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研究——专访张士闪教授
来源:
时间:2015-03-25 16:15:49
山东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民俗学教学与科研的高校之一,在民俗学、民间文学、神话学等领域的教学和学术有着悠久的传统。
山东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民俗学教学与科研的高校之一,在民俗学、民间文学、神话学等领域的教学和学术有着悠久的传统。近日,就百年山大的民俗研究传统以及学术理念、专业精神、发展前景等问题,记者采访了我校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张士闪教授,听他娓娓道来:
百年山大的民俗学传统
追溯我校的民俗学研究渊源,不能不提及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奠基人顾颉刚先生,他在1930年代曾任教于齐鲁大学,既是著名历史学家,又为具有现代色彩的中国民俗研究开启先河。山东大学诸多先贤都在中国民俗学史上留下了不俗的学术业绩,如王统照收集整理了山东地区第一本民间故事集《山东民间故事》(1937),闻一多、童书业、高亨的神话研究,丁山的上古宗教和神话研究,陆侃如、冯沅君关于神话、楚辞、俗文学的研究,游国恩的楚辞研究,台静农的歌谣研究,沈从文的古物和服饰民俗研究,老舍的俗文学研究,关德栋、车锡伦、李万鹏的俗文学研究,路遥的民间信仰研究等等,分别在民俗学、神话学、民间文学、俗文学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百年山大贡献出一笔宝贵的学术财富。由老一辈学者创立的民俗学研究传承至今,在民俗学基础理论研究、田野研究、民间文学和俗文学研究、神话学研究、典籍民俗研究等方面形成了山大特色,并在海内外学术界有着重要影响。
“在新时期高等教育复兴的大背景下,我校民俗学起步早,建设力度大,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远见卓识!”1981年入读我校中文系的张士闪教授对那段历史如数家珍。文革结束后,我国民俗学刚刚恢复,1978年我校中文系即开设民间文学本科生课程,新一届民间文学硕士生迅即入学;1984 年,我校筹建社会学系时设立民俗学教研室;1985年创办《民俗研究》杂志,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民俗学理论刊物;1987 年,在原民俗学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学校直属的民俗学研究所,是当时国内唯一有独立建制的民俗学专业研究机构;1998年山东大学成为我国首批民俗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2年获得中国民间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在李万鹏、叶涛两位前任所长的带领下,山大民俗学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路程。
近年来,山大民俗学发展迅速,已出刊百期的《民俗研究》(CSSCI)目前发行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内外学界声誉日隆。2009年,张士闪教授积极促成我校与文化部共同编辑出版《节日研究》的合作,2010年创刊,如今已有3期面世。今年,张士闪教授主持设计的《中国民俗文化发展年度报告》被批准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报告项目”(培育)。此外,该所还获批“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研究基地”(2008)、“文化部中国节日研究基地”(2009),挂靠在山东大学的山东省民俗学会也将秘书处设在我校。张士闪教授长期担任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并在今年当选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民俗研究的“山大特色”
“眼光向下,以小见大,以扎扎实实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以服务当代社会发展为己任,以构建学科理论创新体系为主旨。”当问及我校民俗学的研究特色时,张士闪教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的确,近30多年来,从“走进乡村”、“关注民间”的学术理念出发,山大民俗学一直注重田野作业,坚持将实地考察放在治学研究的首位。据悉,他们开展的各类民俗学学术调研活动达200余次,调研内容广泛涉及到村落民俗、都市生活等各个方面,已经积累了上千万字的民俗学研究资料及应用民俗学的诸多研究个案,为山大民俗学研究的厚积薄发打下了良好基础。
就以张士闪教授而论,自1993年在国内首创艺术民俗学学科,他便以华北村落为基点,长年坚持田野调查,所构建的学科理论及研究框架的影响越来越大。他的基本研究理念是:立足于国内外民俗学、艺术学的新近发展,在学理意义上讨论乡民艺术与乡土语境之间的关系;以华北区域为学术视野,以村落为研究单元对乡民艺术进行实证研究,呈现乡民艺术与整体民俗生态的互动关系;发掘乡民艺术在当代乡土社会中所承担的社区整合与精神重建功能,认为不仅要关注其文化遗产的意义,还应视为活态的文化现实,从参与公共社会建设等层面发挥其在当代人文关怀与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攻方向的合理选择,使他的学术之路逐渐宽广。除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转型与精神重建:20世纪华北村落民俗艺术研究》、《新时期乡民艺术发展与公共社会建设》,国家“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项目《艺术民俗学》外,他还出色地完成了《山东民俗生态与相关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山东省民俗文化乡村旅游规划》、《山东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等一批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省级课题,同时其论文近年来连续被《新华文摘》摘用,论著获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山花奖一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本人入选山东省高校第五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张士闪教授的学术之路,正是我校民俗学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缩影。我校民俗学团队其他人员皆术业有专攻,刁统菊的华北亲属制度研究,李浩的古代乡村制度研究,王加华的农业生态民俗研究,朱以青的近现代印刷出版传播研究,都在学界有不俗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宗迪教授2010年作为“齐鲁青年学者”加盟进来,支起了我校民间文学研究之一翼。至此,山大民俗学曾有的民俗学、民间文学两翼齐飞的传统得到初步恢复。此外,他们长期聘请的一批兼职教授也各有所长,如刘铁梁的民俗学基础理论研究,叶涛的民间信仰研究,李松的节日文化研究,李万鹏的民间文学研究,齐涛的中国民俗史论研究,马新的古代乡村社会史研究,刘德龙的应用民俗学研究,刘德增的齐鲁文化研究,曲金良的海洋民俗研究,陈国忠的民俗旅游研究等,也使山大民俗学如虎添翼。可以说,山大民俗学近年来取得长足进步,固然离不开这支6人小团队的血与汗的艰辛付出,但也是这支专兼职队伍精诚合作的结果。
“在现代学术的发展格局中,没有团队注定成不了气候。”张教授在访谈中一再强调学术团队的重要作用。他们计划在未来3~5年内,在注意内部挖潜的同时,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专业人才,努力建立一支年龄梯次适当、学缘结构合理、国内一流、具有国际视野的“小而强”的学术团队。
风好正是扬帆时
近年来国内逐渐升温的“民俗热”,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保护制度初步确立以后,正在逐渐将工作中心转到较大区域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探索方面,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利用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工作框架的探索将成为学术热点。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因为偏重于以人为载体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承,从而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以人为主体的活生生的民众生活。向来以田野实地调查为生命线、注重学以致用的山大民俗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事实上,承担重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决策参考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山东大学民俗学的重要传统之一。近年来,民俗学研究所以策划民俗文化产业项目的方式,积极促进民俗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协同地方打造民俗文化品牌,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如由张士闪教授主持的“山东省民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莱芜市颜庄镇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由叶涛教授主持的“沂源县牛郎织女传说”的资源调研与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等,都获得成功。近年来,以张士闪教授领衔的这支团队又深入参与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馆启动的“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创新”项目,文化部王文章副部长挂帅的“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国家决策咨询项目,集体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中的《二月二》、《七月十五》、《胡集书会》等课题。以民俗知识助推社会发展,以参与社会实践滋养学术,山大民俗学团队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谈及未来发展,张教授介绍说,山大民俗学在立足自身传统、特色和风格的同时,将凝练研究方向,整合学术资源,进一步构建学术创新平台体系,继续发展“田野研究与民俗学理论创新”、“中国民俗典籍整理研究”、“民俗学与当代社会发展”这三大方向,重点提升优势方向的影响力。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将陆续出版“民俗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丛书”(10卷本)、“中国民俗典籍研究系列丛书”(10卷本)、“齐鲁百村历史与民俗丛书”(百卷本)等标志性成果。
同时,他们将在注重传统承继和方法改进的同时,积极拓展学术影响路径,寻求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他们已将出版百期的《民俗研究》制成数据库,精心设计的“国风——中国民俗学”学术网站已进入试运营阶段,《民俗研究》、《节日研究》电子期刊的创刊也正在进行中,并计划尽快推出《民俗研究》英文版,旨在打造一个高端、开放、深度的民俗学学科国际化学术平台。张士闪教授介绍说,山大民俗学目前已与美、德、日、韩及港台地区的10余所大学或学术机构建立了较密切的学术联系,他们将以此为基础,在未来10年内进一步提升山大民俗学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最终建成具有世界影响的民俗学研究中心与人才培养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