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曲艺面临危机
来源:
时间:2015-04-15 11:08:22
曲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活现代化的不断加速,一个时期以来,某些曲种后继乏人,曲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曲艺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活现代化的不断加速,一个时期以来,某些曲种后继乏人,曲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曲艺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曲艺名家刘兰芳、姜昆道出了深深的忧虑。同时,在他们对曲艺传承发出的呼吁中,也看到了一些青年曲艺家的作为。
中国的传统艺术——曲艺,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至今活跃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左右。生动的语言肆意铺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之下,艺术内涵与表演者的独到感受彼此碰撞,诠释了这门从民间流传下来的艺术的魅力。然而面对曲艺从业人员日渐稀少、受众越来越小众化,中国传统曲艺面临着传承的危机,曲艺艺术家刘兰芳、姜昆就此提出了一些举措与建议。
曲艺人才十分匮乏艺术传承面临危机
姜昆认为,传统曲艺的创作表演对中国戏曲、戏剧、音乐乃至文学等艺术门类影响深刻,其说唱元素充斥在一切表演艺术之中。目前,曲艺的传承日渐式微,面临着高素质人才的匮乏、“艺以人传,人去艺亡”、学术研究和理论建设滞后等诸多困境,从深层次上严重制约着曲艺艺术的持续健康发展。
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发现,生长在民间的曲艺遇到的危机实际上是一种民族危机,曲艺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民族艺术,其演变的过程实际上是宫廷艺术演变成为民间艺术,都是大众娱乐的一种方式。用方言来演绎的曲艺比较多,这使得曲艺艺术更具有地方性质特色,但是受众人数近年来锐减。曲艺艺术要想与时俱进在世界艺术上争得一席,必须要提高表演者的演技。就评书表演而言,听评书的人越来越少,评书除了在广播里、电视上经常演出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场地,评书演员也越来越不好求职,人才培养的过程更是艰难,几乎20年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评书名家,评书艺术的传承日渐显露了危机。
用人才教育完善曲艺传承
近年来负责中国曲艺家协会的工作经历让姜昆深刻地感受到,仅仅依靠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而不是搭乘高等教育的快车,曲艺艺术就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我国文艺事业重要组成的曲艺艺术也难以真正实现大繁荣大发展,“人走艺亡”成为艺术传承的一个障碍,这种方式已经适应不了新时代。
近几年,姜昆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很多呼吁,在2011年两会上,姜昆曾与数十位委员呼吁政府能将曲艺纳入“五个一工程奖”。2012年两会,姜昆建议,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应设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国家实验课程。今年两会,他又建议通过建立曲艺专业学科,培养更多曲艺人才,在学校中推广民族文化传统教育。
为优秀曲艺人才提供更高的平台
面对一些高校培养出来的优秀的曲艺人才,刘兰芳认为,单纯地通过高等教育来培养人才只是曲艺传承的第一步,优秀的曲艺人才也要借助一个平台来展现自己的才艺。这样的平台要比单纯在广播电视上的演出更加吸引受众,首先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刘兰芳建议,曲艺表演可以组织说唱团,通过舞台表演来扩大曲艺艺术的影响力和受众。曲艺艺术家在舞台上表演,观众可以坐在舞台下品茶,听书看戏品芳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曲艺说唱团除了固定在剧院表演,还要行走全国,在各个地方播撒传统文化的艺术之气,扩大院团的影响力,收集并吸引曲艺艺术爱好者。此后,将在各种综合晚会上争取到曲艺艺术的一席之地,努力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曲艺艺术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