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地方曲艺源远流长
来源:
时间:2015-06-18 11:11:51
6月12日上午,桂林市桥头小学正式挂牌为“桂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曲艺)传承基地”。
6月12日上午,桂林市桥头小学正式挂牌为“桂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曲艺)传承基地”。桂林百姓文化大讲坛也带着李蔚琛、庞建宁两位主讲嘉宾走进这所小学,为孩子们介绍桂林渔鼓、广西文场的历史渊源。
手捧用楠竹制成的渔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桂林渔鼓》的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李蔚琛率先登台讲述。“两千多年来,中原文化、湖湘文化与骆越文化互相融合,在桂林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俗民间文化,桂林渔鼓就是其中的代表。”李蔚琛年轻时跟随桂林著名老艺人王仁和、刘玉英学习桂北曲艺,对桂林渔鼓有着很深的感情。
边唱边讲,李蔚琛将桂林渔鼓知识娓娓道来。桂林渔鼓属于鼓曲类道情分类曲种,是广西代表性曲艺形式之一,由明代的叙事讲唱道情演变而来。十八世纪初,湖南的渔鼓艺人来到桂林,在传唱渔鼓的同时吸收姊妹艺术元素,开了桂林渔鼓的先河。此后,桂林的市井坊间乡村瑶寨都传唱这易学易记易唱的渔鼓。20世纪初,一些堂馆请民间艺人开本唱书,每个故事可连唱数十天。20世纪30年代,负有盛名的桂林盲艺人王仁和对于桂林渔鼓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桂林渔鼓的艺术风格,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已创作《王老头子学文化》等一批桂林渔鼓的精品剧目。
桂林渔鼓的演唱形式有两种。一是“打单筒”,即一人左手抱渔鼓,右手击鼓,自打自唱。第二种是带伴奏、伴唱形式,有二人组、三人组、五至七八人甚至十余人不等的组合。唱渔鼓,除了用渔鼓伴奏外,二胡、中胡、月琴、三弦、笛子甚至碟子、酒杯,都可以被艺人当作乐器。桂林渔鼓的传统曲目多为中、长篇。目前,我市非遗传承部门挖掘到的传统曲目有《玉带记》、《蓝丝带》等50多个,并涌现出《二姐做梦》、《水上抓匪》等数十个新创作的曲目。桂林渔鼓风格独特,在广西区内广泛传唱。如今它已入选中国曲艺音乐志、中国曲艺志等志书。2014年,《桂林渔鼓》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桂林渔鼓以其题材丰富的曲目丰富了广西曲艺史、民间艺术史、音乐史,它是多元文化的结晶,是研究中国曲艺史的活化石,有着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李蔚琛说。
随后,广西文场的桂林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庞建宁登台,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广西文场的故事。
广西文场是一种清唱剧类型的曲艺形式,是与清唱桂剧的“武场”相对而命名的。文场流行于广西桂北官话地区,尤以桂林、柳州、宜山、平乐、荔浦等地最为盛行。作为桂林首个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曲艺品种,文场产生于清代中叶,迄今已有200年以上的历史。它和桂林渔鼓一样,也是从外地传入,只是“祖籍”在江浙等地。唱文场的有专业和业余之分,他们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流派,前者声腔演唱色彩华丽,后者风格质朴深沉。文场词曲高雅,音乐旋律清新优美,婉转流畅而细腻抒情,传统曲目丰富。目前,成套的唱本有《琵琶记》、《西厢记》、《红楼梦》等,单出唱本有《双下山》、《王婆骂鸡》等60出左右,段子有《武二探兄》、《贵妃醉酒》等近百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