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为何如此火爆
来源:
时间:2015-04-10 10:24:29
《战狼》为何如此火爆?根据业内或媒体专业人士的解释,首先是沾了红头文件的光,所以得到最多排片和部队包场;其次该片在三四线城市很受欢迎,吸引了大量小镇青年前来膜拜。
《战狼》为何如此火爆?根据业内或媒体专业人士的解释,首先是沾了红头文件的光,所以得到最多排片和部队包场;其次该片在三四线城市很受欢迎,吸引了大量小镇青年前来膜拜;最后是公映前的“EXO爆吧”事件使其获得了意料之外的关注度。归纳起来,就是这片的成功要么靠领导撑腰,要么靠屌丝捧场,要么靠三俗炒作,反正靠得不是口碑和品质。
最近几年爆冷成功的国产电影不在少数,如《战狼》一样遭到无理质疑的却是唯一一部,不禁让人疑惑——它到底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导致“专家”群起而贬之?
对电影市场“了如指掌”的权威人士
一切都要回到《战狼》上映之前,电影圈内从制作到宣发的从业者大多不看好该片的票房前景。至少从“纸上谈兵”的角度来看,权威们的判断不无道理:主旋律电影已经淡出市场多年,现代军事题材更有《歼十出击》、《目标战》等血淋淋的失败案例在前,再加上演员号召力十分有限,算你5000万吧,已经很给面儿了——现在我们知道,5000万差不多就是《战狼》一天的票房。
就这样,吴京和《战狼》一不小心就把权威的脸给打肿了,权威为了找补,才列举了文章(微博)开头那些不靠谱的理由,但他们就是不肯承认,《战狼》的成功首先是因为影片足够好看,其次——也许只是无意的——吴京和他的团队填补了电影圈的民族主义空白,吸引了一大批对国产电影嗤之以鼻,以往很少踏足影院的观众,他们可能是军迷,可能是兔粉,可能是自干五,可能是工业党,他们很多人真得从未听说EXO,却对影片中的所有武器装备如数家珍。这是一群看到武直10和96式坦克就会飙泪的人,大多数影视从业者很少接触,甚至不会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更习惯于假设去看电影的总是自己的同类,这大概是做出错误判断的最重要原因了。
《战狼》中的反派:外籍雇佣军
擅长预言某某绝对拍不出啥啥的影评人
影评人同样不爱《战狼》,但是呈现出来的状态要比圈内人“酷”得多,大多数人根本不屑于讨论这部影片。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抢购北京电影节上映的老电影门票,这才是高逼格行为,聊《战狼》太掉价了。但是少数知名影评人的寥寥数语却很有代表性,声称看《战狼》看得很“羞耻”,到底哪里羞耻了也不知道,看得旁人一头雾水。
既然不知道,我们也不管他。可以确定的是,《战狼》,或者说优秀的国产战争动作片冲击了很多影评人的狭隘文艺观。因为中国的影评人都是看着外国或港台经典成长起来的,尤其在所谓的类型片领域,内地影片才刚刚起锚,属于蹒跚学步的阶段。通过模仿和试错,我们已经能够制作比较上档次的古装大片、公路喜剧、爱情喜剧和青春怀旧电影,但这些要么一直是我们的优势,要么门槛低一些,容易山寨,而且各国都有。唯有在战争类动作片这一项上,多年来毫无建树,而这一类型可谓现代电影工业王冠上的一颗宝石,只有好莱坞拍得起,拍得好——美国自称第一,就没有其他国家敢当第二。但现在呢,凭空冒出这么一部所谓“土鳖”的战争片,即便被批“没法跟美国大片相比”,听起来也像是表扬呢,就好比有人说你唱歌比不上张学友,这算挖苦还是赞美呢?
这件事情对于影评人有什么影响?影响大了去!因为大家以前都或多或少说过“中国永远也不可能拍出这个”,或者“中国永远也不可能拍出那个”之类的话。但是《战狼》证明他们的预言是错误的,即便有点粗糙,但那股子生机勃勃的劲头着实可怕,就好像中国飞速升级的工业产品,谁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就在一夜之间铺满全世界。没错,《战狼》最可怕的就是它的速度,迅猛地完全超出了影评人的想象力,让他们哑口无言,只好装酷。
《战狼》挑战了圈内人和影评人的专业性,但还不至于扭曲他们的世界观。我们愿意相信,前者很快就会用“爱国青年的钱很好赚嘛”说服自己,把歼10,歼20,甚至辽宁舰等大杀器用在自己的电影里;后者虽然反射弧长了些,终究还是会扭扭捏捏地把“战狼”当做现象来研究。
唯有小清新,特别是小清新中的极端分子比较危险,因为他们所不认同的是《战狼》的价值观,简单说来就是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的价值观。据说部分院线人士曾建议片方把特种兵往胳膊上贴国旗袖标的镜头减掉,这可真是闻所未闻的“忠告”啊,不知道的还以为那是日本国旗呢。然而从最后的结果看,这位院线人士也不是全无道理,确实就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因为《战狼》过于浓烈的爱国情怀而产生逆反心理,像Drama Queen一样大喊大叫,比唐僧还要聒噪。
表面上,部分小清新的愤怒集中在这片没逻辑,没剧情,是现代版的“手撕鬼子”,是愤青们的春药。但是大家都知道,所有这些所谓的漏洞早就被数不清的美国大片洗白成了经典俗套,跟这一类型的电影较真情节上的可信度,与质疑美国登月是真是假的妄想狂差不多。这些人发自内心的真实愤怒,在于“阿Q也配姓赵了”,中国人也有资格谈爱国了,而且还是在一部主流商业片里,谈的那么旁若无人,那么理直气壮,就好像坐拥17个女友的男子谈恋爱一样自然。还反反复复说些什么“虽远必诛”,“专治不服”,说好的反思体制和国民性呢!《战狼》就这样让他们感到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
这种稀奇古怪的逻辑,找遍全世界都不会有第二个。也只有在中国,在一小部分人那里,爱国是需要附加一大堆前提条件的。当然了,国人普遍存在的自我矮化行为是历史的产物,本文不想讨论它的成因。但是,拘泥于意识形态而无法客观地评判一部电影,只知道发出近似于政治口号的控诉,这岂不是把一贯标榜自由、包容的小清新,变成了自己讨厌的那种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