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芳:马街书会是曲艺传承发展载体

来源:
时间:2015-02-06 10:46:48

刘兰芳1981年第一次赶马街书会,至今已有30多年。她说:“我已与马街书会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和不解之缘。马街是我的又一故乡,马街书会是曲艺传承、发展、光大的载体。”

  刘兰芳1981年第一次赶马街书会,至今已有30多年。她说:“我已与马街书会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和不解之缘。马街是我的又一故乡,马街书会是曲艺传承、发展、光大的载体。” 
 
  马街书会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对此,刘兰芳说:“马街书会之所以绵延不绝,一方面是因为当地艺人注重传承,曲艺在这里有很好的观众基础,另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政府参与后,这个平台的吸引力更大了。” 
 
  “我第一次赶马街书会时,那时的马街书会风雨飘摇,纯粹是说书艺人自发"亮书",条件非常艰苦。”刘兰芳说,这些年马街书会的变化非常大,政府给予的关注越来越多,还建起了说唱俑、名人苑、文化园、中华曲艺博物馆等马街书会景观工程,发展趋势非常好。“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每年在马街说几天书,而是要留下文化,留下好的艺人。” 
 
  据刘兰芳介绍,马街书会的“书状元”是从说书艺术和“写书”的价格两方面综合评选出来的。所谓的“写书”价格,就是指参赛选手自己写的本子卖出的价格。她说:“参加"书状元"评选的艺人大都来自民间,创作的本子生活气息浓郁,与时俱进,在弘扬传统曲艺形式的同时,又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新风。马街书会其实就是曲艺传承、发展、光大的载体。” 
 
  刘兰芳感慨地说:“书会上的草根民间艺人永远是中国曲艺的根,是中国曲艺传承发展的脉。真到田间地头说书,就连专业演员也不一定能够说过他们。” 
 
  谈到曲艺的传承发展,刘兰芳认为,以前没有电视、电影、网络,看戏、听书就是老百姓文化娱乐的主要方式。现在什么都有了,文艺舞台姹紫嫣红、百花齐放,人们的欣赏水平也随之提高,所以曲艺要传承发展,就必须改革创新,要多出新书目,多出好作品。 

最新热点

更多

连环画原稿更为珍贵 能拍上千万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连环画出版社倒闭或另立门户,大批...[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2014年空气最差10城市河北占7席

数据显示,2014年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详细]

春运大幕今开启 28亿人次“大迁徙”日均7000万

今日,立春,2015年的春运大幕正式拉开。官...[详细]

沈阳的哥归还福建商人20万元玉石

2月1日13时,曹师傅和刚刚从北京坐火车赶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