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经典藏品来到宁夏
来源:中国文化报
时间:2015-12-24 09:59:47
2月19日,一个寻常的周末,在严冬中显得有些冷清的银川当代美术馆却因为一场巡展而热闹非凡——热爱艺术的银川人终于在这天迎来了“走向西部——中国美术馆经典藏品西部巡展·宁夏”。
12月19日,一个寻常的周末,在严冬中显得有些冷清的银川当代美术馆却因为一场巡展而热闹非凡——热爱艺术的银川人终于在这天迎来了“走向西部——中国美术馆经典藏品西部巡展·宁夏”。
“中国美术馆把这么多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带到西部非常有意义。这次展览改变了之前的展出方式,这些作品放在库房里不会起作用,展览出来才有意义。”展览开幕当天,年逾八旬的老艺术家靳尚谊兴致勃勃地说,希望借由这个契机,能够带动宁夏文化艺术的发展。
而在现场,比艺术家们更显兴奋的则是前来观展的普通民众,罗中立的《父亲》、吴作人的《藏女负水》、张大千的《松荫观瀑》……110件国宝级的馆藏让他们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太激动了,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大师作品来到银川。”从观众们的热切反应中,不仅可以感受到这里的人们对艺术的渴望和向往,更能依稀见到艺术产业在此落地生根、茁壮成长的希望。
走向西部,让馆藏“活”起来
“中国美术馆的库房不是冷库,而是宝库。”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谢小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以往,很少能有重要的作品走出来,一大批作品是作为馆藏存放在库房,此次“走向西部”系列巡展是一次大胆又切合实际的尝试,旨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让馆藏文物活起来”的批示精神,把精品送到西部地区,让藏品为民所享、为民所用。
作为首届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一年来,“走向西部”巡展已经相继走进了重庆、新疆、广西,而此次走进宁夏银川是今年的收官之展。展览通过藏品巡展、学术研讨、公共教育等方式将美术经典与公众分享,让不同地区的人民均衡享有文化权益,共享国家级美术典藏精品。
“艺术创作和欣赏需要建立在全民族文化审美水平提高的基础上,而‘走向西部’系列巡展就是要让西部人民看到20世纪中国美术家走向西部、发现西部、认识西部、表现西部的创作历程,从而推动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民众的融合。”此前,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谈及此次系列巡展的意义时表示。据了解,此次展览的全部展出作品均由他亲自挑选,作品创作年代跨越近百年,作品题材内容均与西部相关,包括吴作人《藏女负水》、张大千《松荫观瀑》、傅抱石《黄河清》、钱松岩《红岩》、常书鸿《蒙古包中》、吴冠中《春雪》、庞薰琹《背篓》、靳尚谊《文工团员》、吴为山《羌族老人》、罗中立《父亲》、何多苓《春风已经苏醒》,堪称中国近现代美术最强阵容。
“最大的困难在于安全。”谢小凡坦言,将这些国宝级馆藏带到西部展览并非易事,首要考虑的就是作品的安全问题。“中国美术馆是代国家收藏,这些藏品是国家的财富,我们非常重视,而长途跋涉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比如在从北京运到银川的途中,我们需使用能够保证恒温、恒湿的汽车,以保护这些画作安全抵达,再如我们来到西部之后,还要对地方的软硬件条件进行考量,很多馆的设施和管理都不符合展出要求。”
“这次展览堪称有关西部的小断代史。”在银川当代美术馆艺术总监谢素贞看来,“走向西部”把表现西部题材的作品置放于创作的西部现场,让作品回到西部人民的生活中,更容易引发共鸣,“很多来观展的老艺术家都非常激动。”
莫忘这片阔土,渴望关注与被关注
对于生活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艺术爱好者来说,想看到国内外一流艺术家的名作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能在一个展览中如此大规模地集中国内最好的作品,即便在京沪也非常难得,遑论地处西部的宁夏。因而,此次展览被认为是宁夏目前最大规模、最高规格、最高水平的国家级美术馆作品展。展览现场,记者注意到,前来观展的不仅有银川本地的市民、学生,还有从周边城市甚至外省赶来的观众。
“原来《父亲》的原作这么大,我本来以为只是小小一幅……”在罗中立的《父亲》作品前,聚集着一群来自北方民族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的学生,他们一边参观一边细声探讨,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记者了解到,由于美术馆距离学校较远,校方会定期统一组织他们前来参观。“虽然要坐一个小时的车来到这里,但是非常值得。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大师作品,刚才看到《父亲》的时候,没想到原作是那么细致入微,我都要落泪了,带来的震撼远远不是图片、照片能够相比的。”今年刚上大一的一位女同学对记者说,“我很少有机会去别的城市,多么希望能有更多大师作品来到银川。”
“根据我了解到的情况,银川当代美术馆开馆以来的客流量不低于一些北京、上海的大型美术馆,很多参观者甚至是从陕西、内蒙古、甘肃等地专程来的,从中你可以感受到,西部的民众是非常渴望艺术、热爱艺术的。”艺术评论家吕澎对记者说。“从我们8月开馆到11月,每天的人流量近千,11月之后因为天气寒冷有所减少。”银川当代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走向西部”展览的同时,另外一个关注当代西部艺术生态的展览“触底”在银川当代美术馆同时举行。在该展的策展人杜曦云看来,对西部感兴趣的人非常多,但大部分是以观光者姿态浮光掠影地感受西部,他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到这里的艺术生态。“西部眼下的生存空间现状如何?有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应对?我希望大家能对此有更多思考。”为此,他将当前长期生活在西部或者长期关注西部问题的艺术家及设计师作品与“走向西部”所呈现的经典作品放置于同一馆内,希望大家不仅能够感受到那些经典带来的震撼,也能够关注当下艺术家对正在发展的西部的感受。
银川艺术产业,“春风已经苏醒”
不久前,在由英国权威杂志《建筑评论》组织评选的2015年新兴建筑奖上,银川当代美术馆获得优秀奖,成为今年唯一入围该奖项的中国作品。这座造价17亿元、由国际一流设计师设计的高标准现代化美术馆采用了政府支持、企业投资的模式,结合美术馆周边一系列艺术产业项目快速发展,使得原本在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银川一跃成为堪比西安、重庆、成都的重要艺术产业基地。
“宁夏结合了中原文化、河套文化、丝路文化、西夏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多种文化的激荡融合,东西文化交流积淀产生多元文化的包容性特质,具有特别的地理与文化意义,而‘一带一路’也将为这里的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更好的机遇。”身为台湾人的谢素贞说,她希望能够在银川打拼出一片天地,将银川的美一一呈现给观众。她坦言,银川的艺术教育还很落后,正因如此做好基础培育意义尤为重大。“明年我们的国际艺术家村将正式邀请艺术家入驻,还将举办动漫大展、银川双年展等重要展览,我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走进这里,这个美术馆是做给下一代人的。”
在“走向西部”的展出作品中,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一幅,而这幅作品名恰似今天银川艺术产业所呈现出的状态。“银川的变化很大,原来在文化建设上是滞后的,但今后可能要大踏步前进了。”在参观了银川的老城新区后,靳尚谊颇为感慨地说。新的艺术小镇、美术馆、艺术馆等的不断出现就是最好的例证,记者了解到,宁夏民生集团正在着力布局“华夏河图·银川艺术小镇”,规划总面积约18.8平方公里,届时通过“共生社区”和“产城融合”的构建,承载银川新型城镇化的实践;而几乎在“走向西部”展览走入银川的同时,贺兰山上的韩美林艺术馆也宣布开馆。“这仿佛让人感受到了文化艺术的西部大开发。”多位业界人士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