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四川非遗:戏曲曲艺 韵味悠长
来源:四川新闻网
时间:2015-08-25 10:48:37
2015年9月11日至9月20日,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举行。
2015年9月11日至9月20日,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举行。本届非遗节围绕“传承文脉,创造未来”这一主题,分为五大部分,国际非遗博览会、非遗国际论坛、非遗大戏台、非遗进万家活动和印道·第二届中国篆刻艺术双年展。种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展示国内外非遗的多彩魅力和我国的非遗保护经验和保护成果。保护非遗,传承文脉,创造未来。
近期,四川新闻网将介绍一系列四川的非遗项目,带您欣赏传统之美,领略独特的非遗风采。本期将介绍川剧、四川清音、四川扬琴、金钱板。
国家级非遗项目——川剧
川剧,流行于四川(含今重庆市)境内及云南、贵州、湖北省的部分地区,是中国西南地区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主要有高腔、胡琴、弹戏、昆曲、灯调五种声腔,是明末清初以来中国戏曲声腔剧种的一个缩影。川剧剧目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有传统剧目和创作剧目六千余个,其中有宋元南戏、元杂剧、明传奇与诸多古老声腔剧种经典剧目,也有历代巴蜀文人、艺人创作的卓越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整理改编的《柳荫记》《彩楼记》《焚香记》《绣襦记》《白蛇传》《拉郎配》《谭记儿》《打红台》等,改革开放时期改编及创作的《巴山秀才》《变脸》《死水微澜》《山杠爷》《金子》等,均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显示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五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擅长特技绝活的运用,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川剧五种声腔中,尤以曲牌体的高腔音乐最具创造性,其帮、打、唱相结合的结构形态,在戏剧与音乐的结合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我国戏曲高腔音乐发展的杰出代表。川剧艺术曾繁荣发展,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光耀一时。
川剧是四川的地方剧种,流布于四川和贵州、云南、湖此等地,川剧艺术历史悠久,源源流长,有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是中国300余种地方戏中的一支劲旅。
川剧面临与它传统戏曲艺术同样不景气的状况,市场萎缩,经费短缺,人才匮发,职工生活水平低,遗留问题很大的生存现状。 川剧具有巴蜀文化、艺术、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研究和认知价值,在中国戏曲史及巴蜀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近年来,川剧同其他各种地方戏曲一样出现了生存危机,观众减少,演出市场萎缩,经费不足,传承发展举步维艰,抢救、保护川剧的任务正严肃地摆在人们面前。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四川省川剧学校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国家级非遗——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长于抒情、兼能叙事,曲牌丰富、唱腔优美,有如十八少女手持红木檀板唱晓风残月,具有典型的东方婉约之美,是极富成都地域特点又具全国影响的重要曲艺品种,尤其是四川清音演唱中的“哈哈腔”和“舌尖弹音”,能发出类似西洋歌剧唱腔一样的美妙声音,被国外媒体誉为东方歌剧。四川清音也是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昨日,四川清音国家级传承人程永玲向记者解密清音。谈及四川清音的历史,她评价说,四川清音形成于明末清初,四川大量移民带来的乡音小曲,被四川唱曲艺人吸收融合,丰富了四川清音的唱腔和表演。四川清音正是成都这座城市包容气质的体现。
“四川清音,过去一般叫唱小曲、唱小调,因演唱时用月琴或琵琶伴奏,故也叫唱月琴或唱琵琶,还因艺人们闯荡江湖以卖唱为生,又被称为唱海湖。”谈及清音历史,程永玲认为,四川清音历史悠久,从清代初年便已是四川民间颇为流行的一种曲艺形式。清政府推行移民填川政策以后,全国有十多个省份移民被移往四川。来到四川的外省移民不光带来了新的物种和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带来了五湖四海的文化和地方曲艺品种。“清音就是一个混搭文化。”她分析说,四川清音,就是在融合明清时期民间小调和多种说唱形式、音乐戏曲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四川清音在吸收各地唱曲并与本地方言以及四川扬琴和川剧相融合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曲艺品种。四川清音不仅传承了巴蜀历史文化,而且,也从一个特殊的视角突显成都包容的城市气质。
据业内专家考证,四川清音至少包涵了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河北甚至两湖、江浙等省的传统民间小调曲目,是一种内容异常丰富驳杂的艺术形式。很多传统唱词,如果追根溯源,往往都能发现它跟其他地区的民间曲艺密切相关。据了解,四川清音在吸收各地唱曲并与本地方言相融合后,至道光年间,已发展得比较成熟,除单曲体外,也有如“月调”“背工”“马头调”等联曲体唱腔。皮黄腔传入四川后,清音艺人也将之消化吸收,形成板式变化体的“汉调”和“反西皮”。乾隆、嘉庆年间,随着商贸活动日趋频繁,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唱曲艺人,随商船溯江入川行艺,沿江商埠如万县、重庆、泸州等地唱曲卖艺甚为流行,促进了四川清音的发展。从四川清音曲牌中,可以看到它与省外许多地方的民歌小调的血缘关系。
国家级非遗——四川扬琴
四川地方曲种。四川扬琴又称“四川琴书”。流行于四川的川东、川西、川南一带,约有200年历史。演出形式原为数人坐唱,各操一件乐器伴奏,以扬琴为主,另有鼓板、怀鼓、三弦、京胡、二胡等。以唱为主,以说为辅。
演员分生、旦、净、丑等角色说唱。现在也有主角站唱、配角坐唱的形式。音乐分为大调、越调(月调)、器乐牌子3类。大调属于板腔体结构,是主要腔调,以一字为基础,由一字、快一字、慢一字、二流、三板、大腔、舵子等组成早期曾称渔鼓洋琴、大鼓洋琴,因表演中以洋琴为主要伴琴乐器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现名。
主要流行于成都、重庆、泸州、自贡等城市。约形成于清乾嘉年间(1736年-1820年)。道光时(1821年-1850年),成都的扬琴艺人已有行会组织三皇会,定期在茶馆聚会演唱。1925年成都开办扬琴班,招收艺童学习扬琴,这是四川扬琴最早的科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