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级”偶像让传统戏曲更好地活着
来源:
时间:2015-06-30 11:33:37
昨天下午,由上海市戏剧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昆曲美学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当代昆曲《春江花月夜》艺术研讨会”请来张军等主创和沪上业界代表及专家。
《春江花月夜》中的张若虚和辛夷
昨天下午,由上海市戏剧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昆曲美学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当代昆曲《春江花月夜》艺术研讨会”请来张军等主创和沪上业界代表及专家。而在会场之外,张军这3天在上海大剧院演出的讨论也十分热烈,不仅见面必聊,微信朋友圈也被频频“刷爆”。为一部戏曲作品引发如此热烈的讨论,在申城戏曲圈已多年未见,堪称“现象级”。
采访中,记者发现,张军这次的艺术实践如同催化剂,激起的是观众和业界对于戏曲现象级作品和偶像的渴望。
“这是一部几十年一遇的佳作”
用知名编剧罗怀臻的话说,《春江花月夜》 这样的作品至少是几十年一遇。大剧院院长张哲也称,3天来不断听到观众对这出戏的评价,大家的认识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好听好看,不管是第一次接触的白领,还是业内人士,都觉得好听。这出戏无论是从编剧,还是从作曲、唱腔设计,都还原了昆曲的原味,“张军说这是‘当代昆曲’,我看了3天以后,理解这个‘当代’ 的含义是—尽管形式都是旧的,但它里面确实有新东西”。
上海戏曲学院院长郭宇说:“张军的营销很到位。从创作的元素来讲,他所选的演员、创作团队,既是戏的内在内容,也是戏的外在魅力。不管从舞美创作、导演及整个团队的选择,不仅仅是为这个戏而创作,一定要考虑它的外延效果。张军很有能耐,构建的舞台很大,这些明星们愿意来,他们也看重平台的构建,因为对于每一个从事表演艺术的人来说,这非常重要。”
“粉丝戏曲,戏曲新偶像,都是好事”
戏剧评论家荣广润说,戏曲界有张军这样的演员,包括越剧界的茅威涛、王君安这样的演员,他们有自己的粉丝群,他们并不完全是传统的戏曲演员,他们有着现代观念,跟观众有着特别的交流方式。所谓“粉丝戏曲”也好,还是“戏曲新偶像”也好,都是好事。因为了解戏曲需要过程,观众能够通对明星演员的“狂热”来走近戏曲,未必是坏事,有助于他们慢慢深入到戏曲里来,不要排斥偶像,只要不仅仅停留在这上面,就是一个好事,“张军的经验应该仔细斟酌,戏曲要发展,我认为像他这样具备新全新艺术眼光的“偶像”应该更多”。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则认为,张军在传承和普及昆曲艺术方面功不可没。“张军有他的条件,说得通俗一点,他的本事比较多,他用他的艺术魅力争取了昆曲的传播,努力传播昆曲、争取昆曲观众,这个值得充分肯定。张军走出去以后,在体制外搞了这样一个团队,把上海和兄弟省市的艺术家联合起来,把大陆和台湾的艺术家联合起来,这个项目搞得这么有成效,反应非常强烈,观众这么多,这对于扩大昆曲的观众无疑是有功的。张军创业,从圈养变野生,当中种种磨难、种种奋斗、种种成长,跟今天这个成功之间有什么内在的逻辑关系,很值得总结,这种总结也很值得体制内的人关注。”
昆曲表演艺术家梁谷音表示,张军非常火,传统的、当代的,只要排得好,都能受到观众的承认。张军走的时候,她觉得很遗憾,“这样一个当家小生怎么走了呢,搞不懂他为什么要走,后来他在朱家角演出,我觉得他的艺术不会提高了,可是这次的《春江花月夜》,他出了一个重型炮,他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个大戏,他的表演非常规范,整出戏很讲究。我觉得他们这一代演员应该有自己新的东西,应该像张军这样敢于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