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城镇化进程中擦亮文化底色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时间:2015-08-04 10:02:11
截至2014年年底,山东省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5%,低于我国发达地区的城镇化率平均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山东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
截至2014年年底,山东省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5%,低于我国发达地区的城镇化率平均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山东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要把文化传承贯穿于新型城镇化全过程,让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代代相传。”这是2014年10月印发的《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一大亮点。拥有厚重文化底蕴的山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兼顾文化传承和文化遗产保护,如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山东的做法值得关注。
延续乡村记忆 弘扬传统文化
淄博市临淄区南金村有近700年历史,也是全国闻名的经济强村。村民住上了楼房,村立医院、学校、老年公寓应有尽有,但最让南金村村民骄傲的,是村里2012年开馆的农民博物馆。葫芦瓢、锡茶壶、炊帚……在馆内走一圈,能清晰了解南金村的发展脉络及各个阶段的历史,1967件藏品更是鲁中农村民俗生活的真实写照。这家村集体所有的农民博物馆常年免费开放,自开馆以来已接待全国各地观众超4万人次。
南金村是山东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注重文化传承的缩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说,为避免城乡建设“千城一面、千村一面”,山东从2014年起在全省实施“乡村记忆工程”。目前,“乡村记忆工程”首批选取的20个试点单位已开始全面建设。试点完成后,该工程有望在全省推广实施。
“乡村记忆工程”并非新建馆舍,而是利用乡土建筑进行改造。结合当地的城镇化建设规划,工程重点在文化遗产和传统乡土建筑富集、保存基础条件较好、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和社区,因地制宜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乡村博物馆,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
完善文化设施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
有专家指出,新型城镇化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转变为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山东用人文理念引领城镇建设,以文化繁荣推动城镇化进程,赢得百姓点赞。
潍坊市奎文区广文街道东上虞社区居民是村改居的受益者。这几年,随着当地城镇化进程推进,东上虞社区的百姓由以往的平房搬入了明亮宽敞的楼房。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楼房住上了,邻里见面却少了。群众缺乏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的呼声很快得到回应。2013年年底,1200平方米的“文化沙龙”在东上虞社区服务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文化沙龙’建成后,居民们能在其中看书、读报、运动,免费的电子阅览室更是深受居民欢迎。”广文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唐立红说,社区“文化沙龙”利用率非常高,居民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待遇不比市民差。
记者调查发现,基层在城镇化过程中考虑文化设施建设,方便了百姓;文化设施利用率提升后,村居关系变得更为和谐。在不少地区,文化治理已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手段。比如日照市岚山区大湖社区,当地很多中年男女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问题十分棘手。为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大湖社区在建设综合文化中心过程中,特地建设了“小草学堂”,邀请国内知名大学的志愿者暑期或寒假到社区支教,社区负责志愿者食宿,对孩子们免收任何费用。“小草学堂”实施两年来,解决的不仅是大湖社区留守儿童无人照料的难题,更促进了村风和谐。
保护文化遗产 重视人文精神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城镇化是承载优秀历史文化的城镇化,城镇化也必须与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相辅相成。根据城镇化规律,山东仍处于城镇化率30%至70%的快速发展区间。在城镇化这趟疾驰的列车上,如何保证历史文化“不掉队”是大问题。
山东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据记者了解,目前,山东仅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就有10座,此外,还有国家级传统村落1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3项。“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仍显不足。”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告诉记者,近20年来,山东有1600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其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
针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面临的严峻形势,山东省政协十一届八次常委会在2014年7月曾专门通过《关于重视和加强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建议案》,旨在通过多项措施,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也特别指出,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划定保护紫线,在保护区内禁止大拆大建,在建设控制带内不得破坏整体历史风貌”。
“城镇化至今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多与地方政府对人文精神不够重视有关。”聊城市一位乡镇党委书记建议,应把文化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指标,通过文化考评,加强对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