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马》:给戏剧人上半堂商业课
正在北京演出的舞台剧《战马》中文版,纵然顶着英国国家剧院和中国国家话剧院这两块金光灿灿的国字头招牌,却也未必能够为这部作品加冕艺术的光环。
周健森
《战马》是艺术匀称的娱乐商品
在纽约的百老汇,黄昏是一天当中最好的时间。街巷两侧,被耀眼的灯光装饰着的硕大海报牌下面,当地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排着长队,准备涌入那些不知经营了多少年的老剧院,喧嚣的人群中不时有人叫喊着,期待着能够有足够运气讨到一两张便宜的戏票……
如果我们因为看到这样的场景,就认定纽约人是一群热爱戏剧艺术的观众,恐怕是会犯了错误。你也许可以在林肯艺术中心或外百老汇那样的地方找到更像是艺术的舞台演出,但百老汇不是那样一个所在,这里提供的更多是娱乐,是那种可以赚人眼泪或笑声的商品。
正在北京演出的舞台剧《战马》中文版,纵然顶着英国国家剧院和中国国家话剧院这两块金光灿灿的国字头招牌,却也未必能够为这部作品加冕艺术的光环。呼唤和平的主题,老幼皆宜的故事,眼花缭乱的特技,适度刺激的场面,催人泪下的情节,外加些许诙谐幽默作调料,一切都被调制得精准并且安全。
要知道,几年前《战马》在纽约驻演的那个剧院,此时正在上演的是老牌音乐剧《国王与我》,典型的百老汇黄金时代的产物。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把《战马》和《国王与我》进行比较,方才列举的大部分标签似乎同样适用于后者——当然,也同样适用于在这条街上演出的大多数剧目。
我刻意强调《战马》的娱乐属性,并非存心想要贬低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恰恰相反,当我们从商业角度来审视它的时候,反而更能理解成就其艺术奇观背后的运作逻辑。艺术的归艺术,商业的归商业。中国戏剧同行叫嚷商业戏剧的年头已不短,至今仍未见一部像样的作品诞生,究其原因还是没搞懂商业的道理。
完备的应急预案
和质量管控体系
《战马》是一架庞大的娱乐机器。观众会为舞台上那栩栩如生的马偶和惨烈悲壮的战争情节所惊叹,但为了实现这样的舞台效果,这部作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足以令中国戏剧同行羡忌。要知道,《战马》台上的演员有40人左右,而幕后的技术团队也有40人左右。如此强大的幕后力量,是国内戏剧演出前所未见的。
一位剧组人员向我描述了这部作品演出进程中幕后工作的情形。简单说来,整台演出都像是一次精密且复杂的机械运动,无论是台上的演员还是幕后人员,都更像是参与其中的零件,在严格的触发机制作用下,分秒不差地去完成各自的动作。换言之,这不是一个手工作坊式的制造,而是大规模工业化的生产。
《战马》的人力资源投入虽然惊人,却与国内一些大型演出满台站人的奢华路线截然不同,反而是经过严格成本核算之后的考量。比如,剧中的每一个演员——无论角色轻重——都同时承担着一个或多个龙套角色,还要参与道具的搬运。这样的演出中不会有身价优越的明星,作品本身的成败凌驾于一切个体价值之上。
当演员被要求像机器一样去工作的时候,也许他们的自主发挥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但对他们专业素养的要求却变得更加苛刻。以马偶的操作者为例,这些演员在登台演出之前经过了长达一年的严格训练,我相信他们的身体都已经被训练出了条件反射的效果,也唯有如此才能达到“人马合一”的境界吧。
让我多少有些慨叹的是,这台演出甚至有着我在国内剧组中从未见过的应急预案和质量管控体系。从剧组那里得知,这里的每一个演员都有着相互备份的关系,无论哪个人因故无法参加演出,都会有一套相应的演出调整方案。据说《战马》在国外演出时,曾经遇到11名演员缺席的情况,但照样顺利完成。
至于质量管控,则让我见识了国外戏剧人的严谨精神。要知道,9月4日《战马》中文版正式首演前,曾进行了整整一周的试演,去发现和修正其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据说在未来的演出中,英国国家剧院还会派人进行突击检查,如果演出未达到技术规范,则会被随时叫停。这是一种商业态度,其实也事关艺术。
中国《战马》如何学会吆喝生意
驱动这样一架娱乐机器运转的血液,自然是资本。中国国家话剧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战马》中文版仅制作成本就达6000万元;我斗胆估算,这部作品的整体支出恐怕要接近上亿元,这足以拍摄一部国产电影大片了。也许这样的成本在伦敦或纽约很平常,但对国内的舞台剧演出行业来说,简直是一笔天文数字。
还是要借百老汇说事。那里的演艺投资者胆敢一掷万金进行大手笔的制作,其底气来自于成熟的市场环境和商业运营机制。一部作品在一个剧场驻演几年,在百老汇是很平常的事情,加上当地观众早已养成消费演艺娱乐的习惯,优秀的作品完全有机会在相对较长的运作周期内收回成本,进而实现盈利。
反观国内的演出环境,大概除了像孟京辉这样极少数拥有自己剧场的戏剧人之外,很少有谁有机会或实力进行相对较长时间的驻场演出。我所见更多的是只演个两三场便匆匆收摊的一锤子买卖;像国有院团那样,一出戏每年拉出来演个十多天,就已经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了。
再看这次《战马》中文版,出品方已经在尝试进行商业运作,比如引进知名品牌的商业赞助,试水项目众筹和戏剧发行等,但多少有些浅尝辄止的意味。而在演出排期方面,虽然《战马》中文版会在国话剧场演出两月,之后还会全国巡演,演出周期已经超过很多国内作品,但仍然称不上是真正的驻演。
我算了一笔账,国话剧场最多可容纳880位观众,假设以中等票价180元计算,《战马》中文版在北京演出两月的票房收入或可接近千万元。以此推论,《战马》中文版在理想状态下收回成本应不是问题,但要想实现商业意义上真正成功的盈利,甚至成为演艺市场的标杆或范本,则还要看后续的操作。
但令人担心的是,国家话剧院此次引进《战马》,学到的是舞台之上的技术,却没有学到市场里面的功夫。《战马》中文版的市场营销和宣传推广手段,沿用的是国内演艺市场常见的粗放、单一的路数,与这部作品本身的投资水平、制作水准根本无法匹配。
以我的观察来看,外界对于《战马》中文版的认知和评价,至今仍停留在传统戏剧观众群体之中,并未真正进入大众娱乐的范畴。这样一部理应面向大众市场的娱乐消费产品,却无法借助有创意的传播手段让大众认知,多少让人惋惜。在如何吆喝生意这件事情上,戏剧人或许应该多向电影人讨教一些经验。据说国话拥有《战马》五年版权,现在着手改进并不算晚。
我注意到,除了这次的《战马》,还有多部国外舞台巨制将于近期进入中国市场,比如年底即将在天桥艺术中心上演的《剧院魅影》,还有将在上海迪士尼驻演的《狮子王》。我丝毫不担心这些“舞台大片”会冲击国内的演艺市场,恰恰相反,我满怀期待地希望它们能给国内有志于在舞台上赚钱的同行洗一洗脑。
发展商业戏剧不是坏事,无所谓是否违背了艺术良心,但我们缺乏的是一个良性的市场环境,而一个良性的商业市场需要专业的人去经营才能建立起来。归根结底,无论是对艺术而言,还是就商业来说,我们缺乏的正是这种专业精神。这一次,《战马》给我们补上了半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