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苗洁说戏曲动作
来源:
时间:2015-04-24 11:56:03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传统戏曲一直在“衰退”,如果想重新赢得市场,赢得观众,就要根据人们的欣赏眼光以及时代的发展,赋予它新的内容。
苗洁(国家一级演员、首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获得者、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系主任)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传统戏曲一直在“衰退”,如果想重新赢得市场,赢得观众,就要根据人们的欣赏眼光以及时代的发展,赋予它新的内容。拿戏曲表演程式来说,前几年视它为“死板”“落后”“僵化”的公式,认为程式化是制约戏曲发展的。但是,戏曲就是一种以程式化的艺术传达方式,反映现实生活的,否定程式化也就是否定戏曲。所以,如何在戏曲程式化上创新以及凭借它如何拉近演员和观众的感情,是戏曲重振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4月23日,山西大学图书馆和商务印书馆太原分馆,共同邀请国家一级演员苗洁做了《品读传统之美—中国戏曲程式化动作魅力》讲座。
戏曲表演程式化来源于生活一定装得要“像”
观察看过不少传统的戏曲,发现很多戏曲动作比较雷同,比如,大家闺秀“赏花”,都是一路走着小碎步,心花怒放,飘然而至,眼珠四下转动,充满惊喜,看见蝴蝶飞过,双手轻轻去“扑”等,动作非常漂亮,常常引得观众叫好。
苗洁:戏曲本身来源于生活,所以戏里的动作就是不断重复日常生活中的动作。一天不知要开多少次门、走多少步路,洗多少次手等,可自己不觉得麻烦,演戏也是这个道理。
比如“开门”“关门”。我国传统建筑中的门有特定的格式,呈现到舞台上必须用动作表现,虚拟的门槛要迈、虚拟的门要关好,这些都得让观众看懂。同样,“上船”时担心、害怕的颤抖,“下楼”时小心翼翼的迈步等动作都可以找到生活原型。舞台上虽然没有船、楼梯等实物,但要求演员不用任何道具、物品,必须做出完整的动作,一定“装”得要像。
年龄大的观众都喜欢传统戏曲,上世纪80年代前后,剧场常常爆场,就是由于精彩的表演程式动作贯穿了戏的始终。
“云手”“兰花指”等优美动作倾倒无数戏迷
观察戏曲表演程式化很接地气,和现实生活分不开,连一草一木、一石一鸟等程式化动作,都能找出生活原型。
苗洁:戏曲程式动作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很丰富的想象力,模仿的动物和植物形态十分逼真。戏曲表演借鉴“鸟飞”“鱼游”“兔跃”“马奔腾”等动作,产生了程式动作中的舞蹈动作,如“鹰展翅”“金鸡独立”“乌龙绞柱”“卧鱼”“蛇摆尾”“虎跳”“鹞子翻身”等。
模仿植物形态的有“兰花指”“蓓蕾指”“荷叶指”等。说说“兰花指”,兰是指春兰,是春天开花较早的一种香草,古人对兰草情有独钟,常把美好与兰草联系起来,戏曲行当中旦角演员的参差形手指,形同兰草枝叶,被喻为“兰花指”,这是形容古代女子玉手秀美如兰花的蕴意;“蓓蕾指”是将大拇指搭在食指的中节,中指、无名指、小指向内弯曲,形似花蕾含苞欲放之态,在戏曲舞台上多用于天真活泼、可爱、未成熟的小姑娘;“荷叶指”是将大拇指向里用力,其余四指并拢,指稍微离,形似荷叶一般。
还有表现自然生态的动作,比如“云手”,天空行云变化多端,随风流动、迅速而轻飘,这种美都要演员用手臂做得像行云一样流畅,所以管这个程式动作叫“云手”。常见的还有“山膀”的表演动作,将身体双臂伸开,与头部形成像山峰或像“山”字一样。这些都是戏曲前辈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碰撞,曾经倾倒了无数戏迷。
无论是模仿生活,还是模仿自然界的万物,一旦将模仿的形态、动作搬上舞台,就成为戏曲演员身段和戏曲表演的程式,一切都将以舞蹈化的形式出现,成为戏曲舞台塑造人物、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僵尸等绝活、技巧特技舞蹈动作有魅力
观察戏曲艺术程式化以后,意味着演员浑身都是“戏”,从外在的形体动作到内心的情绪表达,都比生活中的表现夸张、有味道。
苗洁:简单说,传统戏曲的舞台内容都是艺术程式化的组成部分,包括形体动作和情绪表达。
举个“僵尸”特技的例子。“僵尸”这个动作要求人体笔直向后平展地倒在地上,用以表现剧中人物受重伤或突然受刺激后的瞬间晕厥或死去。做好这个动作,在技巧上难度较大,具体要求也很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体育、体操和杂技的技巧也出现在戏曲舞台上,其动作干净、利落,《战冀州》中马超表演的几次晕厥,用了转体的“540度、360度、720度”僵尸绝技,而且非常漂亮,这就需要表演者具备深厚的功底和反复练习才能完成。所以,戏曲中的绝活、技巧等数以百计的特技舞蹈,都具有不同程式化的高难度和舞蹈性,这是戏曲特有的、让观众为之痴迷的、倾倒的、独特的魅力。
用情绪表现人物心理,揉胸、搓手等动作展现人物焦急、不安、气愤、思索的复杂心情。《回宫》中,赵云因刘备过江招亲,无意返汉,用揉肚子来突出内心的焦急。《断桥》中,白娘子戳许仙的额头,许仙闪,白娘子急扶,这一戳一扶,把无限的恩爱、抱怨和复杂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戏曲程式不但要继承,更要创新
观察老一辈戏曲表演艺术家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程式和精湛的表演技巧,这些都得以让后起之秀传承。但戏曲要发展,就不能一味地循规蹈矩,脱离时代,只有创新发展才会焕发生机。
苗洁:记得川剧艺术家周慕莲先生在论程式的一本书中有句名言,“死学活用”,“死学”是指继承而言,也就是说要学得扎实,学得规矩,要遵守成法,否则,无法会乱章。“活用”是指发展的过程,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融会贯通,再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特长,时代的要求,对程式灵活的运用,结合剧情、人物内心、感情的变化,加以变化、发展、改革、创新。
创新是戏曲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例如晋剧现代戏《小卒子过河》中的一段舞蹈动作,创造出了新的戏曲表演程式:服装厂新上任的女厂长,为了处理积压服装,在夜市摆摊叫卖,由于无人过问,她拿起一件红色上衣连续表演了一组介绍服装的舞蹈动作,其中有民族舞蹈的姿态、有现代舞步的潇洒,再加上规范的程式动作等等,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戏曲程式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