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创新不等于嫁接
来源:
时间:2015-05-07 11:17:40
针对目前戏曲发展存在的问题,季国平提出自己的观点。比如:推陈出新不等于将戏曲嫁接于话剧歌剧;小戏不必故意抻成大戏;创新不能将戏曲审美传统丢弃等等。
中国戏剧家协会党组书记、著名戏剧评论家季国平日前来到沈阳参加“梅花荟萃——中国戏剧大师辽沈行”艺术惠民活动,并举办《走出当代戏曲创新的误区》专题讲座。针对目前戏曲发展存在的问题,季国平提出自己的观点。比如:推陈出新不等于将戏曲嫁接于话剧歌剧;小戏不必故意抻成大戏;创新不能将戏曲审美传统丢弃等等。
推陈出新不等于嫁接
在当下戏曲创作中,小戏大戏化,地方戏京剧化,传统戏曲话剧化、歌剧化的现象屡见不鲜。季国平认为,中国戏曲史同时也是一部传承发展的戏曲创新史。但是,戏曲的创新必须要以坚实的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是“推陈出新”,是“返本开新”。从“生戏熟曲”的欣赏习惯,从众多戏曲流派艺术、不同剧种剧目的广泛移植等方面,我们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中国戏曲在传承中谋创新的方式是不同于西方话剧、歌剧的。如果当代戏曲舞台借助电影、音乐剧、话剧等艺术形式重新“嫁接”出某种新的戏剧样式,那是另一个问题,而不是戏曲创新问题。要寻求中国戏曲的当代发展,就必须要有对传承的尊重,甚至敬畏之心,这就不能违背戏曲创新发展的规律,更不能简单地用话剧改造戏曲,用写实改造写意,用所谓的现代性改造戏曲的民族性。实践已经证明,抛却传统、自由嫁接的创新,其结果难以被认同,也代表不了戏曲的发展方向。当然,戏曲创新没有固定模式,但创新受到戏曲艺术内在规定性的制约,需要戏曲创作者发挥聪明才智。
季国平称,最近看到一篇剧评,称赞某新戏叙事性不亚于电影,音乐欣赏性不亚于音乐剧,思辨性不亚于话剧,并认为“颇具当代感的结构、形式和表演创新,与具有现代多义性的剧本一起,共同促成了该剧成为中国传统戏曲获得新生的标本之作”。这不禁令人诧异,难道电影、音乐剧、话剧是判断戏曲艺术“获得新生”的参照样本,而且当下戏曲的创新似乎也应是上述多种西方艺术在中国戏曲身上的嫁接?如果以如此理念创作新戏,必然是远离戏曲艺术的本体。
小戏不必故意抻成大戏
中国戏曲艺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有贴近生活和百姓的小戏,有气势恢弘的大戏,有地域风格浓烈的地方戏,有经典的昆曲、京剧。同时戏曲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比如,小戏大戏化,地方戏京剧化,传统戏曲话剧化、歌剧化。
小戏灵活生动,生活气息浓烈,最能体现基层观众的审美欣赏情趣。季国平认为,当下还是缺少新创优秀小戏,人们看到很多小戏吸收了京昆后,人为地抻成大戏,空洞无物,不接地气。地方戏更是一方风土人文的产物,乡土乡音最关情,但一些地方戏新创剧目的特色和个性模糊了,开场半天,却难以识别是什么剧种。小戏需要学习借鉴大戏,但抻成大戏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地方戏需要学习借鉴京剧,但不是把自己变成京剧。同理,传统戏曲可以学习借鉴歌剧、话剧,但不是把戏曲基因“异化”。
戏曲批评失语
戏曲的创新更需要尊重国人的审美传统,需要尊重观众的审美趣味,让戏曲的创新与观众的审美一同成长。当下戏曲创新误区的产生,季国平认为主要在于戏曲人自身文化自觉和理论自信的失落。戏曲是最典型的民族艺术,是中国人的审美家园。一部分戏曲工作者脱离观众,应有的文化自信在一定程度上缺失,难免会在戏曲创新中进入误区。同时,季国平认为,戏曲批评不该沦为戏曲创作的附庸,更不该失语,戏曲评论应发挥对戏曲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