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诚轩2015年春拍现当代艺术专场
来源:
时间:2015-05-05 10:06:56
北京诚轩2015年春季拍卖会将于5月14日至22日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其中现当代艺术专场甄选近百件拍品,汇聚多位艺术名家之杰作,精彩纷呈。
北京诚轩2015年春季拍卖会将于5月14日至22日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其中现当代艺术专场甄选近百件拍品,汇聚多位艺术名家之杰作,精彩纷呈。
关良的戏剧人物彩墨画广为人知,但油画始终为其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灵隐寺》是关良1950年的佳作,著录丰富,参加过1996年“关良1900-1986”和2000年“关良百年纪念展”两次大展。此幅绘千年古刹,而只截取午后的林荫一隅,游客或散步,或聚坐在空地上休憩、野餐,画面色彩饱满,以鹅黄嫩绿表现出午后耀眼的光感,但用色同时讲究分寸火候,看似绚烂斑驳,却又显得平和沉静,颇耐寻味。另幅早年风景画《小庙》,同为《关良百年纪念展》展品,寥寥数笔,即刻画出古寺的素朴幽静。
风景是林风眠跳脱传统山水画、翻出新境的重大成就,本场推出的三件林风眠风景画,均为其流传极少的早期作品,来源清晰,弥足珍贵。《秋景》创作于1960年代,曾参加1999年“形色写诗?山水记怀:林风眠百年纪念专题展”,画面中秋叶清丽澄澈,与白墙黛瓦相互呼应,节奏明快,是林氏秋色风景中难得的精品。另幅《绿柳》征集自林风眠义女冯叶女士,参加过2007年的“世纪先驱:林风眠艺术展”,创作年代略早于《秋景》,水墨意味保留较多,抒情性质更浓,应是描绘画家记忆中的西湖景色,属于色彩探索的经典之作。《河畔》曾为新加坡著名收藏家陈文华藏品,刊载于1977年第6期《艺术家》杂志,上款“佳景先生”为陈佳景,与陈文华在上世纪中后期并称新加坡收藏界的“二陈”。
同是描绘风景,苏天赐与关良、林风眠呈现出各具特色的中西调和之趣。1989年,苏天赐受文化部和中国美协邀请赴法考察近一年,其间遍访各博物馆,深受启发,回国后的创作中西贯通,更加概括凝练,由对外在形式的探究转向更侧重于内心意象的抒发。《桂林新篁》完成于1993年,是他成熟时期的佳作,此画尽脱西画经典图式,而颇具南宗山水意味,讲究留白,表现出唐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妙趣。
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不乏沧海遗珠的优秀画家,李青萍即属此类。由于历史原因,李氏流传至今的作品多完成于1982年之后,这时她已入古稀之年,但画中奔放的色彩、洒脱的笔触,全然没有颓弱之感,反而流露对生命绽放的强烈渴望;《海洋》和《天际线》两幅拍品皆来源清晰,尤为画家传世佳构,其中《天际线》曾收录于2003年湖北美术出版社的《李青萍画集》中。
此次当代艺术版块,打破媒材界限,从创作观念和绘画语言的当代性着眼,梳理艺术家对当下社会的体悟与思考。陈文骥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授,他的作品一向钟情于没有生命的物态世界,1993年曾以《红色的领巾》获得中国油画年展银奖,拍品二联画《一角》则创作于2006年,正处于画家抽离物象、向冷抽象转型的重要时期,正圆一明一暗,像是两个窥镜,猎取了平行世界的墙角,以疏离、间接的陈述方式,呈现出一种超越技法的纯粹视觉美感。
此外,具有传统文人气质的艺术名家作品亦备受瞩目。彭斯的画兼备西方文艺复兴前期和中国魏晋南北朝的风度,近年市场表现持续走高,拍品《冠之岌岌》创作于2007年,是彭斯人物画理性、灵动、敏睿气质的集中体现;另一幅风景画《烟云》则在超现实的表现方式之外,尽显中国山水“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的传统气韵。
周春芽的艺术也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文人气和雍容的儒雅风,他虽曾留学德国,但绘画语言有别于德国表现主义的奔放,作品中回避了焦虑的病理特征,蕴含着更沉敛含蓄的浪漫主义性格,《太湖石》、《百合》的温润洗练,都体现出中国式书写性笔法和图像符号等传统因素,展露独特的个人特色。
与这些相对沉静的艺术思考相比,季大纯的幽默显得独树一帜,他是社会异物的造物主,与宏大叙事的油画形成某种反讽。《星期天的老头》取材自童谣,但处处透着黑色幽默感的乖趣,更“像一首减弱了时代和意识形态特征的古老童谣,让人们感到一股清新的气息”;《多利》和《菌菇》两幅作品绘典型“大纯式”的日常事物,与一般经验渐行渐远,营造出新世纪的超现实世界。
刘国松1970年前后的“太空画”系列为他赢得国际声誉,奠定他在中国现代画坛的地位。《如来•故乡的月亮》在“太空画”系列中别具一格,采用纸筋法,肌理雄浑苍劲,寄托了浓郁的思乡情怀,与早期代表作《故乡,我听到您的声音》形成呼应。同样在1960至1970年代的台湾,水墨的抽象化之路成为很多画家关切的话题,陈其宽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拍品《除夕》收录于《微观之趣:陈其宽早期水墨作品》中,叙事性的分段布局颇具巧思。
新锐艺术家对绘画语言的实验性探索越来越受艺坛关注。黄一山的《肌肉人之二》通过对物理属性的模仿,表现出超越二维的逼真感,介乎真实与荒诞之间,形成悖论。顾亮的《悬挂》在其“日常”系列中最具个人特色,以超级写实的方式营造视错觉,引人着迷。谢墨凛运用自制的绘画机器进行创作,《迭之七》虽是油画,却更像色彩浮雕,试图寻找机械秩序与手工细腻的边界。袁远则关注被遗忘的城市空间,《储藏室》在墙体交错中窥见出城市的历史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