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堂曲艺表演曾获老舍写诗称赞

来源:
时间:2015-01-20 10:32:44

1958年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在北京举行,以扬州评话大师王少堂等曲艺名家组成江苏代表团参加。


   1958年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在北京举行,以扬州评话大师王少堂等曲艺名家组成江苏代表团参加。近日,北京网友“谈曲说艺清平客”向记者提供了1958年8月4日《首届全国曲艺会演会刊》(内部资料),其中刊发了王少堂演出照片、演出节目、发言以及老舍先生的一首赞诗。在这届会演上,王少堂表演了40分钟的“武松打虎”。
 
    首届全国曲艺会演
 
    王少堂说了40分钟的《武松》
 
    网友“谈曲说艺清平客”,真实身份是中华书局编辑梁彦,他还是北京评书连派传人、评书演员。除了表演评书外,他还收集了大量关于全国曲艺的史料,并在其新浪博客和微博上进行介绍。这份《首届全国曲艺会演会刊》就是其曲艺藏品之一。
 
    1958年8月1日—14日,由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在北京举行。参加会演的包括27个省、市、自治区及部队的300多名艺人代表,演出167个节目,共计95场次。会演采取观摩与公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国半数以上曲种参加了演出,观众高达11万人次,规模和影响在曲艺界可谓盛况空前。演出从8月1日下午开始,分日场和夜场,日场从每天下午2:30开始,夜场从每天晚上7:30开始。
 
    梁彦向记者提供了一份《首届全国曲艺会演会刊》评话、评书部分的演出节目单。8月4—6日下午为评书专场,共有16位评书、评话艺人演出。8月5日下午,由江苏代表团成员王少堂登台,表演扬州评话《武十回》选段。同日表演的还有北京陶湘九的评书《舌战小炉匠》、福建陈长枝的评话《老渔翁歼敌计》和吉林固桐晟的评书《西门豹治邺》,其他几人的表演时间都很短,而王少堂的表演时长达40分钟。
 
    另外,《会刊》刊发了一组曲艺家表演的照片,其中有王少堂的一张演出照,照片上的王少堂身着白色上衣,稳坐书台之上,台上有折扇一把,王少堂右手高抬。图片说明中写有“江苏省代表团王少堂代表表演扬州评话《武松打虎》。”
 
    《会刊》刊发王少堂发言稿
 
    更重要的是说唱新人新事
 
    在这份会刊中,全文刊发了王少堂发言稿《我们要厚今薄古古为今用》,500多字的发言是在观看了四川省革命残疾军人教养院课余演出队的表演后有感而发。
 
    王少堂在发言中讲道:“我来参加会演,主要是来学习,过去我一直是说水浒,现在看到工农业生产大跃进,感到时代是完全变啦!光说传统节目,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因为三国、水浒里,虽然有武松、黄忠等等英雄人物,但是今天到处有活武松、活黄忠、活穆桂英,我们要根据厚今薄古、古为今用的精神,把传统中好的内容、表演技术发扬出来,同时更重要的是说唱新人新事……这次参加会演,一定把学到、听到的宝贵资料,带回省去,传达给其他艺人同志,共同搞好曲艺工作。”
 
    《会刊》还刊发了时任扬州市文化处处长张青萍撰写的《评话老将王少堂》。“著名的扬州评话老艺人王少堂先生,他七岁学艺,九岁就能登台说‘武松打虎’,他今年已七十岁了,若是从学艺算起,已有六十三年的艺龄了。”该文介绍了王少堂的生平、解放后的艺术创作,还总结了王少堂说书的三大特色:一细腻,在他说书的时候细致而深刻地描绘人物和环境,不管在书中提出的什么事物,都处处有交代;二有神,不问是一个眼神或表情,都能表出人物的内心活动;三绘声绘色,每个角色的口吻,各地方言,他都能表现得出来,而且在音调的高低凹凸的掌握上,也都能恰到好处。
 
    老舍写诗赞王少堂表演
 
    “听了他的叙述,马上就看到了形象”
 
    对王派《水浒》最为推崇的名人,当属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8年8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老舍发表过一篇《听曲感言》:“一抬手,一扬眉,都紧密配合着他口中所说的,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使人听了他的叙述,马上就看到了形象。”
 
    在这本8月4日的《会刊》上,最早刊发了一首老舍的长诗《听王少堂老人评讲“武松打虎”有感》:
 
    我佩服武松,
 
    忽然遇见了老虎,
 
    他不考虑往哪里藏躲,
 
    也不想向大虫乞求和平;
 
    他相信自己的铁拳,
 
    两膀有千斤的力量。
 
    吼一声:打!山摇地动!
 
    他打,打,打!
 
    老虎就送了命!
 
    我佩服武松:
 
    平日里练好一身本领,
 
    战斗忽然加到他头上,
 
    他迎上前去,可也不乱动;
 
    借着月光如画,
 
    观察大虫的动静。
 
    他知道自己的本领,
 
    也就及时地记下了除害的决心,
 
    而且来了聪明:
 
    他打,打得巧,
 
    他打,打得狠,
 
    他打,打中要害,
 
    老虎就送了命!
 
    “扬州王少堂老人所说的武松,与‘水浒传’不尽相同。他说:武松听见大虫来了,立即登冈一望,下决心打虎除害,更富英雄气概。”老舍诗后的注释中写道。  

最新热点

更多

国画大师徐悲鸿诞辰120周年 市值4亿真迹展渝

17日下午,“中国梦·艺术魂——纪念徐悲鸿诞辰120周...[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小伙拍卖600余双藏鞋为卖饼救子老人捐款

18日,河北唐山男孩“阿木”将收藏的600余双...[详细]

成都男子挑80斤粪徒步5公里 宝马奥迪随行

前面是挑着两只粪桶的“挑夫”,后面是随行...[详细]

低调奢华的隐秘仙境:文莱

眼前已分不出自己在哪个东南亚国家土地上游...[详细]

400年“千眼”古石桥浮出 为“全国最长的湖中石桥”

12月30日,江西九江,随着我国第一大淡水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