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曲协推出“名家谈曲艺”“名家谈名人”系列讲座
来源:
时间:2015-03-12 11:29:44
名家争收徒、街道竞邀约……热闹的一幕,发生在3月9日由上海曲艺家协会和黄浦区图书馆举办的“文化惠民·曲艺乐群”座谈会上。
名家争收徒、街道竞邀约……热闹的一幕,发生在3月9日由上海曲艺家协会和黄浦区图书馆举办的“文化惠民·曲艺乐群”座谈会上。为参加座谈会,上海滑稽剧团副团长钱程推掉了团里的创作会,“一定要来和观众见见面。讲座能让观众了解我们的思路,什么噱头需要推动,什么噱头需要摒弃。职业演员应该传播好东西。”
2012年,上海市曲艺家协会成立50周年,时值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曲协与黄浦区图书馆联手,推出“名家谈曲艺”系列讲座,边讲述边展示。王汝刚《海派艺术中的上海滑稽》、钱程《传承上海历史文脉必须重视保护上海方言》、葛明铭《滑稽王小毛》等14次讲座,从上海曲艺的前世今生、沪语传承保护、知名品牌栏目开设等各个角度,传播上海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2014年,《名家》系列讲座再度创新,推出“名家谈名人”系列,姚慕双、周柏春、杨华生、笑嘻嘻等已故滑稽艺术大师的故事再一次在读者间传递。2015年,蔡嘎亮、张定国、林锡彪等名家也将陆续走上讲台。
编剧徐开麟是撮合曲协、图书馆走到一起的“媒人”。他表示:“曲艺接地气,图书馆有广泛读者基础,双方一拍即合。”“王小毛之父”葛明铭对此深有感触:“每次讲课都是对自己的重新认识,也是对行当看法的一次重新梳理。”滑稽名家顾竹君上讲坛,家人、学生齐助阵,还有专门调音响的工作人员,整整坐了一车人。有一位相声演员准备了太多素材,讲座不得不一再超时,但听得津津有味的观众非要他全部讲完才放他走。
品牌做出来了,社区街道都来抢人。徐开麟到半淞园路街道图书馆讲《春晚小品创作的成功与不足》,滑稽泰斗姚慕双之子姚勇儿到外滩街道图书馆讲《姚周的艺术人生》,市曲协副主席、著名评话演员吴新伯讲《父亲吴君玉和他的评话<武松>》。座谈会现场,有听众代表当场发出邀约,“请来我们单位讲一场!”
座谈会前一天,观众汤臖听到广播里介绍姚勇儿,她兴奋地告诉丈夫:“我在讲座上见过真人!”汤臖表示,听了讲座才知道曲艺分很多种,有相声、双簧、滑稽……昨天的座谈会上,汤臖也发了言:“我想让儿子学学评话。”在座的曲艺名家们积极回应:“滑稽不错,可以让小朋友试试。”“相声也缺人。”
顾竹君也把这一讲座视为发掘新人的途径,“上海说唱后继无人,特别是女演员更加缺。我想通过讲座,培养小朋友对上海说唱的兴趣。只要小朋友愿意唱,我愿意免费教。”而在钱程看来,上海方言是曲艺的土壤,土壤没有了,曲艺就会消亡;2014年上海市民文化节,黄浦区6组选手全部以高分入选上海沪语百名达人,曲艺熏陶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