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杂技 “蹬板凳”蹬出国际大奖
来源:
时间:2014-12-16 10:22:20
说起济南的杂技历史,就不得不提到曾多次作为文化名片代表国家出国进行友好访问、在国际上摘金夺银,屡获大奖的济南市杂技团。
济南杂技团在1986年英国第十一届世界杂技锦标赛获“团体冠军”。
文/片 大众网记者 宋立鹏 见习记者 尹延杰
在中国,有一门传承千年的艺术,无论是大雅舞台还是市井街头,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它讲究硬功夫,扎实的功底容不得半点虚假,出神入化的表演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它就是有“百戏”之称的杂技。而作为中国杂技发源地之一的济南,也有着它独特的杂技发展历程。
说起济南的杂技历史,就不得不提到曾多次作为文化名片代表国家出国进行友好访问、在国际上摘金夺银,屡获大奖的济南市杂技团。12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经七路西口的济南市杂技团,来探访这一有着56年历史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起步坎坷:
1958年济南市杂技团成立,一度曾经被迫解散过
12月11日下午,大众网记者来到济南市杂技团,正好赶上演员们在排练。热身、压腿、旋转、跳跃、翻跟头,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地完成,而成百上千次的训练也造就了舞台上的完美演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令人拍手叫绝的表演背后隐藏着杂技演员的艰苦付出。
今年63岁的毕长江,曾是济南市杂技团团长,他八岁半时作为学员来到了济南市杂技团,被人称作是杂技团的”档案库”。他经历了济南市杂技团从成立初期到后来的一度解散,再到后来恢复建团的历史变革。
“济南市杂技团成立于1958年,当时名为济南市青年魔术团。”毕长江说,成立初期的济南市杂技团,只有不到20个演员,在全国各地做巡演。
“文革开始后,杂技表演受到了很多限制,演出也慢慢变少了,再到后来杂技团就被迫解散了。”毕长江告诉记者,虽然当时杂技演出受到了影响,但也让他们焕发出很多变革的思路,将一些传统的杂技表演赋予了现代生活气息,在服装和道具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1972年,一次济南市的外事活动成了我们的契机。”毕长江说,当时为了给外宾表演杂技节目,有关部门将原来杂技团几个年轻、条件好的演员临时借调回来,组成了一场10个节目的演出。演出结束后,毕长江等人就被留在了当时的济南市文工团,并成立了杂技曲艺队。
“到了1977年,杂技曲艺队从济南市文工团分离出来,成立了济南市杂技曲艺团。”毕长江说,从文工团分离出来的杂技曲艺团杂技和曲艺是分开的,各有一个队。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济南市杂技曲艺团的杂技队和曲艺队再次分离,济南市杂技团才正式恢复建团。
连创记录:
“蹬板凳”屡获大奖,杂技剧《粉墨》已演800场
“虽然当时济南杂技团只是一个四五十人的小团,但在国内和国际都很有名气。”毕长江说,恢复建团后的济南市杂技团,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节目,参加了很多国内、国际的杂技比赛,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这些优秀节目中,《蹬板凳》最为人熟知,算是当时杂技团的一个招牌节目。1981年,济南市杂技团第一次参加全国性质的杂技比赛,《蹬板凳》就获得了一等奖。
“蹬技在杂技中属于一个传统节目,很多杂技团都在演,但他们往往只是注重了蹬的重量。”作为《蹬板凳》主创的毕长江说,济南杂技团通过将传统的蹬技加以创新,再加上优秀演员的二次创作,使得济南杂技团的《蹬板凳》风格格外突出。后来通过不断改进道具、服装和表演技巧,底座演员创造了蹬中加转,蹬中加摆,蹬中加晃等一系列既险又新的技巧,使板凳“活”了起来;顶端演员在层层码起的板凳上依托不同部位,利用不同角度,展示着弯腰、攀腿、翻跟头、拿倒立等各种技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蹬板凳》在国内、国际上摘金夺银,屡获大奖后,济南市杂技团也被做为文化名片连续代表国家和山东省出国进行友好访问演出。“当时济南市杂技团能在国际比赛上拿一等奖,在济南文艺史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毕长江说,《蹬板凳》的成功,扩大了济南市杂技团在国内外的影响,在世界杂技界也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外演出几乎场场演出爆满。
“2000年之后,是济南杂技团的一个新的开端,排练了很多大型剧目。”毕长江说,随着中国杂技艺术最高荣誉奖“百戏奖”获得者邓宝金担任济南市杂技团团长后,济南市杂技团开创了许多不同形式的演出,《粉墨》等大型杂技剧都收获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粉墨》几乎成了济南乃至山东优秀文化的代名词,自首演以来,已累计演出800余场,观众近60余万人,这也开创了济南市专业剧团演出的新记录。
亟需突围:
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摆脱“叫好不叫座”尴尬境地
“以前济南人很喜欢看杂技,特别是当年济南市杂技团在世界上获大奖后,都觉得很光荣。”山东省杂技家协会会长王力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济南曾兴起一波看杂技的热潮。
但是,由于杂技节目创新比较困难,跟不上人们的口味变化。加之近年来受到电视、网络等的影响,虽然杂技团经常搞演出,票价也很便宜,但很多观众并不买账,宁愿花高价买票听交响乐、看芭蕾舞,也不买票到剧场看杂技,在某种方面也使得杂技到了一种“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
“以前的剧场和剧团是共同承担风险,两者相辅相成,演出结束后按比例分成。”王力说,由于现在剧场和剧团关系的变化,剧场只是收租金,不再为剧团承担风险,这也增加了很多剧团的顾虑,导致很多剧团没有了演出的积极性。
“现在很多杂技团在道具、服装、音乐方面做了很多变化,让杂技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我们杂技家协会每年都会举行一系列的杂技比赛,鼓励各个剧团参加。”王力告诉记者,山东省杂技家协会通过举行比赛,帮助剧团从不同渠道进行演出宣传,来鼓励更多的剧团创造新的作品,推出新的演员,来支持杂技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