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情风俗漫瀚调
来源:文艺时代
时间:2015-08-31 10:14:09
“蒙汉调”,俗称“漫瀚调”。明、清以来,由于汉族群众的逐步迁入,鄂尔多斯大部分地区形成了蒙汉杂居区。
漫瀚调简介
“蒙汉调”,俗称“漫瀚调”。明、清以来,由于汉族群众的逐步迁入,鄂尔多斯大部分地区形成了蒙汉杂居区。蒙、汉族人民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以至文化艺术之间也展开了广泛、直接的交流。蒙古民族一向以淳朴热情、能歌善舞著称。浓郁的民情风俗,自然而然地对于汉族群众产生了影响。
漫瀚调的产生
准格尔旗是“漫瀚调”的故乡,“漫瀚调”是准格尔旗的特产。
漫瀚调艺术起源于1697年(康熙36年)。清政府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后,晋、陕、冀等地的汉民纷纷涌入准格尔及土默川一带,蒙汉人民有了互相交往。在劳动生活中,汉族民间小调与蒙古短调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歌种——漫瀚调。
早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当时曾一度对蒙疆旗县实行“借地养民”政策,使大量汉族移民流入准格尔旗,形成了蒙汉杂居、农牧兼营的局面。移入的汉民不但开拓了农业经济,同时促使蒙汉之间文化艺术,特别是民歌艺术的交流与融合,准格尔旗的“漫瀚调”由此产生。
漫瀚调的发展
“蒙汉调”,俗称“漫翰调”或“蛮汉调”,是清乾隆年间,汉族大量涌入内蒙古准格尔旗地区产生的一种新型民间歌种。它是蒙、汉劳动人民智慧和文化的结晶,它反映着蒙汉两族人民生活文化和深厚友谊。近年来,由于准格尔旗的对外开放,蒙汉调开始传播到内蒙古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各地区,深受民众好评。并且自身也在不断吸收外界新的音乐元素“为我所用”,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蒙汉调这种特殊的音乐文化现象,不仅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演唱方法上的特殊性,同时也体现出蒙汉两族文化交融的特征,值得挖掘和研究。
汉族的群众在学习蒙古民歌时,往往把一部分旋律吸收后变作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二人台”音乐的牌子曲了。如《森吉德玛》、《巴音杭盖》、《敏金杭盖》、《大青马》、《四公主》等。还有一部分鄂尔多斯民歌,汉族群众在演唱和流传中,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一系列特点,同时,也慢慢地融入汉族的“山曲儿”、“二人台”音乐的调式因素。这样,渐渐地就形成了兼有两个民族民歌的的某些特征的民歌品种,当地群众称之为“漫瀚调”。从现在的“漫瀚调”曲目来看,《白菜花》,《达乎尔希里》、《小西召》、《韭菜花》、《四蓬花》、《妖精太太》等十几首歌,词曲是固定的,题材内容基本上都是反映爱情生活的。而其余的20多首“漫瀚调”歌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唱词已逐步减删直至全部遗忘,只留有曲调。如《双山梁小调》、《二少爷招兵》、《巨河滩小调》等即是。
漫瀚调的表演方式
今天,蒙汉人民仍然喜爱这部分曲调,在演唱中,有的是事先编好唱词,尔后根据内容的需要及感情的表达,择其相宜的曲调。有的是歌者根据演唱环境、地点、目的、在场人物和个人感受,即兴编词演唱。这种演唱往往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因而深受群众欢迎。即使是即兴编词演唱的“漫瀚调”,也要求结构完整、主题明确。
或是叙说一件事情的始末,或是从一个侧面去反映一种思想感情,既抒发了情感,又具有浓重的叙事特点。演唱时一般都有四胡、扬琴、笛子、三弦等乐器组成的民间室内小乐队做伴奏。唱时,句、段间也都有根据歌曲调式而加入的间奏、尾声等伴奏手法。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民间音乐的发展,“漫瀚调”逐步由民间被正式搬上城镇舞台,常常以独唱、对唱、齐唱等艺术表现形式出现在群众的面前。
漫瀚调的演唱特点
由于“漫瀚调”的咏唱者绝大多数是当地的汉族群众,因而,不论是歌调的结构,还是演唱时的吐字,依字行腔、气息控制及感情的抒发,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以汉族人民的艺术鉴赏习惯与审美要求为出发点的。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它的唱词与结构和遣词造句的方式,都与“爬山调”十分相近。“漫瀚调”就其音乐的渊源而言,主要来自鄂尔多斯传统的蒙古族民间“短调”歌曲。此歌曲在风格特点、旋法规律、节奏、音程及音的组合等方面,更多地保留了鄂尔多斯传统民歌的特点,使它具有腔调潇洒、豪放,感情炽烈、爽朗,旋律朴实无华而新颖,结构短小,句法整齐等特点,成为准格尔旗和达拉特旗的乡土歌调。
漫瀚调的演唱内容
“漫瀚调”所反映的内容,多以男女爱情、婚姻家庭、热爱生活、歌唱美好未来等内容为主。象反映爱情生活的《栽柳树》、《唐庆扎布》、《白菜花》、《咚铃拉岱》等便是广泛流传的几首。而《蒙汉人民心连心》则是蒙古族传统的民歌曲调《双山梁小调》填词而成。歌中这样唱道:
大青山青松根连根,
蒙汉人民心连心。
一苗树呀两朵花,
蒙汉人民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