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海派戏曲

来源:
时间:2015-01-12 11:12:09

上海是中国近代戏曲的发祥地。以京剧、昆曲、越剧、沪剧、评弹、淮剧为主的海派戏曲,曾经创造过中国戏曲的辉煌。

    朱争平
 
  上海是中国近代戏曲的发祥地。以京剧、昆曲、越剧、沪剧、评弹、淮剧为主的海派戏曲,曾经创造过中国戏曲的辉煌。借《红蔓》杂志本月创刊之际,撰文回望海派戏曲形成发展的历史,期望有助于找准戏曲在当下文化市场中的定位,创新发展海派戏曲。
 
  海派京剧是近代上海特有的城市文化哺育下的产物,为传统戏曲艺术开拓了通俗化、大众化之路。早在徽班进京的乾隆时期,里下河徽班来上海演出,这是形成上海京剧的源头。1867年,英籍华人罗逸卿建成仿京式戏园“满庭芳”,津京京班名角纷纷来沪演出,京剧正式传入上海。一时间“京剧风行,戏园斯盛”,京剧成为沪上影响最大的剧种。沪上京剧艺人适应本埠地域环境,吸收接纳徽班、梆子、昆曲等地方剧种之长,使初入上海的京剧开始了海化的进程。
 
  19世纪末,随着讲究故事情节的连台本戏的传入、灯彩戏的兴起、时事京剧的上演,使上海京剧显现出不同于京城京剧新的艺术特征:戏剧题材由历史转向关注现实; 美学形态由传统保守转向追求新奇和感官刺激; 戏曲审美意识由以听觉欣赏为主转向追求视觉、听觉的全面审美需要; 欣赏态度由以诗兴、韵味品评为主转向注重故事情节。1908年,上海建成了中国第一家新式剧场—新舞台。此后,上海的新式剧场和戏院纷纷落成开业,使京剧走出茶园式剧场,真正具有了不同于传统京剧的近代化性质。周信芳麒派艺术和盖叫天盖派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使海派京剧艺术进入鼎盛时期。海派京剧成为中国传统戏曲近代化转型的典范。
 
  昆曲又称昆剧,为元末明初江苏昆山人顾坚初创。明万历年间,上海松江地区一带开始传唱昆曲。1578年青浦演出的《浣纱记》,为上海昆曲演出的最早记录。由明入清后,上海昆曲极为繁盛,新作不断问世,班社纷纷入沪。大章班、大雅班、全福班、鸿福班等苏州四大昆班相继南下,活跃在上海的舞台茶园。新乐府、仙霓社等昆班曲社纷纷在上海创建。1783年即乾隆48年,昆曲戏班组织专门成立“上海局”,足见其规模之盛。
 
  明末清初,在京剧、徽剧等剧种的竞争下,昆曲日渐衰落。上海的有识之士和工商企业家纷纷资助兴办昆曲传习所,加之上海民间大量的曲社活动始终不断,为昆曲存亡继绝做出了卓越贡献。全国解放后,上海成立戏曲学校和京昆剧团,培养昆曲新人,举办昆剧观摩演出,使得昆曲这一古典艺术得以传承。
 
  越剧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1852年,嵊州西乡马塘村农民金其炳所创的曲艺“落地唱书”为越剧的起源。这种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等。1917年,小歌班初进上海,两年后在上海立足。1923年,嵊州商人王金水请男班艺人金荣水回乡办第一个女班。翌年1月,22位赛姓女生在上海升平歌舞台演出,开始了由男子越剧向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演进。1928年,女班蜂拥来沪,上海几乎荟萃了女子越剧的所有著名演员。
 
  女子越剧在上海立足后,以姚水娟为代表的一批越剧人对越剧进行了改革,时称改良文戏。姚水娟主演的越剧《花木兰代父从军》激起强烈社会反响,她因此当选为“越剧皇后”。这次改良,使越剧从农村传统文化走向都市文化,越剧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1942年,袁雪芬等有志之士开始了“新越剧”的探索和实践,编演新剧目,建立剧本制,废除幕表制,改革唱腔曲调,注重剧目的社会效应,主张给观众以积极有益的影响。经过改革,涌现了一大批反对封建思想、揭露社会黑暗和宣传爱国精神的剧目。越剧十姐妹为反抗社会恶势力联合义演的《山河恋》,成为越剧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举。
 
  沪剧是唱出来的上海话,是代表上海城市独特形象的戏剧。它渊源于浦江两岸的民歌俚曲,后受其他民间说唱及戏曲影响进入花鼓戏时期,清末形成上海滩簧。文明戏时代,发展成小型舞台剧申曲。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成沪剧。上海解放后,沪剧创作和演出进入新的繁荣期,剧目丰收,人才辈出,舞台艺术水平大大提高。沪剧以重视深入生活,抒发内心世界,形体塑造人物,表现时代气息为艺术特色。以长腔长板、三角板、赋子板等为基本音乐唱腔,曲调优美,富有江南乡土气息。沪剧从最早的花鼓戏发展到今天,走过了200多年艰辛的历程,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评弹起源于苏州,兴盛于上海。早在明代苏州地区就有说书活动。上海开埠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人口日益膨胀,大批苏州人创业上海,一度上海出现“街头巷尾尽吴语”的情景,评弹随之而入。抗战爆发后,上海成为孤岛,经济出现畸形繁荣局面。在经济、文化等诸多条件的综合作用下,从苏州传入上海的评弹进入鼎盛时期,上海成为评弹活动的中心。上世纪30、40年代,上海的专业书场遍布城厢,数十家电台竞相开设空中书场,街头巷尾弦索叮咚、昼夜不辍。据1938年11月29日《申报》的统计,全市20多家电台,每天播放评弹节目达103档,每档40分钟,影响可见一斑。上海巨大的演出市场,吸引了江浙等地众多的评弹艺人。评弹演员进上海并在上海立足,成为衡量其艺术水准的标准。全国解放后,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等专业演出团体相继成立,集中了当时评弹界的精英,编演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把评弹艺术推向了新的境界。
 
  淮剧,又名江淮戏,起源于清代中叶苏北一带,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1906年,淮河洪水泛滥,大批苏北难民和淮戏艺人逃荒进入上海。为了生存,流落上海的淮戏艺人自由组合演唱卖艺,使得当时被称为“盐淮小戏”的淮剧从“路头戏”发展到“拉围子”,直至1916年上海第一家淮剧剧场“群乐戏院”诞生,淮剧迈出了从苏北农村的草根文化向城市剧场进军的第一步。上世纪20年代末,著名京剧演员高雪樵、赵松樵等先后参加淮剧班同台演出,从而有了“京淮不分家”、“一台淮戏半台京”之说,历史上称为“京夹淮”。
 
  在京剧等剧种的影响下,淮剧从剧目、表演艺术、音乐伴奏到舞台美术,逐渐步入全新的戏曲表演新境界,形成了既不同于北方剧种的阳刚,又不同于江南剧种的阴柔的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独特审美气质。新中国成立以后,淮剧焕发出全新的活力,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海派淮剧百余年的历史,见证了上海与苏北的不解情缘。海纳百川的上海滋润了淮剧,为淮剧的发展提供了舞台,淮剧也以它特有的审美气质为海派文化增光添彩。苏北人遗留在上海的淮剧成为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一段重要历史,被列为上海市级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海派戏曲的发展过程中,创作演出了一大批经典剧目,塑造了众多的戏曲人物形象,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戏曲流派,涌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在当前新的都市文化环境中,戏曲遇到了新的挑战。海上戏曲人直面市场经济和现代传媒的挑战,积极探索戏曲市场化的路子,力推新作新人,使海派戏曲进入新世纪后又有了新的发展。可以相信,只要海上戏曲人紧跟时代,勇于改革,开拓市场,贴近观众,海派戏曲定会走向新的辉煌。

最新热点

更多

百余件大球泥瓷珍品亮相长沙 与毛瓷同原料

因矿源稀缺有“泥黄金”之称的大球泥,矿石名为高岭土...[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400年“千眼”古石桥浮出 为“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

12月30日,江西九江,随着我国第一大淡水湖...[详细]

成都现“黄金新娘” 挂140万黄金出嫁重约5公斤

据台湾媒体报道,成都近日出现一位“黄金新...[详细]

“卖菜哥”爆红网络 业余时间写作写书法(图)

“卖菜哥”王佃恩多年坚持不懈练书法、从事...[详细]

北京晚霞形似“浴火凤凰”

12月23日傍晚,北京晚霞瑰丽。霞光和云朵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