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瓦”敲响“曲艺人生”

来源:
时间:2015-02-11 11:03:01

今年60岁的陈天义,是“四块瓦”在豫南地区唯一的传承人。“四块瓦”最早流行于唐代,盛行于清末民初,是人们在劳作间隙,为欢娱就地捡起四块瓦片进行敲击说唱的艺术。


  “四块瓦敲打响连天,俺把计生来宣传。党的号召真伟大,控制人口一胎化。不把人口控制下,眼看地球要压炸。一对夫妇生一胎,符合政策生二胎,坚决杜绝第三胎。各位乡亲听仔细,计划生育要牢记,不要麻痹和大意……工人农民和干部,超生都是犯错误。家家户户别忘记,计划生育是宝贝。”1月25日,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油坊店乡陈寨村民间艺人陈天义,在村里的“青年民兵之家”用了上百句的“顺口溜”给民兵群众表演了“四块瓦说唱快板书”。
 
  给十里八乡来带快乐
 
  今年60岁的陈天义,是“四块瓦”在豫南地区唯一的传承人。“四块瓦”最早流行于唐代,盛行于清末民初,是人们在劳作间隙,为欢娱就地捡起四块瓦片进行敲击说唱的艺术,后来演变成艺人用双手分别持铜链和竹板伴奏的吟唱形式,主要在河南、安徽一代流传。因其唱词朗朗上口,曲调婉转,说唱酣畅淋漓,表演惟妙惟肖,深受群众欢迎。
 
  从小就失去了双亲的陈天义跟着叔父长大。为了糊口,他15岁就到周口市沈丘县学习说唱艺术,后来又转投本乡雷岗村的陈立功师傅潜心研学“四块瓦”说唱艺术,只为能用自己的能力报答叔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没有电,更没有电视和电影,于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豫南“四块瓦”快板说唱大鼓曲艺就成了最受农民喜爱的娱乐形式。那时的陈天义正值壮年,有着旺盛精力,因此每到傍晚,他就在农村中心的槐树下挂着一盏马灯,架起一方小木桌、一面大鼓,用四块瓦片简单敲击,一板一眼地给大家演唱“四块瓦”。什么《三侠五义》、《刘墉三下南京》……悬念迭起的故事让在场的每个人都陶醉不已。有时候大家听得着迷,陈天义甚至能唱通宵。
 
  那时农村文化生活极度贫乏,偏僻农村每两个月才轮到一次说书的机会。而陈天义得到的报酬,也仅仅是生产队长挨家逐户兑现的小麦、大米。但陈天义从不计较报酬,只要乡亲邀请,他从不失约。用他自己的话说,能用表演为大家消除一天劳作的疲劳,就是他最开心的事。由于陈天义的演唱字正腔圆,表演细腻逼真,而且从不说“脏口”,因此很快就唱红了河南、湖北两省。其代表《海瑞传》更是迷倒了许多听众,有时一场听众就达2000多人,十里八乡的乡亲也都亲切称他“陈块瓦”。
 
  老曲艺讲起新故事
 
  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经常走乡串户的陈天义发现农村渐渐出现了一些恶习。针对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现象,他编唱了《新事新办好姻缘》、《厚养薄葬人称颂》和《勤俭节约闹革命》三大类10多个“生活快板”;针对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集市经营门店不断增多,他又编唱了《公平交易搞活市场》、《小河有水大河满》、《民营富裕国家强》和《文明服务顾客多》等5大类20多个“经济快板”。
 
  因为陈天义的“四块瓦”快板书自编自演,甚至现编现演,又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既能针砭时弊,又对一些现象褒扬有加,所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称赞。经乡政府推荐,陈天义被编进正阳县文化馆民间文艺宣传队,走遍全县乡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到了21世纪,陈天义传承的“四块瓦”演唱艺术作为民间曲艺列入了市、县中华曲艺文化遗产被重点发掘。为了使这一稀有的民间曲艺能够发扬光大,陈天义还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展示了他作为民间艺人的风采。
 
  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学电视、电脑网络等新兴传媒文化载体出现,也使古老的地方“四块瓦”说唱艺术面临着被冷落和取代的命运。看着渐渐失去了昔日辉煌的“四块瓦”说唱,陈天义很是发愁。他说,自己曾经收了两个徒弟,但都吃不了练“四块瓦”的苦,改说评书了。他非常担心“四块瓦”艺术后继无人,祖师爷创下的这门说唱艺术在自己手里失传。“要是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喜欢这门艺术就好了。”(来源:人民政协报)

最新热点

更多

是她拍走3亿美元的高更油画

近日,法国画家保罗·高更的油画《你何时出嫁》以3亿...[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2014年空气最差10城市河北占7席

数据显示,2014年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详细]

春运大幕今开启 28亿人次“大迁徙”日均7000万

今日,立春,2015年的春运大幕正式拉开。官...[详细]

沈阳的哥归还福建商人20万元玉石

2月1日13时,曹师傅和刚刚从北京坐火车赶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