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疯狂的精神跋涉在“黄昏”落幕
来源:东方早报
时间:2015-10-19 11:21:37
瓦格纳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写作时间长达26年,庞大、复杂、费解、难演,自首演以来,它一直是常演不衰的保留剧目。
瓦格纳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写作时间长达26年,庞大、复杂、费解、难演,自首演以来,它一直是常演不衰的保留剧目。
这部巨制在上海完整演出的机会不多,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上交音乐厅引入了奥地利蒂罗尔音乐节的“24小时音乐会版”。120余人的交响乐队、80人的合唱团、39名独唱演员,24小时兼程上演,对台上团队和台下观众来说都是巨大考验。
10月16日19时30分,《莱茵的黄金》率先开演。17日17时,《女武神》接棒,当日23时《齐格弗里德》继续,这意味着观众走出剧院,已是凌晨4时。18日11时,最后一部《诸神的黄昏》开锣,将为堪称疯狂的旅程画下句号。从乐评人和现场观众反应看,这一版《指环》没有让人失望。
这一版更专注音乐本身
《指环》取材自北欧神话和德国史诗。神界、人界、地界受占有指环的驱使,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争夺,最终以英雄齐格弗里德之死,宣告旧世界覆灭、新世界降临。全剧时长16小时,通常要4晚才能演完,“24小时音乐会版”,是其中最大胆也最新奇的演绎版之一。故事背景被移植到现代:众神被设定为喝着鸡尾酒的享乐主义者,巨人穿上松糕鞋成了棒球、冰球运动员,女武神穿着皮裤骑上山地自行车,齐格弗里德喝的药酒换成了可乐……
此版艺术总监古斯塔夫·库恩出身奥地利,曾攻读哲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且精通指挥。1986年,他开始执导和制作歌剧,对音乐会歌剧系列的爱好源自1993年。专研《指环》数年后,他在10年前的奥地利推出了24小时音乐会版,上海成为该版第三次上演的演出地。
库恩的设计看来简单,实则极难,尤其是对挑梁主演的独唱演员而言。他们或边骑车边唱,或被悬于半空歌唱,这种“竞技体育”的即视感,也难怪库恩要找帆船运动员协助演员训练体能。乐队也不轻松。要知道,乐队的作用,在瓦格纳这里得到空前提高,其地位不仅不在人声之下,有时甚至超越人声,成为戏剧主角。
被问及为何要“虐待”自己,日夜兼程演《指环》,库恩称,数百年前,欧洲歌剧一场戏演七八个小时很正常,但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碎片化的世界,才会如此坐立不安。在这个版本里,库恩希望观众更专注音乐本身,回归到传统且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音乐享受上,“在极短时间内演一套《指环》,演到最后时,乐手和观众都会进入瑜伽式冥想的新世界。”
首演效果“完美轰炸”
移师上海前,库恩团队还在北京演了另两部瓦格纳大戏。几位连续看过北京场与上海场的观众均对早报记者表示,库恩团队在上海的表现,出色得多。
演出时,乐队居于舞台后半侧,前半侧让给演员走动,各种道具轮番上台。此版并非传说中的纯音乐会版,而是保留了情景舞台的极简设计。比如《莱茵的黄金》,几张桌椅、三个滚轴扶梯,便还原了原本极复杂的布景。
演员卡司阵容也齐整,主演称职,配角亦可圈可点。服装设计延续了库恩一贯现代、游戏又谐谑的风格:红领带和红皮鞋,一笔点出火神洛格的代表色“红色”……满堂恰到好处的符号意味,从侧面印证了库恩理解《指环》的深厚功力。
“重口味”乐队一直是瓦格纳乐剧最核心的部分,它为戏剧提供了最重要的结构支撑。青年乐评人张菲儿用“完美轰炸”,形容首演当晚乐队的演出效果,“除开场较明显的失误,其他部分,铜管都以王者之风带领整个乐团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恢弘之声。”
在她看来,上交音乐厅的声效,用来演瓦格纳再适合不过,音乐厅与库恩团队的融合近乎完美,清晰人声与管弦乐队的交织也不分主次,但,“音乐厅的座位分布使音响效果仍存缺陷,不同座位听到的声音不平衡。”
库恩对《指环》做的现代化处理,在她看来也是“加分”设计。近十年来,西方歌剧现代化并不鲜见,也更容易让观众觉得作品贴近自己的生活,有移情效果。更何况,库恩的演绎还是偏传统,并未做非常现代化的解读,“只是服装比较新潮罢了。”
无论对谁,24小时版《指环》都是一次艰难却又满载收获的精神跋涉。值得一提的是,上交音乐厅在演出期间提供的人性化服务。除开放部分公共区域在换幕时供观众休息,音乐厅还联系了周边多家餐厅,延长营业时间。针对《齐格弗里德》凌晨4时才结束的“尴尬时段”,音乐厅也联系了出租车运营公司,解决观众回家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