戴上高帽的拖把,为老太太变出了亮闪闪的首饰,为她梳头,为她换装,为她变出玫瑰花,上演了灰姑娘变公主的一幕。这是一只神奇的拖把,一切其实只是老太太将左手伸进拖把西装袖子里完成的,温暖而令人感动——这是美国女魔术师蒂娜·莱纳特的作品;
一位歌剧演员上台表演,乐谱、话筒、领结等却都跟他作对,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令人捧腹——这是荣获2012世界魔术联盟FISM冠军赛喜剧魔术银奖的法国魔术师米卡埃尔·赞尼的作品……
这些在第四届中国西湖国际魔术交流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魔术师的展演,或许有些并没有什么高难度的魔术技巧,却带给观众不同的体验,或感动,或惊喜,或震撼,充满欢乐,而魔术师的表演也让人感受到,他是在享受魔术,是与众同乐。
反观国内一些年轻魔术师的节目,更多地执著于高难度技巧的展示,难得有与观众较好的互动,或有互动而并无情感上的交流,表演层面较为欠缺,并且魔术师也多给人紧绷之感。这也引人反思——魔术难道仅仅意味着高难度的技巧吗?这就无怪乎一些魔术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时,第一时间引起的不是鼓掌而是恶作剧式的对魔术技巧的破解,让魔术师觉得自己不受尊重。当你更注重乃至只注重动作技巧的时候,你就不要怪观众只盯着你的技巧有无破绽,你无法打动观众。
“魔术其实更接近于戏剧的范畴,它融合了戏剧、音乐、舞蹈、造型等多种艺术形式,是综合艺术。”戴武琦说。
德国魔术师帕特里克·莱嫩获得2012世界魔术联盟FISM冠军赛纸牌魔术银奖,他曾做过一个试验,拿一个练过十年的技巧,表演给街头上的人看;再随便从路边小店买个简单的道具,凭借自身性格中的幽默,来表演给街头上的人看,哪一种观众更喜欢?结果是后者。在魔术讲座中,他强调,很多时候我们陷入了很难的技法,而不顾及表演,吸引不了观众,“魔术师要找到一些技巧之外的东西”。
戴尔·沙尔瓦克道出一个事实,大多数观众是没有看过魔术的,魔术师认为老的魔术,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的。就像好书会成为经典一样,老的魔术不会凋零。所以在舞台上,比技巧更重要的是个人舞台形象,是如何提供给观众心灵上、情感上的连接与共鸣,这样,“他们可能记不住魔术效果,但是他们会记住当时的感觉”。这才是魔术应有的效果。如何与观众建立这种联系?把观众当做你最在意的人,当做你的丈夫、妻子、兄弟,当做与你有很强的感情联系的人,这样去表演的话情感流露就会好很多。
“我们对魔术的认知应该有一个新的方向。”韩国釜山魔术大会常务秘书、魔术师金亨俊强调,魔术是把我们心中的梦想转化到现实中的方式,是把我们想变成什么样的人展现给观众的方式,但是一些魔术师没有真正意识到魔术的意义,没有运用服装、音乐、戏剧等多种因素创造幻象,与观众一起分享。因而,创作和表演魔术,首先要确定我们想要呈现给观众什么效果,展现给观众他们想看的东西。
幸运的是,我们的年轻的魔术师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创作中不仅注重手法的娴熟,在编排上也多有新意。无论是上一届西湖国际魔术比赛的冠军董亮,用自制泰坦尼克号来讲述浪漫动人的魔术故事,还是本届魔术比赛冠军邵洋化身杂货铺店员,银奖获得者刘志赫用文艺独白讲述对生活的理解与爱,铜奖获得者周宇借用观众手机扫描二维码这样的高科技手段来呈现魔术效果,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