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蔡甸:戏台接地气 农民当主角
来源:
时间:2015-05-20 10:34:08
早在2008年,湖北武汉蔡甸区就推出了变“送文化”为“种文化”的惠民举措,采取送活动器材到村、派专业辅导老师到村、送文艺节目到村的方式,帮助组建村级文艺团队。
早在2008年,湖北武汉蔡甸区就推出了变“送文化”为“种文化”的惠民举措,采取送活动器材到村、派专业辅导老师到村、送文艺节目到村的方式,帮助组建村级文艺团队,逐步达到每村都有一支文化活动队伍,能常年开展活动的目标。如今,7年过去了,当初“种文化”的措施收获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全区288个行政村共有318支文艺团队,其中常年开展活动并能自行排演节目的文艺团队有231支7832人,这些当地百姓与专业演员一起,活跃在蔡甸各街乡村镇的舞台上。
近日,由蔡甸区文化馆、区楚剧团等举办的“莲城之春”文化惠民活动在莲花湖文体广场连演5场。一到晚上6点半,广场上就人山人海。尤其是由蔡甸区楚剧团表演的经典大型楚剧《五女拜寿》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深受父老乡亲的喜爱,3个多小时的演出掌声不断,戏迷们在夜风中一直坚守到晚上10点多。“这样的演出我们喜欢,希望他们下次再来。”演出结束后一位村民说。
蔡甸区楚剧团已经成立近60年,是全区唯一的专业剧团,每年80余场演出中有50多场是送戏下乡。但这种送戏下乡不只是“送戏”,更是“送戏台”。除了楚剧团专业演员表演节目外,村民们会登台表演自己的节目,培养了一大批基层群众文艺爱好者。受此影响,蔡甸区许多村成立了业余剧团、戏迷协会。如蔡甸街新天塘河村楚剧团由20多名中老年人组成,学会了《瞎婆摸包》、《打猎回书》、《葛麻》等六七出戏。他们除自己组织开展活动外,还经常借楚剧团送戏下乡的机会登台演出。村民余小彩是楚剧团的忠实粉丝,她说自己没有参加文艺团体,但作为观众,她不仅喜欢这些节目,更对村里的风气变化感到欣喜。
这样的城乡文化交流活动,走到哪里都会刮起一阵“旋风”。在蔡甸革命老区消泗乡,听闻晚上有演出,村民们刚从田里赶回来,来不及扒上几口饭就往文化站小剧场赶。他们有的端着饭碗,有的带着小孩,有的还自带板凳。临近开演时,现场几百个座位已座无虚席。在这里,村民们不出家门就能欣赏到“高大上”的演出,还能看到当地村级文艺团队上台演出,感觉又亲切又过瘾。渔樵村文艺团队作为东道主,表演了舞蹈《油菜花儿开》。村民邓云娇作为其中成员,能在家乡人面前表演感到很自豪。她说:“城乡文化交流把城里的好节目送下来,我们也把我们的地方节目表演好,让城里人瞧瞧我们的本事!”七壕村的村民郑金枝和队友一起表演了舞蹈《渔家姑娘在海边》,她说:“就是要让周围的人对我们刮目相看,告诉大家我们不仅会种地,还会文艺,这才叫新时代的农民呢!”
实施城乡文化交流活动以来,蔡甸区不仅让专业团队走出城、送舞台下乡,还充分利用“知音文化艺术节”、“武汉之夏”系列文化活动等,把优秀的基层文艺团队请进城、请上舞台、请进剧场。
蔡甸区常福新城毛湾村有一支文艺表演队,村妇女主任王方是这支文艺队的“后勤部长”。她介绍,队伍是四五年前在村委会的支持下组建的。她经常自己制作文艺表演用的采莲船、轿子、驴头等道具,小镇医生王玲则担任文艺队教练,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舞蹈,现学现教,文艺团队活动搞得风生水起。去年,她们又在村委会的资助下,购买了一辆箱式货车,花2万元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一个6米见方的小舞台,除编排表演节目外,还在附近村落巡回演出。文艺团队的成员都是地地道道的“草根”,但非常受街坊邻里欢迎。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刘宝珠感叹,以前大家聚在一起就是说人闲话,如今大家闲暇时在一起编排节目,不但拉近了邻里关系,有困难还能互相帮扶,大家其乐融融。
蔡甸区的这种城乡文化交流方式起步早、范围广、规模大、演出场次多,开创了武汉市专业团队与村级文艺团队同台演出的新型表演形式,有力推动了企业文化、社区文化、公共文化的发展。据蔡甸区文体广电局局长蔡永介绍,通过这种城乡文化交流方式,有助于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就近得到满足,真正让文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成为常态,让农民在角色的转变中,实实在在体验到文化的魅力与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