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瓶颈
来源:中国文艺网
时间:2015-11-20 10:27:30
人民群众最需要什么样的戏剧?毫无疑问是那些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真实描绘社会现实生活,深刻揭示社会深层矛盾,反映人民呼声、体现人民诉求、关心人民疾苦。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话剧《桃姐》剧照 牛小北 摄
人民群众最需要什么样的戏剧?毫无疑问是那些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真实描绘社会现实生活,深刻揭示社会深层矛盾,反映人民呼声、体现人民诉求、关心人民疾苦,能够给他们带来心灵抚慰、情感宣泄、道德感召、精神提升、灵魂净化的戏剧。
现实题材戏剧很重要,我们必须花更多更大的力气
去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今年7月,文化部召开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随后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又审议通过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这不仅意味着文艺的春天,同时也是我们广大戏剧工作者建功立业的最好时机。
现实题材戏剧直面现实、直面社会、直面人生,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需要现实题材戏剧,“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需要现实题材戏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也需要现实题材戏剧。现实题材戏剧对于戏剧的存在价值、存在意义至关重要,我始终这样认为,没有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繁荣就不会有戏剧的繁荣,没有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突破就不会有戏剧的突破。
长期以来,我们戏曲坚持“三并举”方针,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现实题材戏剧一直不太令人满意,不仅选题比较单调,相当一些剧目只描写当代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每每写成了“活报剧”,或者题材是现实的,但内容却给人以陈旧感,人物是当代的,但并无“当代”的时代精神,有的手法陈旧,缺少艺术创新,有的胡编乱造,缺乏生活质感。我们的戏剧到底要给谁看?回答是肯定的,给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那么,人民群众最需要什么样的戏剧?毫无疑问是那些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真实描绘社会现实生活,深刻揭示社会深层矛盾,反映人民呼声、体现人民诉求、关心人民疾苦,能够给他们带来心灵抚慰、情感宣泄、道德感召、精神提升、灵魂净化的戏剧。
现在文化部在抓“三个一批”,我认为其中新创一批,就应该集中于现实题材的戏剧剧本。不要征提纲、征创意,应该征剧本,年年征。对于有基础的剧本进行集体攻关。剧本创作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仅仅提纲和创意那么一两千字说明不了问题,就是有好的提纲和创意,原作者也未必能够写出好剧本。另外征剧本也不要限定数量层层把关,因为把关的人能力有高低,认识有深浅,趣味有偏好,人情有厚薄,很容易把真正优秀的剧本阻挡在入选之外。把门槛放低,敞开大门,向全国征稿,高手在民间,“三无”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就很能说明问题。另外,国家艺术基金也要更多地关注和扶持现实题材戏剧创作。
现实题材戏剧创作,要着力解决剧作家的“生活”问题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真理。没有生活作为基础的任何创作都是空中楼阁,多少年来,我们现实题材戏剧创作上不去,不是技巧问题,而是“生活”问题。为什么有很多作品不接地气,老百姓不喜欢看?因为这些作品的确存在脱离现实,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问题。这些现代戏是20世纪初以来对现代人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审美反映。生活是最生动、最丰富的矿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我们必须深入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理解生活,向生活学习,在生活中了解群众的思想感情、生活方式、语言习惯,获得创作的动力与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强调的,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现在的问题是,有文字功力和戏剧结构能力的人缺少生活,比如一些成名成家的人,一些在专业机构从事专业创作的人。在他写出成名作的时候,恐怕是有生活的,但他功成名就之后恐怕就不是那么看重生活了,即使是深入生活也只是花个十天半月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很少有人沉下去,真正在生活中摸爬滚打,更不要说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了。近年来各创作单位招收的一批高学历、文字功力和编剧技巧也不错的年轻作者,生活轨迹从学院到单位,就更加缺少生活的滋养和积累了。于是全都走向了新编历史剧的创作,对现实题材作品既无热情也无兴趣,也很少听到他们自觉地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生活当中去。事实上他们也很难下得去。各单位年年制定的目标任务压得人连气都喘不过,年轻作者哪还有心思花大块时间去深入生活?还有一些是真正有生活的一线基层作者和业余作者,他们本来就在生活之中,本来就是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他们对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对人民的疾苦、人民的呼声有真切的了解,但他们因为文字功力不足,编剧技巧贫乏,写出的作品大都是半成品,缺乏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员辅导、帮助与提高,因而即使是有很好基础的作品最后也胎死腹中,难见天日。过去各级文化部门都有剧目室,剧目室都有组织辅导功能,曾经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基层作者,但现在,剧目室成了创作中心、研究中心,职能转变了,这项工作就很少有人再做了。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文艺界都在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题活动,这是一个很好的活动,下一步还应该出台更加实际的举措、建立一定的机制、创造一定的条件、解决一定的经费、坚持一定的时间,使有志于现实题材创作的作者真正深入得下去、扎根得牢靠。什么时候剧作家们的“生活”问题解决了,什么时候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瓶颈就突破了。
现实题材戏剧创作,要解决剧作家的“情感”和“立场”问题
这是一个最难办的问题,也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我所说的“情感”,是指剧作家们对国家的情感、对民族的情感、对人民的情感,还有就是对自己正在从事的戏剧事业的情感。习总书记说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如果我们的剧作家对国家、民族、人民以及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真挚、彻底、持久,还会没有激情?还会没有灵感?还会缺乏创造力?还会写不出几部深受人民喜爱的优秀作品?
我所说的“立场”问题,是我们的戏剧到底“为了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2011年《中国艺术报》曾发表过我一篇文章,叫《戏剧应该坚守人民立场》,我在文章中这样说,坚守人民的立场,就是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体现在创作中就是你反映的生活要为人民群众所熟悉,你所使用的语言要为人民群众所喜欢,你所着力塑造的人物要让人民群众找到自己的影子,你所抒发的情感要能与人民群众产生广泛共鸣,你所传达的思想要能给人民群众带来新的启迪,你的戏剧作品所产生的整体力量,能使人心向善,在人民群众面对生存困境和精神迷惘时,能够通过我们的戏剧释疑解惑,伸张正义,鞭挞丑恶,揭露黑暗,唤取光明,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朝着更加美好健康的方向发展。
同时我还认为,戏剧应当具有干预生活的能力,戏剧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供人娱乐和消遣。坚守人民的立场,就是要与最广大人民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自觉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还是那句话,什么时候剧作家的“情感”问题解决了,现实题材戏剧创作的活力就诞生了,什么时候戏剧的“立场”问题解决了,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戏剧就热爱了。而人民群众热爱了,我们的戏剧还会有低谷吗?还会有危机吗?
戏剧院团应不应该“养”编剧
现在各地都在说戏剧编创人员奇缺,“剧本荒”等等。为什么会编创人员奇缺?为什么会出现“剧本荒”?其中最主要原因是大多数戏剧院团不“养”编剧。以前是每个剧院团都有自己的编剧,少的一两个,多的三五个,后来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影响下,又因剧院团生存困难,干脆就不养编剧了,于是全中国就只见那几个名编剧、名导演在天上飞来飞去,现在飞不动了,于是“剧本荒”就出来了。从戏剧事业长远发展计,戏剧院团还是要养编剧,这有很多好处。一是有利于我们建设一支稳定的戏剧创作骨干队伍。二是有利于编剧的成长,他们在剧院团工作与生活,熟悉舞台、熟悉演员、熟悉自己的剧种特色和剧团的基本情况,创作剧本有的放矢,容易成活。三是有利于院团的整体建设。院团里不能仅是一些演戏的人,也得有一点“文化人”,整理改编剧本,研究艺术规律,总结艺术成果,制定长远发展规划,这都是编剧的强项,现在有些院团因为不养编剧,连写一份较为像样的年终总结和年度计划都得求人,这是很悲哀的。如果过去剧院团因为生存困难不养编剧还情有可原,那么现在剧院团的处境已经大为改善,自己再不想拥有自己的编剧和导演就委实说不过去了。
那么,专业的创作机构和研究机构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呢?我认为是完全有必要的,不但必要,而且还应当加强,能够进入那些机构的人员,应该说都是千挑万选的人才。有人说,他们中有人几年不出成果,或多年不出成果。我们看问题不能急功近利,而应该看得更长远一些。他们往往可以超越具体的院团,从一个区域性的高度,进行创作或者研究,既可以是剧院团创作和研究的补充,同时也可以是剧院团创作和研究的提升。他们除了搞好自身的创作与研究,更多的还应当承担整个区域内戏剧创作和研究的组织、辅导、协调、服务功能。比如举办区域性的作品讨论会、改稿会、培训班、征文比赛等等,为戏剧创作与研究凝聚队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推波助力,增光添彩,如能如此,这难道还不是我们繁荣发展戏剧事业的又一支重要力量之所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