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网络时代的粉丝订制话剧
来源:
时间:2015-01-16 09:11:39
今年7月和8月,由上海锦辉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打造的话剧《盗墓笔记2》,在上海人民大舞台连演45场,场场爆满。
《盗墓笔记》:一部商业戏剧的奇迹
记者 高艳鸽
上海人民大舞台总经理张耀明亲历了话剧《盗墓笔记2》在这个暑期的火爆。他上班时间比较早,每天很早办公室电话就响了,都是从外地打过来咨询话剧票的。那些小女孩问,什么时候会有票?有什么价位的票?张耀明发现这些《盗墓笔记》的粉丝消费能力很高,他们直接会说:“我要最好的票,你们1080元价位的票还有吗?”有很多外地的观众是直接从机场赶来看戏的,提着拉杆箱进剧院,开演前都在存包处先存上。
今年7月和8月,由上海锦辉艺术传播有限公司打造的话剧《盗墓笔记2》,在上海人民大舞台连演45场,场场爆满。去年《盗墓笔记1》已经创造了奇迹,不但在上海人民大舞台上演时场场爆满,而且奔赴全国十几个城市巡演,共演77场,以300万元的投资收获了3500万元左右的票房。小说《盗墓笔记》的粉丝们用热情撑起了话剧版的票房。
突破
话剧《盗墓笔记》的导演刘方祺介绍,起初有将小说搬上舞台的想法时,其实是受到非常多的质疑的,因为它看起来从题材到类型都不那么适合用舞台剧的形式呈现。但这个年轻的团队还是决定把它做出来。
原因是他们想在舞台上寻求一些突破。“我们的舞台上需要一些有别于传统的作品,我们想做魔幻、冒险题材,于是想到了《盗墓笔记》。”刘方祺说。大环境也给了他们信心。“北京和上海的话剧市场,每隔几年就会有新的题材和类型出现,比如悬疑剧。再如上海的《鹿鼎记》和《武林外传》这类比较搞笑的作品,当年推出时,作为新的话剧题材,在市场上有比较大的反响,观众很喜欢。”
同时,锦辉传播也想为年轻观众做话剧。“现在的话剧观众群,年龄在25岁到45岁之间,但其实有更年轻的观众,‘90后’‘95后’这些25岁以下的观众,他们也有走进剧场的渴望,有了解这个艺术形式的渴望,但我们的市面上很少有这样的作品能让他们走进剧场,去感受观众与演员之间的那种交流。”刘方祺说,“当时我们就想,也许这部作品能够让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剧场。”
在将小说改编成话剧的过程中,主创团队设想过多种方式,最终他们决定选择用一种相对突破的方式来呈现这部情节庞杂的小说。“用一种更加忠实于原著的新模式,做成系列剧,一部戏只表现部分情节,类似于《哈利·波特》《指环王》这样的电影改编。这种系列作品的呈现,在中国的话剧舞台上还从未被尝试过。”刘方祺表示。
主创团队自己也形容话剧版“比较特殊”。刘方祺说:“在改编长篇小说时通常会浓缩情节以强调人物命运和矛盾冲突,但《盗墓笔记》在改编上,是严格按照原著来呈现的。比如原著的第一部里有两个故事,我们就分别排了《盗墓笔记1》和《盗墓笔记2》,将原故事完整呈现,几乎没有删减和浓缩。”
年轻观众
话剧《盗墓笔记》意在为年轻观众打造一个奇幻的世界,传统的舞台呈现方式对这部戏来说可能达不到效果,所以本剧运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技术手段。“把平时不太在舞台剧里用的手段都用上了,整个视觉呈现还是比较有亮点的,也是年轻观众比较愿意接受的。”刘方祺表示。
因为受众明确,针对年轻观众,话剧《盗墓笔记》在营销方式上也做了很多创新。演出一开始,锦辉传播就开通官方微博、微信,跟年轻人在网络平台上轻松沟通,聚集了大量粉丝。通过这样的平台主创跟观众也拉近了距离。其间锦辉传播还举行了《盗墓笔记》篮球赛,吸引了很多粉丝来看。
本剧同时还开创了独特的巡演模式。他们和网站合作,在多个城市发起投票,哪个城市的观众希望《盗墓笔记》去演出就进行投票,只有投票达到一定数量,他们才会去演。
臧雍娥是小说《盗墓笔记》的粉丝,看了话剧版后,现在也成了话剧《盗墓笔记》的粉丝。正是因为看这个话剧,她走进了此前很少接触的剧场。“我们从小到现在,进剧场看戏的次数很少。在看了《盗墓笔记》后,我们进剧场的次数会越来越多。这其中这个话剧起了很大的作用。”
进剧场看《盗墓笔记》时,她的观看体验是开心、快乐,但她也希望如果继续看更多的话剧,在这些体验之外,“它们能够给我的生活再带来一点什么”。“主创们要考虑怎么引导我们这种粉丝继续看话剧。”她说,“不要觉得粉丝都是很肤浅的,沉淀下来后,我们也会成长。”她坦言,未来当《盗墓笔记》的电影版和电视剧版都出来后,“我会做各种比较,如果话剧版不能继续吸引我的话,我可能会选择放弃”。
对于话剧中的多媒体技术,臧雍娥也有自己的看法。“多媒体的大量运用是《盗墓笔记》的创新,但既然是话剧,剧情内容应该是最重要的,多媒体是锦上添花,但是不能喧宾夺主。”
商业戏剧
“我们是一个商业戏剧制作机构。”锦辉传播董事长、话剧《盗墓笔记》出品人孙徐春一直强调。“我们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就是通过戏剧产品的生产,取得更多的商业价值。不赚钱的戏我们不做,因为做起来非常难。”所以锦辉传播要考虑的,是怎么把一部戏做成一件产品,怎么获得更大的商业价值,怎么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观演关系,没有这个关系,戏剧是不成立的。”
在孙徐春看来,戏剧生态是多元化的,特别是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需要多元化的戏剧生态,而锦辉传播是戏剧生态中商业戏剧的一个分支。他觉得当下最重要的问题是创新,而锦辉传播这个平台上的年轻人有激情,有创新精神。对于戏剧的未来,他很看好。“剧场会越来越多,老百姓越来越有钱,戏剧教育将会得到普及,作为内容制造机构我们肯定是前途宽广的。”但是好的市场环境也会引来更多的制作机构和热钱,竞争也会更加激烈。“未来的5年,锦辉怎么在好的戏剧市场中取得我们的份额、成为商业戏剧的品牌楚翘?我们肯定会做更多的研究来研发产品、激励人才。”
年轻一代的文化消费不能视而不见
——从话剧《盗墓笔记》火了谈起
□ 沈伟民(上海戏剧家协会秘书长)
2014年的申城夏季,远没有人们事先担心的如去年一样的高温天气持续不断,上海锦辉文化传播公司打造的多媒体舞台剧《盗墓笔记2》在毗邻外滩的人民大舞台首演45场一票难求,倒是给今夏带来了另一股热浪。《盗墓笔记》每场演出场内时不时发出尖叫、笑声,每晚演出结束后“稻米”(《盗墓笔记》的粉丝)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急迫地等候着尚不太知晓的演员过来签名合影,此番情景用“火爆”形容当不为过。
据悉,锦辉传播去年推出的《盗墓笔记1》,演出时长2小时15分,成本投入300多万元,全国巡演77场,观众逾10万,票房3500万元;《盗墓笔记2》,演出时长2小时30分,成本投入800万元左右,首轮45场,票房2000万元。再分析一下观剧者的年龄,均在20至25岁左右,一派青春气息,其中95%是第一次进剧场,是通过追寻“盗墓人”的足迹来体验舞台剧的;因观看《盗墓笔记1》而继续跟进观看《盗墓笔记2》的达90%。舞台剧《盗墓笔记》给申城的业界带来了不小的震动,这是随着“粉丝小说”和“粉丝电影”相继走进大众、特别是年轻一代日常文化消费生活后的必然结果。不管承认还是不承认,不管怎样看待,它的的确确来到了我们的面前。这一现象的生发远不是非此即彼那么简单,背后蕴藏着种种值得探究的话题。对此,不能视而不见。
舞台剧《盗墓笔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话剧,而是借助技术的力量,利用剧场这一空间,来对流行网络小说的一次立体再阅读,是“稻米”们痴迷小说在舞台上的延续,就如我们常常见到的“发烧友”。据说,台上的演员都是根据小说中人物形象来选择的,“稻米”们认为,这就是小说中的形象。至于剧情的发展,因“稻米”对小说烂熟,故无需多加思索,舞台上多媒体种种,加上演员不很复杂的对话交流和形体张弛,很是满足了“稻米”重温小说的欲望。不过,这种重温是立体的,身临其境般的。从舞台剧观赏角度,只能算是一种“浅欣赏”,对于话剧具有更高层面需求的观众来说,是大大地不满足的。可对一家民营文化公司来说,这样的选择是可以理解的。它的意义在于活跃了我们的演出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又把不少从未进入过剧场的青年观众相聚在剧场这样一个空间。
由此可见,网络小说也可成为舞台剧选题上的一个点,这个点选得好,可能就会较好解决当下各个艺术生产、制作单位共同关切的问题——演出市场。确实,我们再也不能无视网络的存在。网络的存在,必有其人群支撑,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需要外,对网络所提供的产品,网络人群也正各取所需,网络小说可算是一种重要的产品。近两年,除锦辉公司外,沪上有些艺术生产单位也关注到了这一点,并正积极尝试。如,上海越剧院创作演出的越剧《甄嬛》,同样改编于网络小说,也引来了很多小说粉丝首次走进剧场体验越剧演出。它同时也给年轻的演员带来了很好的舞台实践机会。从已经演出的情况看,反响不错,票房也不俗。还有沪上现代人剧社准备将蔡骏的畅销悬疑小说《荒村公寓》变身为悬疑海派京剧,做成给“80后”、“90后”看的“京剧专卖店”。
当然,在选择题材这一点上,迎合还是引导,艺术生产责任主体将起关键作用。
舞台剧《盗墓笔记》的火爆,使锦辉公司也大大火了一把。在2014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五周年壹戏剧荣誉大赏中,锦辉总经理孙徐春被授予“杰出制作人”称号。当然,希望锦辉公司在看到这一现象后,不要仅仅满足于“盗墓剧”本身。这就要引出第三个话题。
通过资本积累,打造公司的品牌,通过锦辉制作,吸引住首次进入剧场的年轻观众,提升他们的观剧品位,寻求更高端的精神需求和观众审美。据观察,锦辉作为上海的一家民营文化公司,通过近四年的努力,在商业剧的制作上有了一些可贵的实践经验,也吸引了一批年轻观众。期待锦辉在此基础上,通过锦辉制作,来巩固已有“锦丝”,让首次进入剧场的“稻米”能不因“盗墓”却同样能走进剧场,观赏戏剧,特别是一些经典性的作品。据说锦辉也有追求原创、追求艺术创作上的精品呈现这一戏剧情怀。也不希望他们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在“票房第一”的追求中,艺术审美价值可能下滑,人文精神也随之稀薄乃至流失。
戏剧,它总有一份责任担当。这种担当,有的沉重,给人思考回味;有的轻松,活泼而富有情趣。总之是积极、健康、向善、向美。这种责任,具体就体现在一个个艺术产品中,是潜移默化的。锦辉制作,作为艺术生产的主体之一,同样担当着这样的责任。
那么多观众走进剧场,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
□ 喻荣军(青年编剧,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副总经理)
我在剧场里看《盗墓笔记》时,坐在我旁边的都是非常年轻的观众。当时我非常开心,那么多观众走进剧场,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从2000年到现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做了无数的事情就是为了让观众走进剧场。
《盗墓笔记》首先让我感到很兴奋的,是超出这个话剧本身的东西。那么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他们看多了,必然有更高的要求。他们走进剧场以后,慢慢会明白更多,会有很多提升,到后来就会说,你们应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东西。
第二点,《盗墓笔记》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是粉丝经济。现在大家谈的较多的是互联网思维,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粉丝给我们带来什么?电影《小时代》《后会无期》都是满足于粉丝娱乐的作品。《盗墓笔记》的观众看戏时非常开心,他们喜欢,目的就达到了。这部戏忠实于原著是非常好的想法,一切为粉丝服务,这也是好的想法。很久以来,上话做戏也是为观众服务的。
当我看《盗墓笔记》这个团队时,觉得自己很老了。因为这个团队真的很年轻。戏剧确实需要很多年轻人来参与,现在观众分流了,我们做戏,不同的剧团、剧院,定位和目标也不一样。观众的分流会给我们以后做戏提供一个参考,做什么样的戏给什么样的人看。我们要给不同的观众做不同的“菜”。锦辉有锦辉的定位,话剧中心有话剧中心的定位,每个剧目都有每个剧目的定位。
上海市场很大,远远没有开发出来。我们应该有更多的人一块来开发市场,让更多的人走进剧场。有那么多的人在做话剧,不管做得好坏,但只要做了,让观众和做戏的人之间互动起来,这都非常珍贵。
一个戏不考虑跟观众的关系是不行的
□ 荣广润(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盗墓笔记》这个戏的题材选择、前期策划和艺术表达,都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这些经验做法都值得每一个戏剧人来考虑:我们的作品跟观众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戏真的要得到观众的认可,收获观众的热烈反应,不考虑这个是不行的。这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也是这个戏提供给我们非常重要的经验。《盗墓笔记》这个题材,对它的观众来说有很大的亲和力。我们的很多话剧作品,选择的题材是不是观众想了解或者关注的东西?有时候不是的。观众想的是一套,创作者自己想的是另一套。
《盗墓笔记》这个戏做得好的地方在哪里?我认为是它的多媒体。在舞台上,有时候多媒体搅戏,有时候多媒体是跟戏剧有一点冲突的。但这个戏里的多媒体,虽然我并不认为达到3D效果了,但至少有3D的样子,而且跟戏剧的气氛、表演结合得也很好,能看出来是动了很多脑筋的。
为细分市场的特别订制
□ 杨 勇(上海现代戏剧谷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盗墓笔记》应该是话剧类型多元化的一次突破。我们现在讲到粉丝,讲到粉丝经济,觉得好像要加个引号。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可逆转、不可回避的市场潮流。就是说,未来可能会有很多类型的话剧出现。不管说它是粉丝话剧也好,还是多媒体话剧也好,最起码这个话剧是为特定的消费人群订制的。所以如果从商业角度来讲,把这一块儿细分的市场,把这些《盗墓笔记》的粉丝,紧紧地抓住,我觉得这也是话剧《盗墓笔记》的成功。
从上海新生代话剧原创力量来看的话,我觉得这也是一次突破。上海话剧市场的繁荣程度还不错。但其实原创力,加上它的以导演、编剧为核心的主创力量相对薄弱一些。通过这样的作品,锦辉力推这些年轻人,把上海新生代的一些创作力量做了一次集中展示。
锦辉团队在商业戏剧上这五年来发展非常快,已经毫无疑问成为上海的一个品牌。他们通过五年快速的发展,抓到了一些商业的技巧,这对快速拓展市场、占领市场,有很大的帮助。但未来五年怎么做?这是整个团队需要思考的。
目前在上海范围内,对民营戏剧机构,我们俗话说:有政策,就给一点政策,没有政策给一点资金,没有资金,就给一点肯定。所以,从我的角度,我想给予锦辉传播和《盗墓笔记》充分的肯定。因为它的观众、它的票房、它的市场是很好的佐证。
它的人物、情节带有强烈的网络特性
张文军(《上海戏剧》杂志社副主编)
有媒体说《盗墓笔记》是一个粉丝戏剧,但是我觉得这个定位还是不够准确,它只是一个营销手段而已,好比我们今天谈郭敬明的《小时代》和韩寒的《后会无期》是粉丝电影。但是我们不要忘记,粉丝进了电影院以后,是完全被电影吸引住的。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是粉丝效应,但应该承认这些电影从表现的形式和特性来说,是完全吸引住观众的。话剧《盗墓笔记》也如此。我觉得《盗墓笔记》更准确地说是一部走向网络时代的戏剧。按以往的戏剧理论,很难精确地去评价这部戏,这也是这部戏的特性。
电影《小时代》出来后,有人给部分电影导演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叫“网生代”,认为韩寒、郭敬明,都是具有网络时代特性的导演。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电影抓住了当代青年观众的欣赏习惯。
回过头来说《盗墓笔记》,我觉得它的人物关系、情节发展,包括现场表现的某些片断带有强烈的网络特性,比如说碎片化,虽然人物不停地在说话,但性格跟我们以往戏剧的人物形象相比显得单薄。但我想《盗墓笔记》跟其他的很多话剧是不一样的,当我看到三叔出来,台下一片欢呼声时,我觉得观众已经不苛求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了。
一个戏,除了情节、视觉效果以外,还要给观众一些什么东西?好比好莱坞电影,永远是美国价值观的体现。话剧《盗墓笔记》究竟给人什么样的价值观?小说还是提供了一些东西的,包括兄弟之间的友情,包括人在面临诱惑时的复杂性。那话剧版传达了什么价值观?剧组将来可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记者高艳鸽根据日前由上海剧协主办的“从剧场火爆看当今观演关系”研讨会上的专家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