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戏剧的火种燃烧至今
来源:重庆日报(重庆)
时间:2015-08-13 11:21:42
在中国,提到戏剧,就绕不过“雾季公演”。
在中国,提到戏剧,就绕不过“雾季公演”。
从1941年到1944年4年间,“雾季公演”创下了无数奇迹——共打造了242台进步话剧,其中不乏《屈原》、《大地回春》等影响深远的名剧;剧院观众爆棚,为控制人数,剧组甚至登报启事,请已看过的观众,把机会让给其他观众;郭沫若、阳翰笙、田汉、夏衍,赵丹、白杨、舒绣文、金山、张瑞芳,怒吼剧社、上海影人剧团、中电剧团……从作家到演员再到剧团,“雾季公演”中所能提及的名字,至今让人震耳发聩。
虽然那段令人热血澎湃的峥嵘岁月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以“雾季公演”为代表的重庆抗战戏剧所成就的戏剧“黄金时代”,仍然不失为中国戏剧史上一道璀璨的风景线。
大批优秀剧人相继来渝 重庆初显戏剧重镇潜质
1938年10月29日晚,重庆国泰大戏院内观众爆棚,戏院外人声鼎沸。一部由200多位演职人员参与、描写大后方破获日本间谍的大型话剧《全民总动员》正在这里上演。
人们惊奇地发现,表演者中不仅有赵丹、白杨、舒绣文等优秀演员,就连剧作者曹禺和宋之的也亲自上台参演。
在之后连续3天的公演中,该剧场场满座,更增加了日场。当时重庆一家报纸在题为《剧界空前盛举》的报道中说:“这个戏的演出,在渝剧人全体参加,在中国戏剧史上可谓空前盛举,观众之拥挤亦破国泰从未有的纪录。”而这,只是重庆抗战时期第一届戏剧节中的一景。
抗战爆发后,众多文化名人从全国各地相继来到战时首都重庆,随之而来的还有大批优秀剧人。
1938年10月10日至11月1日,在全国文协和剧协的领导下,重庆举办了第一届戏剧节,掀起抗战戏剧的第一个高潮——持续23天,有500余名戏剧工作者、1000余名业余戏剧爱好者参加了演出活动,观众达数十万人,整个山城为之轰动。
“参加这次演出的剧团有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怒潮剧社等专业剧社,有求精中学等院校的演剧队,甚至有来自各界的群众演出队,以及社会青年组成的演出队。”重庆市文史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图书馆研究员王志昆说,这次戏剧节是重庆戏剧界规模空前的抗日救亡文化活动,把抗战初期的重庆戏剧运动推向了高潮。
戏剧的火种一旦点燃便燎原山城。
1939年元旦,重庆戏剧界举行了盛大的火炬游行,近3000名戏剧界人士高举火炬彩灯在市中区游行;1940年10月,重庆举办了第二届戏剧节,15个话剧团和8个其他剧种的剧团参加了公演。
“不仅如此,老舍、宋之的的《国家至上》,夏衍的《一年间》,曹禺的《蜕变》等优秀作品也相继出炉。”王志昆说,这个时候的山城已显示出戏剧重镇的潜质。
通宵达旦排队购票屡见不鲜 “雾季公演”掀戏剧演出高潮
很快,这种潜质便一发不可收拾地造就了中国戏剧史上的“黄金时代”。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1942年初春,一位身穿长袍的男子挥舞着双手,在嘉陵江畔激动地朗诵着台词,他身后的江水一如他的内心一样澎湃激昂。
他就是知名戏剧演员、《屈原》的主演金山。那时的他还不知道,他所参演的《屈原》创造了“雾季公演”的丰碑。
何为“雾季公演”?抗战时期,重庆饱受日机轰炸,而每年10月至次年5月为雾季,彼时,日机来犯相对减少,于是,重庆文艺界利用这段时间,举行大规模的戏剧演出,从1941年持续到1944年,史称“雾季公演”。
“如果说,两届戏剧节掀起了抗战初期的重庆戏剧运动的话,那接下来的‘雾季公演’,更是在当时影响巨大,它让重庆人看话剧成为时尚,通宵达旦排队购票常见不鲜。”从事抗战文学研究的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周晓风说,每当有演出,排队的人们便成了重庆街头的一大奇观,而奇观中的奇观则是郭沫若经典之作《屈原》的演出现场。
关于这个现场,张瑞芳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1942年4月3日,《屈原》在国泰大戏院隆重上演……在以后的15天里,很多人抱着被子睡到剧场门口,等待第二天售票,更有人专程从成都、贵阳赶来看戏。整个山城沸腾了。”
不只是打地铺、诵台词,周晓风介绍,“雾季公演”期间,一部叫做《雾重庆》的戏,因为座位天天爆满,演出周期又有限,剧组干脆登报启事:已经看过《雾重庆》的观众,请把机会让给其他观众。
周恩来为剧本修改两千余字 南方局为剧组协调演出时间
1941年12月15日,刚刚完成《棠棣之花》的郭沫若,收到一封周恩来的来信,“沫兄:剧本读过,我在字句上的斟酌,另纸书上,请考虑。”
打开附寄的纸书,郭沫若吓了一跳——这个“字句上的斟酌”,竟包括了二至五幕,长达2000多字的修改。
“抗战戏剧所取得的成就,与周恩来及其领导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支持密不可分。”周晓风说,长达4年的“雾季公演”,无论是在剧本创作上,还是在演出上,都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支持。
1941年秋天,时逢郭沫若50寿辰暨文学创作25年,阳翰笙选材太平天国史实写好话剧《天国春秋》,揭露声讨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的血腥罪行。由于死扣演出证,该剧迟迟不能上演。
后来,通过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国民党左派出面协调,11月底《天国春秋》在国泰顺利上演,周恩来、郭沫若等都来看戏。演出后,那句“大敌当前,我们不应当自相残杀!”的经典台词响彻嘉陵江边、歌乐山头。
除了亲自修改剧本、鼓舞戏剧人的斗志外,周恩来还常常连续数次观看重要戏剧的演出。据重庆图书馆提供的史料记载,仅仅是郭沫若的五幕剧《棠棣之花》,周恩来就在国泰大戏院一连观看了七遍。
“在南方局的领导下,抗战戏剧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局势。”王志昆认为,正是这些热血澎湃的戏剧,让曾经沉寂的戏剧舞台活跃起来,文艺创作随之发展,好作品争相问世,而这一切对宣传抗战救国、团结民众、增强民族自信心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新华日报》积极配合发剧评 戏剧火种让今人仍从中获益
“重庆‘雾季公演’不仅业绩辉煌,而且影响深远,它很快就体现在抗战胜利后拍摄的《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等影片的成就上,参加这几部影片拍摄的成员,大多来自重庆的抗战剧坛,它更为解放后的戏剧、电影艺术的发展,储备了大批干部和人才。”对于“雾季公演”,已故著名话剧史家石曼曾如此评价。
据了解,“雾季公演”期间,《新华日报》尤为重视剧评工作,每当有新戏演出时,总编辑章汉夫就要求记者、编辑组织剧评,在此影响下,当时在渝的《新蜀报》、《新民报》等报刊也发表了不少剧评,形成了一支颇具影响、推进戏剧运动的戏剧评论队伍。
70多年来,“雾季公演”为山城留下的戏剧种子仍在延续,并吸引着来自中华大地的戏剧精英。
2015年6月5日,“中国国家话剧院2015重庆演出季”在国泰艺术中心拉开序幕,来自国家话剧院的戏剧大师们以“新雾季理想”为主题,在重庆进行为期近两个月的表演。这也是继2014年后,国家话剧院第二次来渝大规模演出。
“为什么选择重庆?”当记者将这个问题抛给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梁国庆时,他的表演突然严肃起来。
“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抗战时期的重庆,在战火硝烟中如何奇迹般地创造了中国话剧史上的‘黄金时代’。”他顿了顿,加大了音量说,“直到现在,这里仍燃烧着戏剧的种子、戏剧的火!”
“剧联”人才成为“雾季公演”中坚力量
如火如荼的“雾季公演”绕不开一个组织,那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戏剧家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
1930年,“剧联”在上海成立。在“剧联”领导下,50多个左翼剧团深入到工人、学生、市民中,演出了大量进步剧目,同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戏剧人才,如夏衍、金山、赵丹、宋之的、陈鲤庭等。在“雾季公演”期间,其中大部分人才齐聚重庆,成为抗战戏剧的中坚力量。
“1936年初,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剧联’自动宣告解散。1937年11月,上海沦陷,陈鲤庭、宋之的、赵丹等开始动身到大后方宣传抗日救亡,开展进步戏剧活动。”重庆市文史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图书馆研究员王志昆说,初到重庆,赵丹等大明星深受重庆影迷的追捧,他们演出的《塞上风云》、《夜光杯》等剧轰动山城。1938年秋,赵丹还参加了第一届戏剧节的大规模联合公演和街头演剧队。在1941年开始的“雾季公演”中,来自“剧联”的戏剧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陈鲤庭在重庆执导了由郭沫若编剧的《屈原》,金山担任主角,其中的华彩段落“雷电颂”引起一片共鸣。
舞台背后的难忘瞬间
在重庆抗战戏剧史上,有不少精彩的瞬间被传为佳话,它们闪耀着戏剧人真实而动人的艺术人生。
瞬间1——让步:《秃秃大王》改名为《猴儿大王》
1942年12月,一群孩子演完儿童剧《秃秃大王》后,剧院里掌声雷动,但座位中却有人小声嘀咕:秃秃大王不就是影射蒋介石的光头么?
舞台上的孩子正是抗战著名儿童团体——孩子剧团的成员。《秃秃大王》是根据著名作家张天翼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儿童剧,但国民党当局认为,这个剧是在影射蒋介石,故禁止《秃秃大王》再次演出。
怎么办?于是,著名戏剧家阳翰笙、郭沫若与周恩来商量,由剧团将剧名改为《猴儿大王》,修改了一些内容,让该戏得以与观众见面。
事实上,在当时的抗战戏剧中不仅有呼吁共同抗日的剧目,也有大量揭露现实黑暗的剧目,所以在演出时常常会遇到各种阻碍。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与支持的进步戏剧界与国民党当局不只是展开了硬顶硬的斗争,而是根据有理有节的方针,需让步时也作出让步。这,便是其中的一次让步。
瞬间2——坚持:宿舍灰暗、老鼠遍地,仍不懈创作
宿舍里灯光灰暗,老鼠时不时地从阴暗处窜出来,吓得演员们一声尖叫。
这便是抗战时期著名剧社——中华剧艺社宿舍里常常出现的情形。演员们住在一座小茶馆后面的几间破房里,遍地老鼠。而他们排戏就在房前的小院里,时时还要防备小流氓捣乱。
据著名戏剧评论家刘厚生回忆,当时,除极少数名演员的演出收入稍好外,大多数从艺人员只能个人糊口,难以养家。“民间单位演出能把直接成本卖出来就不容易了,主事者经常要靠借款、募捐(如募捐大米)过日子。”
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重庆戏剧人却饱含热血,坚持创作,创造了中国戏剧史上的“黄金时代”。
本版图片除本报资料图片外,由三峡博物馆、重庆图书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