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小贵:曲艺把欢笑送进千万家

来源:
时间:2015-01-27 10:45:19

2009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曲艺家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包括卜小贵在内的83人荣获“突出贡献曲艺家”称号。


  2009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曲艺家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包括卜小贵在内的83人荣获“突出贡献曲艺家”称号。一批与新中国共同成长起来的曲艺家,用他们的智慧,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与时俱进的作品,反映时代前进的步伐,丰富人们的生活。
 
  送戏下乡 解放牌大卡车承载梦想 
 
  1958年,12岁的卜小贵考入贵阳市川剧团学艺。“我印象中参演的第一部戏叫《红色卫星闹天空》。”他说,当时这部以国外卫星上天而改编的拟人神话剧鼓舞人心,大受欢迎。 
 
  1960年,卜小贵作为“娃娃生”演员一起随团送戏下乡。“大伙乘着解放牌大卡车到贵州开阳县城,夜里点着汽灯走在田间小路上,艰难地一站一站往前走。”卜小贵说,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粮食十分紧张,热情的农民仍拿出马铃薯、鸡蛋慰问剧团。“因为他们太喜欢看戏了。现在回想起来,虽苦犹甜。” 
 
  “每逢秋收、春节或是重大宣传活动,剧团都要下乡演出,打谷场坝、空的粮仓都是宿营地,我们在边演边学中逐渐成长起来。”说到这里,卜小贵话音一转, “直到1966年,红卫兵大串联开始,剧团分成几个战斗队到各地进行串联,演出活动也停止了。” 
 
  1968年,卜小贵的父亲因经营中医骨科个体诊所,被当成“走资派”批斗,他陷入“政治上与父亲划清界限、生活上偷偷照顾父亲”的矛盾之中,对曲艺也产生了困惑。“当时,文艺工作者遭迫害的也很多,曲艺事业几乎陷入停滞。”
 
  1991年出演滑稽戏浪荡鬼
 
  承包演戏 贵州演员纳税第一人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吹进贵州大地,电视文艺等新的娱乐方式逐渐进入社会生活,剧团也寻求转型适应观众和市场的需要。卜小贵和他的方言滑稽戏在这种大气候下应运而生。 
 
  1985年,卜小贵和同事将办公室改造成有100多个座位的小剧场,就在这个小舞台上,他们排演的《人与人不同》上演了三个月,连续130多个满场,获得了文化主管部门颁发的“百场奖”。 
 
  1989年,他被调到贵阳市越剧团,在那里排演了《爱的幺、二、三》。卜小贵说,这部以反映“脑体倒挂”为主题的喜剧,一上演就轰动了贵阳城,一个月内一百多场连轴转。曲艺凭借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欢笑中倡导了踏实生活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 
 
  卜小贵按协议拿到了提成,并主动上缴了个人所得税,成为贵州第一个上税的演员。 
 
  “下乡、下厂、下社区”,每编排一部好作品,卜小贵都要带领他的剧团把欢笑送到生产劳动的第一线,他塑造了许多深受群众喜爱的角色。“甚至有观众因为我演的一部戏《肉案风波》而叫我屠夫。”卜小贵笑道,“早在1995年‘文化下乡’活动发起之前,很多曲艺演员都已经把农村基层当作最重要的舞台。”
 
  收“洋徒弟” 传统曲艺见证中国强盛 
 
  1996年,为改变专业剧团长期靠政府拨款排戏“投入大、产出少”的状况,贵阳市文化局开始实施剧团改革,卜小贵进入新成立的贵阳市艺术中心,开始了市场探索的新路。 
 
  “创作上,我们始终坚持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作品贴近百姓。”卜小贵说,无论是《龙二哥的婚事》中勤劳质朴、一心要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龙二哥,还是《一封家书》中宁愿自己艰苦清贫也要让儿子克己奉公的退伍军人,剧中人物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风貌总能激起观众的共鸣。 
 
  如今,卜小贵已经退休。“从一个毛头小伙到国家一级演员,我的成长始终离不开祖国的培养。”他摸着孙子的头说,“刚入团的时候我也是个娃娃,团里指派专职老师,从饮食起居到练功学艺都有人管理和指导。” 
 
  “没有祖国的强大,也就没有曲艺事业的兴盛。”卜小贵说,曲艺事业与新中国一同走过了60年的光辉历程。“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艺术的进步,在人民的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曲艺事业才能有蒸蒸日上的繁荣局面。” 
 
  如今,曲艺也不再只是中国人的艺术,很多外国人来华拜师学艺。前不久,卜小贵便收了一个“洋徒弟”——22岁的美国人迈克尔。“60年前,有几个外国人会拜中国人为师?现在祖国强大了,民族传统文化才有更多走向世界的机会。”卜小贵感慨地说。

最新热点

更多

日本艺术家创作超逼真3D人物头像(图)

日本东京艺术家弘辻利用各种模具制作和雕刻技术创造出...[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全国多地保障房频唱“空城计”被指因畸形政绩观

网民表示,保障房“空城计”在多地都有上演...[详细]

3D打印建筑亮相苏州 别墅打印耗时仅1天(图)

用3D打印技术打印的房子是什么样的?质量安...[详细]

小伙拍卖600余双藏鞋为卖饼救子老人捐款

18日,河北唐山男孩“阿木”将收藏的600余双...[详细]

成都男子挑80斤粪徒步5公里 宝马奥迪随行

前面是挑着两只粪桶的“挑夫”,后面是随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