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曲艺类"非遗"保护数字化
来源:
时间:2015-05-05 12:05:16
2005年,国家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菏泽由于文化“非遗”资源非常丰富,传统戏剧、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多个项目入选国家、省、市三级“非遗”保护名录。
“菏泽市‘非遗’资源丰富,尤以曲种多、剧种多而著称,素有‘曲山艺海’的美誉。”5月2日下午,在菏泽市图书馆举行的“非遗”大讲堂上,主讲人、菏泽市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陈瑾说,流行在当地的曲种主要有山东琴书、山东花鼓、莺歌柳书、山东落子、坠子书、山东渔鼓、山东快书、弦子鼓等,早期木板大鼓、山东大鼓、三弦绞子书等曲种也曾在此流行,但现在几乎无人传唱。
在菏泽农村曾有 “扬琴竹板响,老少听曲忙”、“花鼓进了庄,家家不喝汤”等诸多民谣。年龄大些的人可能稍有印象:小时候在村头,晚上经常有说书唱曲的人,也有盲艺人,那时多是坠子书、山东琴书,现在这种情形几乎没了,有的曲种几近沉寂多年,鲜为人知,年轻人对此有点儿陌生。虽然如此,但曲艺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民间仍然苦苦挣扎生存。
2005年,国家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菏泽由于文化“非遗”资源非常丰富,传统戏剧、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多个项目入选国家、省、市三级“非遗”保护名录。据悉,截至目前,菏泽市曲艺类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有4个:山东琴书、山东花鼓、莺歌柳书、山东落子,省级项目有2个:坠子书、山东渔鼓。这使我市“非遗”曲艺类得到有效保护,并重新走进百姓的视野,丰富着市民的生活。
在演出、记录、研究中,让“非遗”得以保护、传承
“正如‘非遗’保护专家冯骥才所说,‘非遗’传承人就是活着的遗产,一旦失去传人,‘非遗’便不复存在,遗产的非物质性就会转化为物质性,就会一动不动地躺在博物馆里,并永远沉默着。”陈瑾说,菏泽早期流行的曲种达十余种,县县有曲艺团、曲艺厅,如今,近半曲种因后继乏人而不能正常活动,一度沉寂数年。所以,保护传承人,是“非遗”保护的关键。
保护单位通过关心善待传承人、发放传承经费、定期健康查体等,并通过非正规和正规教育两条路径传承曲艺,像菏泽学院音乐系开设了民间曲艺选修课,由山东琴书代表性传承人李巧莲、孙明祥等到大学授课,较为系统全面地传授山东琴书演唱与演奏技艺,8年培养了数百名曲艺学员。
陈瑾还说:“音像留存记录作为‘非遗’保护的载体之一不可或缺,及时、全面、深入做好抢救性记录,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尤为重要。”前几年,她在成武调研时,花鼓艺人胡世君随口哼了 《千朵花》里面的几句,非常好听。但由于没能及时录音留存,去年欲恢复这个曲目,可胡世君老人因身体原因不能唱了,很遗憾。又如山东琴书,其中遗存的大量珍贵俗曲曲牌多达200余支,弥足珍贵,抢救刻不容缓。为此,保护单位购置了摄像机、照相机、编辑电脑等记录编辑设备。录制了花鼓、莺歌柳书等艺人口述史,和部分代表唱段。陈瑾建议有必要建立曲艺“非遗”博物馆和展示馆,对图片、文字、实物、音像等实施抢救性地发掘、留存,做到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并存。
菏泽市艺术研究所的 《菏泽民间曲艺研究》课题组成员对流布在我市的7个主要曲种(本土曲种山东琴书、莺歌柳书、山东花鼓、山东落子,及外来曲种坠子书、山东快书等)的历史渊源、流行范围、演唱形式、音乐演奏、班社、艺人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调研,研究成果获全省艺术科学成果一等奖。该研究所还对濒危曲种莺歌柳书以及山东琴书早期的演出形式、演唱曲目、曲牌、演奏乐器等进行了抢救式研究、恢复,并邀请了山东派古筝大师赵登山先生来菏指导,2011年,中国戏曲学院与省专家来菏观看演出,对这一形式大加赞赏。
陈瑾表示,“非遗”保护任重道远,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探索民间曲艺保护、传承和发展之路,让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在菏泽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