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四川”展优秀美术作品100件
来源:
时间:2015-06-25 09:32:24
在美术展览繁多的今天,是什么展览,开展两天观展人数就近5万;为方便群众观展,开通了周末的美术馆夜场;为了让更多群众看到展览,还连续推迟闭幕日期?
在美术展览繁多的今天,是什么展览,开展两天观展人数就近5万;为方便群众观展,开通了周末的美术馆夜场;为了让更多群众看到展览,还连续推迟闭幕日期?这就是刚刚在四川美术馆落幕的“大山大水·大美四川美术创作工程优秀作品展”。
这一展览展出了大山大水·大美四川美术创作工程(以下简称创作工程)优秀作品100件,包括中国画51件、油画21件、版画20件、水粉水彩4件、雕塑4件。这些由四川省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美术家创作的作品,全部来自扎根基层的采风创作,从阆中古镇到藏寨羌寨,从巴蜀古道到现代乡村,从灾后重建到幸福生活,美术家们广泛深入四川各地州村寨,用手中画笔描绘了今天四川人民的美好生活。正是“到生活中去、到民众中去”造就了此次展览。
严格评审零投诉
围绕创作工程作品评选,评选规则制定、评选过程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真正体现导向性、学术性、权威性。在涌现一大批新人佳作的同时,实现评选零投诉、零纠纷。
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蒋东生介绍,为了确保创作工程质量和评选作品的公信度,创作工程组委会成立了专门的评审委员会,制定了十分严格的评审细节并公之于众,纪检监察部门自始至终参与评审工作。经过精心准备、实地采风、潜心创作,共有1100余件原创作品提交创作工程组委会,通过三轮严格的无记名投票评选,第一轮评选出300幅作品进入复评,第二轮筛选出130幅作品进入终评,最后一轮由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吴长江带领来自全国的10位著名美术家,评选出100件创作工程优秀作品。
在最终入选作品中,有“80后”“90后”作者,有在校大学生,还有不是美协会员的艺术家;有一些老艺术家,并没有因为名气大、关系熟而入选,整个评审打破关系网牵绊,不受级别、年龄、性别、关系等束缚。如入选版画《春雪》的作者顾紫璐,是所有入选作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1996年出生的她现在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
深入生活才能出好作品
记者到四川美术馆参观展览那天是一个周三,即使是这样一个非节假日时间,早上10点刚刚开馆,观众已经在大门口排起长队领票。这样的场景,对四川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已是常态。为了方便更多的人参观展览,展览闭幕时间从6月6日推迟到6月13日,后又推迟到6月23日。而且,每个周末还特别开通美术馆夜场,延长开馆时间到晚上9点。
是什么吸引到如此多的观众?四川省美协常务副主席、四川美术馆馆长梁时民对入选的每一幅作品、每一位作者了如指掌,他如数家珍般逐一介绍每幅作品背后的故事。梁时民表示,正因为艺术家们深入生活,扎根基层采风写生,有着亲身经历和对生活的感悟,描绘四川人民的生活和身边的故事、风景,才吸引了如此多的观众观展。
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程峰此次的参展作品是《蜀南竹海》,常年坚持写生创作的他,对采风深有感触。“人民群众对艺术的热爱,还是源于艺术家真正深入到生活中,所表现的是他们的生活。”程峰认为,乡愁是和当地的乡土、文化、民情、风俗紧密结合的,如果表现的是人民生活的常态,是生活的点点滴滴,群众会特别喜欢,会不由自主地勾起他们对家乡的回忆、对美好家园的憧憬。常态化下的采风写生,不是猎奇,也不仅仅是记写优美动人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精彩的文化遗产,而是与基层群众交朋友,在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从思想上更加理解和坚守民本、民愿。
四川省诗书画院研究员周平,30多年前曾下乡去过四川成都新都区二台子的村镇,“当时非常落后、贫穷,看不到百姓笑脸,更看不到成片的翠竹林”。在这次采风中,他看到如今的二台子村镇在翠竹林深处高大的楼房、宽敞的乡村柏油路,家家户户有汽车、楼房,四处充满鸟语花香和村民休闲的欢笑声。在作品《蜀村风貌》中,他描绘了优美翠竹林下的百姓生活场景,用休闲的方式反映了他们的生活轻松、愉快、幸福。
画出时代印迹
2014年10月创作工程启动,四川省文联先后两次召开动员大会,动员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创作活动,确定了创作的主阵地。正如蒋东生介绍,旨在通过创作工程的实施,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彰显巴蜀地域人文特色,宣传四川的大美、中国的大美,用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图画、感人的形象,以山水花鸟、人物画和雕塑为载体,表现四川的秀美山川、绿色生态、风土人情、百姓生活、灾后重建、发展变化,宣传四川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及人民的多彩生活,宣传和推出四川的美术家。
钟华是这次展览中涌现的新锐艺术家,同样也是通过创作工程发掘出的优秀青年艺术家。不是美协会员的她,用作品打动了评委,以一幅颇具传统功力又融合峨眉山美景与美丽传说的《峨眉清岚》入选,并获得评委与专家的一致好评。为创作这幅作品,钟华三上峨眉山,居住在山上的寺院里,先后数易其稿,尝试了绢本、纸本等材料,也画了青绿、浅绛、水墨等数个版本的写生创作,但她始终不满意。最后,她带着画稿找到了在当地结识的杨师傅征求意见,自幼在峨眉山长大的杨师傅告诉她,“没有画出峨眉山的脸和身材”,并向她讲了峨眉山流传的“四女化山”的故事。由此,钟华结合传说,进一步体会这里每一座山特有的灵气和生命力,最后用四天一夜创作完成。这幅洋溢着峨眉山气息的秀美作品,展现的不仅仅是四川的自然风光,更洋溢着浓浓的乡情。
年近八旬的朱常棣在此次创作活动中,不顾年事已高坚持下乡采风,其国画作品《金陵河畔小村》最终入选创作工程优秀作品。“弘扬民族文化,说来简单,做起来困难。”朱常棣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这代画家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留下我们的印迹,画出这个时代的历史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