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真是戏剧界的麒麟”

来源:
时间:2015-01-15 11:02:41

2015年1月适逢周信芳先生诞辰120周年。他七岁登台露演,十三四岁便以童伶成名。他一生与戏剧结缘,历经艰辛。


  2015年1月适逢周信芳先生诞辰120周年。他七岁登台露演,十三四岁便以童伶成名。他一生与戏剧结缘,历经艰辛。他演过600多个剧目,在舞台上创造了萧何、徐策、宋江、文天祥、寇准、海瑞等众多艺术形象,并以独具异彩的麒派艺术风靡全国。他不仅是海派京剧的一代宗师,而且为近代京剧创造辉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早在1951年,郭沫若就这样称颂周信芳:“您真是戏剧界的麒麟,五十年的艰苦奋斗,对戏剧事业卓著功勋”。让我们通过周信芳丰富曲折传奇人生中的几朵浪花、几个片断,来走近大师,认识大师。
 
  沈鸿鑫
 
  七岁的周信芳演得情状逼真,稚气可掬,十分动人。观众对他的聪明慧黠甚为赞赏,于是初登舞台,便一炮打响。
 
  七龄童一炮打响
 
  周信芳原籍是浙江慈溪(今宁波慈城)人,但出生在江苏淮阴。他的祖上曾是官宦人家,父亲周慰堂因迷恋京戏而下海从艺,唱旦角,取艺名金琴仙,母亲俞桂仙也是京戏艺人。周信芳从小就跟着父母随戏班在江湖漂泊,接触的尽是戏服、锣鼓、琴声,耳濡目染,使他和京戏特别亲近,厮熟。5岁这一年,周慰堂随戏班到杭州唱戏,他见儿子天资聪明,就让他拜在著名文武老生陈长兴门下练功学戏。开蒙戏是《黄金台》,接着教他《一捧雪》、《庆顶珠》等戏。不久,周信芳又师从前辈艺人王九龄的弟子王玉芳学老生。
 
  周信芳生性聪颖,又很勤奋,只一年多时间,就学会了好几出戏。他七岁那年,周慰堂仍在杭州演出,便想何不叫信芳也上台试试,周信芳也很乐意,于是周信芳就以“小童串”名义首次登台,那是在杭州拱宸桥的天仙茶园。周信芳因为虚岁七岁,周慰堂就给他取了个艺名:七龄童。第一出戏是《黄金台》,扮演戏中的娃娃生田法章。《黄金台》写周代故事,齐愍王宠信邹妃及太监伊立,伊立诬陷世子田法章对邹妃非礼。愍王大怒,派伊立擒斩。田法章出逃,得御史田单帮助而偷逃出关。周信芳演得情状逼真,稚气可掬,十分动人。观众对他的聪明慧黠甚为赞赏,于是初登舞台,便一炮打响。
 
  这一年著名做工老生小孟七(孟小冬的叔父)到杭州演出,演《铁莲花》,想物色一个娃娃生,找了好几个都不合意,后来选中了周信芳,由他饰演戏中的定生。戏中伯母马氏百般虐待定生,冬天剥去他的衣裳,叫他在风中扫雪,又将烧得火烫的碗令他捧奉。周信芳演得很真切,在“雪地奔滑”一场中,还顺溜地走了一个京剧中难度较大的动作“吊毛”,博得了满堂彩声。于是这位小童串的名声渐渐在西湖的六桥三竺传扬开来。
 
  前台管事报的艺名是“七灵童”,他误听作“麒麟童”了,因为北方话里的“七灵童”和上海话里的“麒麟童”,读音非常相近。就这样,王老先生把海报写出去了。
 
  从“七龄童”到“麒麟童”
 
  隔了一段时间,京剧名角王鸿寿来到杭州。王鸿寿艺名三麻子,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是徽班出身的南派京剧名家。他会戏很多,尤擅长关羽戏,人称“红生泰斗”。这次王鸿寿是来筹建蓉华班的,他悄悄地到戏园来看周信芳的戏,觉得他功底很好,气质不凡,于是就把周信芳吸收进了蓉华班。进班后,王鸿寿让周信芳与昆曲名旦周凤林合演《杀子报》,周凤林饰演徐氏,周信芳饰演稚子官保,王鸿寿自饰知县。稚子被害一场,周信芳演得声泪俱下,全场观众都被深深感动了。当时正值寒冬,稚子的服装很单薄,王鸿寿怕周信芳受冻,每当周信芳下场,他总要把自己穿的那件老羊皮短袄披在周信芳的身上,拥之入座,为其取暖。
 
  1906年,王鸿寿又吸收周信芳加入满春班到芜湖、汉口等地去演出。他破例地给周信芳开了每月60元的包银,并让他演唱正戏。他演《翠屏山》,虽然人小刀长,但也能舞得满台生风,观众连连鼓掌叫好。从这个时候起,周信芳算得是一个正式的角儿了。当时因为年龄已经超过七岁,故而艺名改成了“七灵童”。
 
  1907年,周信芳十二岁。他随戏班到上海丹桂第一台演出,那时用的艺名还是七灵童。唱打炮戏的头天晚上,前台照例要贴海报,戏园特地请了一位擅长书法的老先生来写海报。老先生姓王,是上海人。他在写海报时,把名字搞错了。前台管事报的艺名是“七灵童”,他误听作“麒麟童”了,因为北方话里的“七灵童”和上海话里的“麒麟童”,读音非常相近。就这样,王老先生把海报写出去了。当时后台都忙着准备开锣的事,谁也没有去注意这件事。那天周信芳的演出相当成功,第二天,《申报》和《时报》都刊出了“麒麟童昨夜在丹桂第一台演出”的消息。直到这时,班主才知道海报写错了名字,于是重新请人写了一张“七灵童”演出的海报,贴到戏园门口。可是在这天晚上开戏之前,戏园门口许多观众吵嚷起来,说我们是来看麒麟童的,可不是来看七灵童的,有的还要求退票。这样一来,班主只得将错就错,再次叫人把海报上的名字改成麒麟童。于是周信芳无意中得到了这个艺名。为此,周慰堂特地带了周信芳到那位写海报的王老先生家里,向王先生叩头致谢。从此,周信芳就正式改用麒麟童的艺名,后来麒麟童的名字果然红遍了大江南北。
 
  周信芳扮演的武松,演到追问何九叔时,用真刀往桌上戳去,两眼一瞪,手提何九叔,逼真的形象使同台的演员都惊住了。
 
  翻数百年之陈案
 
  1923年秋天,周信芳偶然见到一本叫《南国半月刊》的杂志,他发现这个刊物的主编正是著名的戏剧家田汉。周信芳久慕其大名,很想和他结识。于是,他就循着刊物封底所印的地址寻访而去。
 
  那时,田汉刚从日本回国寄居上海。他效学日本思想家川均与菊荣夫人的先例,与其夫人易漱瑜共同创办了《南国半月刊》。当时,田汉住在哈同路民厚北里四十号。周信芳找到那里,抬手敲门,来开门的是田汉的弟弟田洪。田汉听说周信芳来访,赶忙迎了出来,他们进到客厅,泡上茶,摆上点心,便随心所欲畅谈起来。田汉早在七年前途经上海时,看过麒麟童演出的《追韩信》。二人彼此仰慕已久,今日会面,一见如故。从此遂成莫逆,两人过从甚密,常在一起互相切磋。
 
  1927年12月,田汉的南国社在上海艺术大学的小剧场举行“鱼龙会”演出。我国汉代,有一种由人装扮成巨鱼和巨龙进行表演的假形舞蹈,叫做“鱼龙曼延”,是当时百戏中规模最大的节目之一。“鱼龙会”的出典即源于此。田汉说:“我们这些人是鱼,就请两条龙来。周信芳、欧阳予倩,他们是京剧名角。”“鱼龙会”从17日开始,到23日止,共演出7天。剧目有话剧 《苏州夜话》、《名优之死》等。第一天,演出欧阳予倩编写的六幕京剧《潘金莲》。这个戏大胆地把潘金莲作为一个叛逆的女性来描写。戏中,周信芳饰演武松,欧阳予倩饰潘金莲,高百岁饰西门庆,周五宝饰王婆,唐槐秋饰何九叔,唐叔明饰郓哥,顾梦鹤饰张大官人的家人。这是京剧演员与话剧演员同台演出的一次盛举。
 
  周信芳扮演的武松,演到追问何九叔时,用真刀往桌上戳去,两眼一瞪,手提何九叔,逼真的形象使同台的演员都惊住了。台下报以热烈的掌声。
 
  当武松举刀,欲割潘金莲之心时,潘金莲挺胸跪近武松,说:“二郎,这雪白的胸膛里,有一颗赤诚的心。这颗心已经给你多时了。你不要,我只好权且藏在这里。可怜我等着你多时了,你要割去吗?请你慢慢地割吧,让我多多地亲近你。”田汉看了《潘金莲》后,对周信芳、欧阳予倩说:“我听到那段最后的台词,我完全陶醉了。”那天,著名画家徐悲鸿也去看了。他看后欣然命笔写道:“翻数百年之陈案,揭美人之隐衷;入情入理,壮快淋漓,不愧杰作。”
 
  周信芳又拿出二十元钱给田汉,紧紧握着田汉的手,让他乘上自己的汽车,驶向日租界。田汉躲进日租界的一位朋友家里,得以安全脱险。
 
  用“麒派”演话剧
 
  1930年6月,南国社在上海六马路中央大戏院演出《卡门》,遭到国民党当局禁演。9月,南国社又遭查封,当局到处搜捕田汉。由于鲁迅先生及时警告,田汉从原住处日晖里暂时转移到平原坊一个前楼上,但刚刚安顿下来,金焰等人又来报警,叫他快走。田汉在电灯匠和木匠等工友们保护下,悄悄来到天蟾舞台后台找周信芳。这时周信芳、王芸芳等正准备上场演出,听到这情况,都很焦急,但剧场后台又无法藏人。急中生智,王芸芳忙把自己的一件哔叽长袍借给田汉换了装,周信芳又拿出二十元钱给田汉,紧紧握着田汉的手,让他乘上自己的汽车,驶向日租界。田汉躲进日租界的一位朋友家里,得以脱险。
 
  周信芳虽然是一位京戏艺人,但他与新文艺形态的话剧十分有缘,他不仅参加了著名话剧团体南国社,而且他还亲自登台,正式参加过话剧的演出。那是在1940年1月23日,孤岛上海的进步人士为了救济难民,联合举办了慈善义演。周信芳领导的移风社,也积极参与共事,并与一些文化界人士联合演出了话剧《雷雨》。演出地点是卡尔登戏院。周信芳扮演主角周朴园。其他演员大多为移风社演员,还有一部分则是文化界、电影界、新闻界人士。金素雯饰繁漪,桑弧饰周冲,胡梯维饰周萍,高百岁饰鲁大海,张慧聪饰四凤,马绮兰饰演鲁妈。导演是朱端钧。
 
  周信芳充分发挥了他演京剧时擅长做工的长处,以丰富的表情、神态刻画周朴园这一人物的复杂性格。第二幕,周朴园与侍萍会面一场,周朴园开始不知在他面前的就是侍萍,因此向她打听当年侍萍跳河的情况,表现他对往事的眷恋。这位并不相识的老妈子十分熟悉当年的事情,使他心生疑虑与警觉,他几次突然问侍萍:“你—你贵姓?”“你姓什么?”“你是谁?”周信芳处理得很有层次。最后一幕,周朴园叫周萍来认生母:“萍儿,你过来。你的生母并没有死,她还在世上。”周萍半狂地说:“不是她!爸,不是她!”周朴园暴怒地说:“跪下,认她!这是你的生母!”这里周信芳以他特殊的“麒派”嗓音念出这些话剧台词,更加强了剧情的紧张空气和艺术感染力。
 
  此时,宋士杰面对顾读,伸出三个指头,镜头推成特写,使舞台上极其精彩的一幕在观众的视觉上留下了强烈和突出的印象。
 
  银幕留下绝版珍品
 
  新中国成立后,周信芳的艺术更加炉火纯青。1956年2月,周信芳把整理加工好的《宋士杰》拍摄成戏曲艺术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应云卫、刘琼导演,黄绍芬摄影。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周信芳首次拍摄的影片。
 
  他对导演说:“舞台演出照舞台的样子做,拍电影就得按电影的样子做,你尽管提出要求来。”另外,他又积极帮助导演和拍摄人员深入地了解戏曲表演的特点,抓准表演中的精彩部分,充分运用电影的长处来展现出京剧舞台上的风采。比如他告诉他们,宋士杰进公堂时,他抓帽子的那个动作有戏,于是镜头拍他的上半身。宋士杰抓完帽子,动作转到腿上了,镜头就改成了全景。关于宋士杰在公堂上对顾读的一大段辩词,周信芳说:“这一段在表演上要求一气呵成,情绪逐渐高涨,如同奔流倾泻,而观众最注意的,则是宋士杰的面部表情。”于是导演作了相应的处理,随着宋士杰情绪逐渐激越,镜头也逐渐推近。当顾读反诬宋士杰:“听你之言,莫非你受了贿了?”宋士杰语含讥刺地说:“受贿?受贿不多,三百两!”此时,宋士杰面对顾读,伸出三个指头,镜头推成特写,使舞台上极其精彩的一幕在观众的视觉上留下了强烈和突出的印象。
 
  一般演员拍电影,总喜欢让导演给自己多拍些正面的镜头,多拍些近景、特写,要是给他拍个七分脸,八分脸,往往不大高兴,要是给他拍背影,那更有意见了。可是周信芳却不然。有一次,导演按分镜头剧本,打算给周信芳拍个正面的镜头,周信芳不同意,他说:“从戏来看,这里主要的戏不在我身上,我应当拍个背影比较合适。”
 
  1961年下半年,文化部和全国文联又决定为周信芳拍摄一部彩色影片 《周信芳的舞台艺术》。影片《宋士杰》、《周信芳的舞台艺术》用电影手段记录下了大师的精彩表演和舞台形象,尽现出麒派艺术的特异风采,为世人留下了一份绝版珍品。(来源:解放日报)

最新热点

更多

朱熹唯一传世长卷《游云谷诗》展出

昨日,一幅长逾12米的书法长卷被安放进展柜,万历艺术...[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低调奢华的隐秘仙境:文莱

眼前已分不出自己在哪个东南亚国家土地上游...[详细]

400年“千眼”古石桥浮出 为“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

12月30日,江西九江,随着我国第一大淡水湖...[详细]

成都现“黄金新娘” 挂140万黄金出嫁重约5公斤

据台湾媒体报道,成都近日出现一位“黄金新...[详细]

“卖菜哥”爆红网络 业余时间写作写书法(图)

“卖菜哥”王佃恩多年坚持不懈练书法、从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