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写悠悠”李江峰、管朴学油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5-12-16 09:53:26
2015年12月13日上午,由北京画院、山东艺术学院、中国油画学会主办,上海馨曼艺术馆、雅昌艺术网联合承办的“意写悠悠”李江峰、管朴学油画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2015年12月13日上午,由北京画院、山东艺术学院、中国油画学会主办,上海馨曼艺术馆、雅昌艺术网联合承办的“意写悠悠”李江峰、管朴学油画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担任策展人。
此次展览展出李江峰、管朴学两位艺术家近两年来的油画创作近百余幅,李江峰的绘画包括描绘大自然、大海题材与写生风景三个系列,管朴学则展览出静物和风景绘画两个系列的作品。
在中国美术馆的三层展厅,两位女性艺术家的作品汇集在同一个空间里,相互映照,呈现了她们在艺术上相似的探索道路与心路历程,更体现出她们在艺术观念和语言追求上的出许多共同点。同时,在属于自己的板块中,她们各自积攒的作品构筑成丰满的世界,从大幅巨制到精致小品,都展现出她们在艺术上的独特个性与追求,悦人之目,令人激赏。
在策展人吴洪亮看来,李江峰、管朴学两位女性艺术家是艺术创作中的同道。所谓“同道”即是对艺术的理解、对世界的认知,乃至在创作方式上、艺术历程上,都有许多或相似或呼应的地方。她们早年都专注于花卉、器皿为对象的创作,“意在笔先”成为了两人共同的特点。随着岁月的推移,李江峰入北京画院成为专业画家,她的田野风景以特有的风姿而耐人寻味;近期的松树又带给人宽旷高远的感觉。管朴学成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在颇具音乐美感的画面上驰骋自己的想象力,散发着豪爽而又温婉的内在气质。
时光荏苒,两位艺术家经过20多年的创作实践,在悠悠岁月中感受生活、体味生命,开始找到了自己的绘画语言。此展应视为两位艺术家心物与岁月交映的艺术传递。
在艺术风格和表现语言上,两位艺术家既有共通点又有差异性。李江峰突出地展现出她在塑造形象上的独特感觉,从近景到远景,既是“笔笔见形”,也是“笔笔见笔”,在形体的塑造中拉开空间的视野,全幅充满着笔触的律动,如同闪烁的精灵。近年来,她的作品愈发以中国式的“墨黑”为主调,如同水墨艺术的塑造方法,把自然之景、空间之物提纯为“墨黑”的世界。在她的一系列以树木为主体的作品中,这种融汇水墨艺术的感觉特别清晰。林木茂密、笔意形态各异,云气穿贯、犹如水墨的“留白”。
管朴学则在艺术表现上更加注重色块的构成,画面的色块大起大落,色调的反差有时候趋于极端,在用笔上也尤其淋漓酣畅,通过多层次的图绘传达出画面空间的厚重感。她在笔法的运用上也更加具有直觉感,在涂抹、叠压、挥洒中尤其恣意洒脱,全然没有刻意的描摹和拘谨的塑造。在这种以感性为驱使的表现中,她的作品既有视觉的空间深度,更强化了平面的张力,而且透溢出一种自由奔放的生命情怀。她近年来的绘画在色彩上愈发放开,不拘于形,在用笔上愈发放松,笔随心运。由此,“表现”加“写意”成为她们在油画探索中的一个突出特征,这种语言样式对于当代中国油画来说是一种有价值的贡献,也可以说展现出她们对“中国油画”这个命题的文化自觉。
在社会文化急剧变迁的大时代氛围中,“表现性”语言几乎可以说是中国画坛的主潮,外部世界的动态进程如同一个巨大的磁场,使得艺术家意欲通过表现的语言缓解内在的焦虑,实现自我心理与外部环境的平衡。同时,在油画从传统到现代形态的艺术变迁中,“表现性”语言也是一个转折点,她们两人的艺术成才道路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的,因此她们对表现性语言总是心有冥契,具体地说,从西方现代艺术的萌发到当代绘画的形态之变,都隐隐约约地贯穿着一条表现风格的主线,她们的艺术语言方位,也自然在这个大的体例之中。从作品的结构到色彩的运用,从绘画的笔触到画面的肌理,她们的作品体现了一种淋漓尽致的抒发,尤其是在大幅的作品中,体现出她们驾驭画面结构的能力,通过不同的形体塑造形式的律动,在色彩上更是体现了她们的敏感和激情,下笔果断有力,油彩浓郁热烈,在点、线、面的交织碰撞中迸发出生命的光彩。在表现性语言的基础上,她们也自然而然地将具有西方意味的语言方式转向到中国式的写意语言上,实现中国艺术的“书写性”和西方绘画的“表现性”的交融,这展现了中国油画家的一种当代的中西融合观念。
学术主持范迪安认为,管朴学和李江峰的油画在格局和气度上都有雄强的美学特征,但是,作为女画家,她们的女性意识和细腻感觉也可见一斑。在艺术同仁的印象中,她们俩人在性格上总是乐观的、随和的,为人真诚,处事不俗,展现出心灵的善良与单纯,这些首先在她们的画上可以看到。在某种程度上,正是通过对自然生命的观照和对画面语言生命的专注这两个方面的内在统一,体现出她们的女性意识。
本次展览将持续展出至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