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一座城市的观剧传统
来源:
时间:2015-03-12 11:17:11
8月4日晚,可以容纳一千多人的天津大礼堂座无虚席,戏剧展的开幕大戏《乌盆记》在这里上演。
在2013年那个火热的8月,天津首届“西岸·马三立城市舞台戏剧展”在这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开幕,在戏剧展宣传纪念刊的首页,赫然印着“戏剧展,体现一座城市的魅力”。8月4日晚,可以容纳一千多人的天津大礼堂座无虚席,戏剧展的开幕大戏《乌盆记》在这里上演。
相声泰斗马三立的长子、相声艺术大师马志明登台亮相,除了和老搭档黄族民的两段经典相声,他和当今京剧界的“梨园小冬皇”王佩瑜、裘派花脸名家邓沐玮联袂出演的京剧《乌盆记》引发了笑声和叫好一片,而在这场特殊的演出里,93岁的评书大师刘立福也挎刀助阵,说了一段《乌盆记》的评书。
这个4年前曾轰动天津乃至国内戏剧界的演出,其导演是一个80后的年轻人马千。而4年后,马千成为了这个规模宏大的戏剧展的策展人。戏剧展的主办名单上,罗列了包括天津市委宣传部在内的一长串政府单位,而事实上,这个戏剧展的最初想法和剧目选择,都来自于马千的主意。
在这个盛夏,共将有10部年度经典剧目在天津上演,除了《乌盆记》,孟京辉的《活着》、赖声川“表坊”的《弹琴说爱》、田沁鑫的《四世同堂》、陈佩斯的《阳台》、郭宝昌的《大宅门》等大制作剧目都将先后登台,黄渤、袁泉、金士杰、卜学亮、刘威、朱媛媛、斯琴高娃、刘佩琦、雷恪生等各路明星也都会云集天津。
戏剧展为期一月,这是天津戏剧舞台难得的热闹场景。天津自古就是个“戏窝子”,而马千的理想之一,就是复兴天津这座城市的观剧传统,让天津重新成为中国戏剧的大码头。
一个乌托邦理想引发的戏剧展
马千是1980年生人,他的正经工作是电视台编导,但因为兴趣,这些年也参与了不少戏剧演出的编导策划。而融合了相声、评书、京剧的实验剧《乌盆记》就因为戏剧概念的独特,成为他轰动一时的作品。这两年,马千身边戏剧圈的朋友越来越多,今年年初,马千去了趟英国,在这个戏剧传统深厚的国度呆了半年,马千有了一个强烈的念头:“为什么我们天津就不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戏剧展?” “其实我最早的私心是,能不能我看戏别老往北京、上海、广州跑,我能不能在天津也看上好戏。后来就发展成,能不能让我们天津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看到好戏呢?”马千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天津华谊东方文化公司的总经理薛乃夫,没想到对方大感兴趣,于是筹款、找戏,只不过短短半年,一个戏剧展就这样凭空地从无到有,最后变成了如今10台大戏明星云集的盛会。
戏剧展获得了天津政府的支持,但更多的经费还是薛乃夫的公司自掏腰包。但是,凭借马千在戏剧圈的人脉,首届戏剧展显得十分体面。被邀的10台剧目几乎都是近几年两岸最有影响力的新创作品,艺术质量颇为靠谱。而导演和演员阵容也几乎是国内戏剧界的顶尖阵容。
戏剧展还请来了天津的三位文化名人担任艺术顾问。对于被命名为“马三立城市舞台戏剧展”,马千说,马三立是天津的文化名片,马三立作为舞台艺术大师,代表着天津“豁达”与“幽默”的城市气质。而且马三立一生遵循“立德、立功、立言”的“三立精神”,也同样应该指导舞台艺术的发展。
作为戏剧展的艺术顾问,马志明对此也表示,“我原本也犹豫,用我父亲的名字命名合适不合适,后来琢磨通了,相声、京剧、话剧等等艺术门类都是以舞台表演服务观众,演到一定境界,对舞台的理解都是相通的。父亲一辈子在天津说相声,马氏相声120多年见证了天津城市的变化。马家对戏不生分,我父亲生前总与戏剧演员打交道,还演过戏,我早年也学过京剧,这回还上台表演过过戏瘾。有天津这块戏剧土壤,有观众,这是艺人最幸福的事。”与此同时,马三立的长孙, 马志明的儿子马六甲也以戏剧展推广人的身份参与了这次活动,他通过微博等多种方式介绍每一部剧作,挖掘台前幕后故事。
戏剧展规模挺大,但形式朴素,除了演出就是演出,甚至连开幕式也没有。马千也不愿意冠之以“戏剧节”的名号,“我参加过各种大大小小的戏剧节,各种庆典、颁奖常会有一种圈内人自娱自乐过节的感觉。其实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种心理感受,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非在中国浩如烟海般的戏剧节中再做一个戏剧节了。而戏剧展,就是希望观众有一种参与感,大家来看戏看展,剧组带戏来参展,就挺好。”
第一届戏剧展也不乏遗憾,马千感慨,“票价还是贵了些。(每场演出票价不等,《乌盆记》最贵票价580元)”但一个由天津市政府主导的“城市舞台戏剧基金会”已经在酝酿之中。马千希望,能够通过两三年的努力,降低票价,让更多天津人进剧场看戏。
打造中国戏剧的天津码头
马千从6岁开始就生活在天津,对这座城市有很深的感情。在他看来,近代百年,天津就是一座“有戏”的城市,天津这么多戏剧名人,更是深刻地影响过中国戏剧的进程。
“天津一直就是洋文化和土文化交织的城市,戏剧同样如此,你看天津有这么多民间曲艺,相声、评话,但天津也是中国最早出现西方职业剧团演出的城市。1888年4月,英国的汉弥尔顿剧团便登上了天津英国俱乐部兰心戏剧院的舞台,在此之前,英租界的侨民就已经开始组织业余剧团了。”
1914年,在张伯苓(教育家)的倡导下,学生演剧团体“南开新剧团”就从思想意识上对新剧进行大胆变革。在张伯苓的胞弟张彭春指导下,“南开新剧团”编演了《一元钱》《新村正》等新剧,南开学校被誉为“中国北方话剧之摇篮”。而曹禺便是“南开新剧团”的骨干演员,并从南开的舞台走上了话剧创作的道路。
而在戏曲界,天津更是一直以来都是和北京、上海鼎足而立的重要码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京剧演员必须要过天津观众这一关,才敢称之为“角儿”。梅兰芳、马连良等大家都将天津当做他们的重要市场。当时全中国规模最大、设备最新的剧场——中国大戏院就在天津。
马千的想法是,通过一流的演出来培育市场,让来天津演出的剧团和戏剧人感受到天津观众独具一格的欣赏方式,这样才能让天津成为戏剧人都想来演出的码头,天津观众才能在家门口不断地欣赏好戏。“天津是一个需要戏剧的城市,但是观剧的传统在今天确实因为各种原因陷入了窘境。天津老百姓需要一个平台看戏,这个平台需要慢慢建立。”
除了恢复天津这个“戏窝子”,也要重新打造这个“大码头”。马千说,“戏曲界有句老话,北京学艺,天津唱红,上海赚钱。我觉得这就特别值得今天的我们去重新发现和思考,天津是一个能把无名小卒捧红的城市。我也特别希望我们的戏剧展今后能够成为这样一个平台,在我们的土壤中捧出一两部名不见经传的好剧来。一部戏在天津火了之后还能到全国继续火,我觉得都是有可能的。”
第一届戏剧展大多都是名家大制作,但也不乏《弹琴说爱》这样的小制作、无明星作品。不过也有遗憾,曾经想请《蒋公的面子》,组委会当时因为觉得不够大牌而没有同意。为此,明年,马千想多找些这样的新人新作,还想请来更多爱丁堡艺穗节上的作品,让天津观众看一看,外国人是怎样做戏,怎样推出新人的。(作者:潘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