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美智:我不会去中国内地卖画
来源:
时间:2015-03-31 09:40:02
三月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让人目不暇接,但经常会在不同的展厅里看见草间弥生和奈良美智的作品。草间的波点和奈良的娃娃,名片式的作品让人一眼看穿。
三月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让人目不暇接,但经常会在不同的展厅里看见草间弥生和奈良美智的作品。草间的波点和奈良的娃娃,名片式的作品让人一眼看穿。与此同时,此前落地亚洲协会香港中心的“无常人生:奈良美智”个展,和同期在佩斯香港开幕的“奈良美智:星星”主题展,让奈良成了香港的焦点。当然,与草间弥生去年在上海举办过亚洲巡展不同,奈良美智至今尚未在内地举行过任何形式的个展。这是他第一次在香港举办个展,也是他离成千上万中国粉丝距离最近的一次。
其实他从不卖萌
萌文化源自日本,于是很多来自大和民族的东西都被人冠以“萌”字。包括奈良美智的作品,很多人知道他都源自于他的作品“梦游娃娃”及其衍生品,那个睡眼朦胧的小女孩,很容易被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卖萌的小孩。但其实,奈良从不卖萌,他笔下的小孩总是流露出成人的表情,甚至会爆粗口。香港巴塞尔的展场中,佩斯香港展出了一幅他的纸上作品:简单的线描绘出一个圆瞪双眼的小女孩,显得惊愕、愤怒而手足无措,她的下方是勾画填色的四个大写英文字母“FUCK”。这幅简单的作品,其实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奈良美智的手法和想法。
在佩斯香港取名为“星星”的主题展上,展出了他的四幅大型画作。虽然没有标题,但以画面上的三颗星星、八颗星星、九颗星星和十颗星星进行标识。但是,因为星星的主题,以及这个主题本身带有的童年色彩,很容易让人误解奈良真正的意图。毕竟,这些看上去差不多的星星,是否因为小孩所处的环境和迥异的表情,而产生不同的意境呢?那种意境或许才是奈良真正想传达的东西。
巧合的是,这四张画作的草图,都出现在了亚洲协会香港中心的展览上,皆是奈良用彩色铅笔画在黄色硬纸板上的。并且,每一张草图都有名字。其中“八颗星星”也叫做《在小小岛上》,站在孤岛上的小孩,紧缩的眉头显得很不快乐,而眼前的八颗星星则更衬出他的孤独。这样的解读,显然比简单地被定义为“八颗星星”要离奈良更近。
不仅如此,在“无常人生”个展上,除了绘画作品之外,还呈现了奈良美智的装置和摄影作品,让我们更全面地看到真正的奈良。在看似“萌萌哒”的背后,奈良美智其实一直在传达着自己的人生观,你可以说他是个悲观主义者,也可以从他的作品中看到光明的一面,但绝不只是单纯一个“萌”可以概括的。在那些小孩身上,奈良都倾注了自己对这个世界最深沉的关注。当你站在巨幅的小孩画像面前,那种感受绝不是电脑上一张小图所能传递的情感。仔细看着小孩的眼睛,你就可以走进奈良美智创造的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里才是奈良最真诚的一面。
曾经热爱摇滚的叛逆少年
萌文化,是起源于日本御宅族的一种次文化。很多人认为奈良美智的作品是萌的,多少也因为他本人形象上带来的错觉。棒球帽衫、牛仔裤和运动鞋,奈良美智的穿着是日本“宅男”的标准配置。但其实,奈良从小就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孩子,长大以后也曾是一个正经的摇滚青年。上国中时,奈良迷上了摇滚乐,接触了许多西洋乐手,他最喜欢的是加拿大摇滚歌手尼尔·杨,一些连美国人都不知道的曲子他都听过。而当时的唱片封套,也奠定了他对于影像的概念。
1976年桑塔纳乐队发行专辑《朋友们》,那张唱片封套上迷幻的色彩深深地吸引了奈良。当他得知那是日本设计师横尾忠则的作品时很是惊讶,于是他兴冲冲地跑去学校问美术老师关于这位设计师的事情。然而,老师却没有办法给他做出任何说明,这件事给了奈良不小的打击,他开始不相信所谓的知识。
高中时代,尽管在青森县数一数二的学校就读,但奈良美智却用大部分的时间在街上鬼混。那时候,他结交了一些大学生,跟着他们进出咖啡厅和夜店,还曾经在舞厅里帮人打碟。多年以后,奈良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教授时,他时常画画到半夜,然后飞车去快餐店吃一碗牛肉饭。摇滚、夜店、飞车,奈良美智叛逆的青春期,给他后来的人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大概也是如此,他常常把天真和邪恶画在同一张脸上。
大城市有种自我消灭感
奈良美智很爱涂鸦,这大概多少能佐证他有一颗不安分的心。2009年奈良在纽约马里安·波士奇画廊的个展开幕前夜,他用尖锐的钢丝,在地铁联合广场站内墙上画了两个日本人的肖像,结果被警察送进了监狱。不仅如此,奈良的很多作品其实都是涂鸦在“废纸”上的。在亚洲协会香港中心的展览中,就用一条走廊展出了他将近二十幅画在硬纸板上的作品。
国内曾经引进过一本画册《奈良美智·横滨手稿》,复刻了七十七幅奈良的原作。作品中标志性的小孩和动物,他们敲鼓、打碟、唱歌、画画、放空抑或安睡,标准的奈良风格跃然纸上。更有趣的是这些作品诞生时的载体,它们大多被奈良涂鸦在信封、餐厅卡片、广告传单或者地图上。
这些作品的偶然性,其实就是奈良美智最真实的随性。也因为这种随性,奈良并没有选择生活在繁华的东京,而是把工作室设立在中部的枥木县,他还经常待在家乡青森县画画。在青森县一片寂静的水田旁边有几座农家木屋,那就是奈良的画室,几乎所有他的作品都在这里完成。对奈良而言,在大城市里他会产生一种自我消灭的感觉。就像他作品中画的那样,在东京的地铁上,他经常看到一些小孩,但那些孩子的脸上没有孩子气,像木偶一样,或者说像成年人一样。所以,选择农村,其实是奈良美智心中对入世的不屑。
这种不屑,也是奈良美智多年来一直不曾落地中国的原因。尽管中国收藏界对他趋之若鹜,但奈良自己却不以为然。1983年他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满眼看见的都还是中山装。但即使那么早就开始认识中国,他至今去过台湾、到了香港,但始终没有在内地举办画展。因为在他看来,中国内地的艺术品交易主要是用来投资的,太商业化了,而他,并不想来中国卖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