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济南"面人李"父子的艺术人生
来源:大众网
时间:2015-08-05 10:59:18
济南面塑老艺人李俊兴先生在中国面塑界是一位影响很大的人物,人称"面人李",他不仅自己的面塑技艺高超、传艺授徒,而且带领一班面塑艺人走南闯北,把面塑艺术传播到五湖四海。
济南面塑老艺人李俊兴先生在中国面塑界是一位影响很大的人物,人称"面人李",他不仅自己的面塑技艺高超、传艺授徒,而且带领一班面塑艺人走南闯北,把面塑艺术传播到五湖四海和欧亚多国。其子李芳阁秉承父亲的艺术追求,终生从事传统面塑手艺不放弃。今年是李俊兴先生诞辰120周年,我们缅怀他们父子两人走过的曲折的艺术生涯,既是对这两位民间艺术大师的纪念,也是从一个侧面对深受济南人民群众喜爱的面塑艺术自建国以来的发展历程的回顾。
李俊兴,1893年7月11日生于菏泽县马岭岗镇穆里村的一个面塑之家。他在家行四,9岁时跟自己的叔叔李朝训学习面塑,一同学习面塑的还有他的大哥李俊月、二哥李俊和、五弟李俊福。1908年,李俊兴随二哥李俊和来到济南,住秋柳园,在大明湖撂地卖艺。1912年,李俊兴凭借一手面塑技艺远赴莫斯科,在马戏团演出场外展示面塑,到1914年回国。1922年,他首次南下马来西亚等国卖艺。1933年,他再次南下到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等国家卖艺。解放前,李俊兴与几位面塑艺人一同在上海、济南、厦门等地巡回卖艺为生。由于他心灵手巧、勤奋好学,加之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广博的见识,练就了一手面塑绝活,尤其擅长的是仕女人物的塑造,而他五弟李俊福擅长的是武将人物的塑造,社会上熟悉面塑的人们把他们兄弟二人并称为"文武二李"。
上世纪中期,李俊兴回到家乡,1956年合作化高潮时,他组织面塑艺人创立了菏泽面塑合作社。随后,他来到济南创立了济南面塑合作社,李俊兴任主任,合作社的成员有赵继仲、常子元、王冠武、李凤亭、穆化起、胡金成、侯寿三、李俊金、李芳阁、李芳清、李金城等,社址在西门月城街(今泉城路西头路南)。1957年4月,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李俊兴在山东展厅作现场面塑表演,引起许多国内外观众的围观,购买他的作品的人排起了长队。1957年7月,李俊兴作为面塑艺人赴京参加了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被中国手工业局授予"工艺美术艺人"称号,并受到朱德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9年,李俊兴当选省市群英会代表和省文代会代表,他还被推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和省美术家协会理事。60年代初期,济南美术工厂成立后,李俊兴进入济南美术工厂面塑组。为发展工艺品出口贸易,李俊兴带领同事和徒弟们积极设计开发新产品。1962年,他们创作了京剧脸谱面塑浮雕,在广交会上受到了欢迎。"文革"期间,李俊兴的面塑创作受到严重干扰而处于停顿状态。
"四人帮"被粉碎后,李俊兴创作了面塑作品《火烧琵琶精》,作品由6个人物组成,内容取材于《封神榜》。纣王端坐正中,侍女站立两旁,姜子牙与丞相立于左边目光关注右边,妲己与火焰在右边。作品人物造型精美、姿态各异、色彩华丽,仿佛是戏曲舞台演出的瞬间定格镜头。尤其令人过目不忘的是右侧那一堆烈火,大红色火苗熊熊燃烧,火焰上是由妖精炼烧成的一只琵琶琴。那熊熊火焰仿佛表达了作者对十年浩劫的愤恨,作品色彩艳而不俗,充满明亮欢快的气氛,又仿佛是对文艺春天到来的歌唱。这时期李俊兴虽年事已高,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水平,在带徒传艺的同时,他更加沉醉于面塑艺术创作并锐意创新,创作了一批技艺精湛的面塑作品,其中包括《李白醉酒》、《八仙过海》、《小刀会》、《西厢记》、《西游记》等。《李白醉酒》是李俊兴晚年创作的精品之一,这件作品表现了唐代诗人李白在唐明皇面前戏弄太监高力士的场景。传统面塑主要是由艺人走街串巷现做现卖,多为一根竹签上一个人物的结构形式。李俊兴一改传统结构形式,以台面摆件的形式进行创作,他晚年的精品都为人物众多的场景式作品,具有情节生动、内容丰富的特点。
1980年5月3日,李俊兴与世长辞,在他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桌前捏面塑,面塑艺术是他人生最牵挂的伴侣,是面塑伴随他走完了87年的漫漫人生之路。
李芳阁是李俊兴唯一的儿子,他出生于1925 年12 月4 日,自幼随叔叔李俊福学习面塑。解放前,李芳阁随父亲李俊兴在上海、济南等地卖艺。50年代,李芳阁是济南面塑合作社的成员之一。1958年,为支持沈阳市工艺美术生产工作,技艺较好的李芳阁被市手工业管理局调派沈阳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面塑组工作。1965年,李芳阁回到济南美术工厂,虽然被安排做供销等工作,但李芳阁最钟情的还是面塑艺术,他把自己的精力都集中到了面塑创作中。
李芳阁继承了父亲做面塑出手快的特点,一般人物作品只需15分钟,简单的不过10分钟,动物作品3~5分钟就可完成。他取面料速度快,配色准确,塑造手法干净利落。他的面塑作品造型端庄、色彩鲜明。李芳阁擅长做戏曲人物,平时也喜爱看京剧,对舞台人物的形象、服饰和性格特征均烂熟于心,在生活中又善于观察各种人物的动态特点,所以,他做出的人物既有舞台艺术魅力,又不乏生活气息。例如他的作品《济公》,神态生动、色调明快,尤其是面部的技巧更是一绝,面颊泛出红色,头皮和腮部则是刮去胡须的淡青皮肤色,富有真实感和生活情趣,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手法是李芳阁先生通过长期实践掌握的独特技艺,至今还很少有人能掌握。
20世纪80年代以后,济南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逐渐增多,已经退休的李芳阁经常应邀在涉外宾馆为国际友人表演面塑艺术,受到来访外宾的赞扬。他还先后三次走出国门,把面塑艺术展现在各出访国人民的面前,为弘扬济南民间艺术做出了贡献。1987年5月,李芳阁赴日本和歌山市访问,受到日本观众的热情欢迎,按照原计划半个月行程所准备的面,三天就用完了。1987年9月24日~30日,李芳阁赴新加坡参加在莱弗士城购物中心举办的中国山东--孔子家乡旅游展览会,向新加坡人民展示了他那朴实神奇的面塑技艺。1988年秋,李芳阁随山东代表团访问巴西,在中国与拉美国家的文化交流中留下了光彩的一页。1996年,李芳阁应邀参加曲阜孔子文化节,为参会的台湾电视主持人凌峰捏塑像,生动逼真的形象受到凌峰的赞赏。1997年初,凌峰执导的剧组专程来济拍摄了李芳阁制作面塑的场景片段。
李芳阁先生的代表作品有《西厢记》、《五虎上将》、《天女散花》、《七仙女》、《李白醉酒》、《济公》、《穆桂英》、《李逵夺鱼》、《麻姑献寿》等。2001年9月4日,李芳阁先生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他的面塑技艺以及通过面塑作品表达出的文化内涵,却成为济南民间艺术的宝贵传统的一部分。 李俊兴辞世已经三十多年了,李芳阁离开我们也十年有余。如今,他们培养的弟子们继承了他们的面塑艺术,李俊兴的弟子何晓铮现在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李芳阁的弟子刘刚、魏善华、邓君秋、卢新国,以及当年济南面塑合作社成员王冠武之子王华南,他们一同继承了"面人李"面塑艺术的传统,活跃在今日的民间艺术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