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古老稀有戏曲的传承之路
来源:
时间:2015-01-12 11:10:17
邓州罗卷戏自唐代走来,可谓古老稀有。仅是它有史料记载的百年历程,其传承的坎坷就令人唏嘘。这近100年的罗卷戏传承史,差不多也能折射出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也是农民保护传统文化的奋
邓州罗卷戏自唐代走来,可谓古老稀有。仅是它有史料记载的百年历程,其传承的坎坷就令人唏嘘。这近100年的罗卷戏传承史,差不多也能折射出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也是农民保护传统文化的奋斗史。
◎流传数百年至今音尚在
“大姐前,双膝扎跪;大姐不知,您听我讲……”
2014年12月19日上午,在邓州桑庄镇孔庄村,年近八十的窦朝金,用嘶哑的声音再次唱起了罗卷戏《桃花庵》选段。
在戏中演旦角的他,双眼擒泪还不时下跪。他所演唱的,就是罗卷戏中的“哭黄散”。
窦朝金17岁开始学戏,主攻旦角,擅长饰演泼辣、风骚、刁钻、歹毒的彩旦角色。
《邓州罗卷戏》一书这样评价:“他在扮演《打灯花》曲目中的吴氏角色时,能把其虚伪、歹毒的性格,表演刻画得入木三分,能让台下观众破口大骂,同时也受到观众交口称赞。”
他那带着沧桑的唱腔,仿佛渗透着罗卷戏的数百年沉淀。
◎传说该戏始于唐代宫廷
罗卷戏是一个历史古老的剧种,有“文耍孩优美抒情,武耍孩气壮山河;花赞子、赞子垛欢快自由,哭夫子、哭黄散催人泪下”之说。不过,历史文献,并无明确记载源于何时。
《邓县戏曲志》作者郭力曾查阅上蔡、杞县、郾城、方城、汝南等地县志,虽然都有罗卷戏的记载,但是都没有历史渊源的描述。
但是,邓州罗卷戏老艺人们祖辈相传:“罗卷戏”源于唐代贞观年间,是由唐太宗李世民创建的宫廷“乐眷戏”演变而来,后来流入民间。
明末清初,特别是在雍正年以前,是河南第一大戏,特别是在淮北黄河两岸地区,发展非常蓬勃。
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戏剧戏曲学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研究基地主任冯建志称,当时,“罗卷戏演得非常粗俗,雍正曾打击该戏,后来从事罗卷戏演艺的人慢慢地变少了。”
◎乡亲卖牛资助复出
今年74岁的王云亭当年和朝金一起学戏。1952年,10岁的王云亭见证了桑庄小王营罗卷戏剧团的成立,一年后成为剧团的武生。
他们的恩师是刘长江,一个在邓州罗卷戏的传承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人。河南师范大学王珣在《邓州罗卷戏的历史与现状》一文中考证:“清朝雍正年间,构林关有一台。民国初年,桑庄镇鲁泮林供过一台。民国年间,桑庄乡孔庄村有一台……民国十八年(1929年),刘长江班、杨学理班、邵才娃(世振)班合并一起。邵才娃走后,只剩下刘长江一个班社。1945年4月,因日寇入侵邓县,戏班停止了活动。”
因此,与其说当年的“台柱子”刘长江和王怀河1952年11月成立了小王营罗卷戏剧团,不如说是组班恢复演出。
这是这个古老稀有的剧种销声匿迹7年之后,再次燃起星星之火。
当时,共产党在文艺上实行“百花齐放”方针,曲剧和其他剧种如雨后春笋般纷纷亮相,刘长江怎么能按捺得住?
他俩一出面组织,原有班底便群起响应。有的卖掉牛和车辆,有的卖掉了粮食、家畜,经过短时间的筹备和排练,便能登台演出。
在那个年代,罗卷戏在邓州也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
他们一天两场戏,下午一场晚上一场,而晚上演出到11点以后,戏场中没有电灯,剧团的人就把家中的菜油拿来,插上灯芯照明,当时的票价为每场五分钱。
王云亭说:“乡亲们都爱看。村中一位名叫王怀茂的戏迷,把自家的牛给卖掉,用换来的钱,给剧团买服装和道具。”
◎刘长江违命复兴罗卷戏
到了1955年10月,原南阳地区举办建国后的首次戏曲汇演。
次年8月,为迎接河南省首届戏剧汇演,原南阳地区先举行分片戏曲汇演,邓州、新野、镇平三个县为一片,定点在邓州汇演,三个县专业剧团参加汇演,区里特意安排小王营罗卷戏献演传统戏《花打朝》。12月,河南省首届戏曲汇演举行,当时的县文化主管部门报请县政府和南阳文教局批准,推荐小王营罗卷戏剧团参加。
正当剧团认真排练、准备到省里“一炮打响”之时,桑庄一名干部不知何故,坚决不放小王营罗卷戏剧团赴省城参加汇演。听说此事,刘长江唯恐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当即带上演唱时伴奏用的梆子,独身一人奔赴郑州。
在全省戏曲汇演大会上,他清唱了罗卷戏《唐知县审诰命》和《花打朝》的主要唱段。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在现场录了音,并在《地方戏》栏目中多次播放。
但是,刘长江一回到邓州,就发现自己的剧团已经被桑庄的那名干部强行解散,并将戏箱分给其他剧团。
剧团里年轻的演员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谋生。这个刚恢复4年的剧团,再次受到无情打击。
刘长江对罗卷戏的热爱深入骨髓,也只能空抱深深的无奈。
1960年春,被当地人称为桑庄镇孔庄村第一代罗卷戏传承人的刘长江与世长辞。
刘长江临死前,把学生刘文献等人叫到身边说:“罗卷戏兴旺不起来,我是死了也放不下。等到哪一天罗卷戏剧团有了出头之日,千万到坟上给我说。”
自有记载以来,邓州罗卷戏几兴几衰,几起几落,屡屡欲断偏还顽强挣扎挺了过来。深深热爱着这个剧种的当地群众,也希望能够把新发掘的剧目和新培养的演员有机结合起来,让罗卷戏队伍能够真正壮大,使罗卷戏这样的国家级“活化石”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而今,这个古老稀有的戏曲,能否苦尽甘来赢得新生呢?
◎古戏剧薪火欲断
令人遗憾的是,刘长江与王怀河相继离世,却没有给后人留下罗卷戏剧本。
这让罗卷戏再次遇到传承难题。
王云亭回忆说,“当时剧团的娃儿们年龄小,都在上学,基本上没人会写字。”刘长江只能以“口传”的方式传戏。
好在,学了不少戏的窦朝金、王云亭和生于1940年的王学彦等人,在当时因为痴迷,主动接过了继续传承的担子。
王云亭向东方今报记者回忆,1973年,开始有人陆续拜师学艺,“徒弟最多时有70多个,年龄最大的15岁,来学戏还给娃儿们记工分。”
1985年12月,为了便于演出和排戏、辅导,罗卷戏剧团移交给城关镇建设街接管,只可惜,时隔半年后的1986年6月,建设街由于经济亏损,决定不再承担对罗卷戏剧团的接管义务。罗卷戏剧团再次停止了演出,剧团剧本丢失殆尽。
◎一代人整理出手抄本17册
为了不致使罗卷戏失传于他这代人手里,王学彦同王云亭等人,于1989年一起把罗卷戏剧团又组织起来,租赁戏厢,开始了演出活动。他们把自己会唱的戏整理出手抄本17册,以确保罗卷戏的传承。
不过,作为目前唯一一名获得省级证书的传承人,王学彦已于2011年逝世。
在王云亭的印象中,有一个罗卷戏发展最为重要的转折点。1997年,邓州人民会场举行了一场南阳戏剧竞赛,桑庄乡一名姓赵的时任乡长要求,罗卷戏剧团必须上台表演10分钟的罗卷戏。这对罗卷戏存续至今功不可没。
◎20多人的小剧团
51岁的刘银阁,是孔庄村罗卷戏戏剧团的现任团长。
他不仅是王云亭的弟子,也是刘长江的孙子。他们这一茬人,也被称为“第三代”的罗卷戏传承人。
刘银阁说:“村中我们这一代人,几乎个个都会唱罗卷戏。”
孔庄村罗卷戏剧团现有20余名演员,会在每年正月十五、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上,聚在一起排练演出。
而他们,也是目前在国内唯一一个拥有大型演出能力的罗卷戏剧团。
其实,这个人数与上世纪70年代初的70多人相比,已经少了不少。因为有不少演员为了生计出外打工或埋头务农,有的则是像刘银阁一样,因为嗓子坏了无法演唱。
问题是,即便已经拥有了这20多个人,但这群人中,年龄方面也不容乐观:最大的78岁,最小的48岁。
◎教戏有工资 学戏不收费
据东方今报记者了解,剧团外有六七个人是“第三代”传承人的子女,同时也是新培养的下一代传承人,年龄都在二三十岁。
让人欣慰的是,这些第三代传承人的子女,每逢周末,都会轮流到孔庄小学创办的罗卷戏培训基地中,对平均年龄10岁的20多名学员进行培训。而镇政府也会按照国家教师工资标准,出资对他们补贴,学员则免收培训费用。
在创作新剧方面,孔庄村罗卷戏剧团在沿用上世纪80年代末、由邓州市文化局研究员郭力移植的《血染洞房》、《母老虎坐轿》等剧的基础上,又创作了《噬母记》、《庞振坤小传》两个古装戏和《春照溪头》等现代折子戏。
据桑庄乡综合文化站站长王占新统计,目前能收集到的剧本有二十几本,“多数能演出,有十几部能搬上舞台”。
负责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孔庄村党支部书记王红雷说,希望能够把新发掘的剧目和新培养的演员有机结合起来,让罗卷戏队伍能够真正壮大,使罗卷戏这样的国家级“活化石”世世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