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曲艺演出场所的历史变迁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2015-12-11 09:32:22
曲艺是一种文学、表演以及音乐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包括相声、评书、鼓曲等表演形式,观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曲艺是一种文学、表演以及音乐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包括相声、评书、鼓曲等表演形式,观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清末民初时期,农村的曲艺艺人大量涌入北京,演出场地和表演形式形形色色,不拘一格。
庙会与堂会
曲艺当初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艺人大都是在庙会、集市等露天场所表演。北京的寺庙众多,各个寺庙定期举办宗教活动与集市贸易,称之为“庙会”,艺人按照各个庙会举办的日期前去卖艺。艺人把露天场地的演出称为“撂地”,这是指承租相对固定的场地,招揽观众围观,卖艺赚钱。另有一种演出方式称为“画锅”,艺人寻找一块空地,就地划定一个范围,聚拢观众,边演出边向观众收钱。有的艺人把露天场地固定下来,搭盖席棚或布棚以遮阳避雨,又在棚里设置板凳,方便艺人演出和观众观看,这种演出场地称为“大棚”。
除了在庙会、集市等露天或半露天场地演出之外,曲艺艺人也走街串巷、登门入户演出。艺人边走边弹奏乐器,遇到召唤便入户演出,这种演出方式被称为“逛街”。还有一种有组织的演出方式称为“堂会”,由富庶人家邀请,经纪人和班主组织,演出大多安排在寿诞喜庆活动当中,以八角鼓、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等曲种为主,按照活动的性质,安排演出的内容。夏天一般在主人宅院中的天棚下演出,其他季节大都安排在厅堂里面,可以连续演出若干天。此类演出,艺人收入丰厚,被称之为“上等买卖”。艺人入户演出的另一种方式称为“家档子”,又称“家买卖”,与“堂会”的区别是不局限于喜庆活动,一般是邀请一个曲种的艺人,连日固定时间演出一部长篇书目或曲目,可以连续演出一个月左右。
茶馆与园子
清末民初,北京的茶馆分为几类,有“书茶馆”“清茶馆”“棋茶馆”以及季节性的临时茶棚。清朝末年,书茶馆邀请表演的都是曲艺名家,听书的茶客都是官宦贵胄。辛亥革命以后,随着社会风气和习俗的变化,一向在庙会、集市卖艺的曲艺艺人,开始逐渐进入“书茶馆”和“杂耍园子”演出。
民国年间,兴起了一批平民百姓可以经常光顾的、大众化的书茶馆。辛亥革命以前,茶馆、茶园不允许妇女入内,到了民国,才逐步接纳妇女,但男女席位分开,至20世纪20年代才放宽限制。书茶馆又称“书馆”,门口悬挂海报,写明某日特邀某艺人演出某部书,屋里设置桌椅板凳,经营茶水,还有小贩卖瓜子、花生、冰糖葫芦等小食品。书茶馆在上午像清茶馆一样接待茶客,下午和晚上约请曲艺艺人演出,大多为评书、京韵大鼓等。下午的演出一般在两三点钟至五六点钟,晚上演出又称“灯晚儿”,通常在晚上八点钟至十一点钟前后。茶客们边喝茶边听书,除付给茶资之外,每演完一段,便有茶馆伙计拿笸箩收钱,茶客还可以点艺人和点曲目,但需要另付费用,所谓“书钱”。每天收的茶钱,全归书茶馆;收的书钱,要按照上座多少及艺人的名气,由书茶馆与艺人双方约定分成比例。民国初年,鼓书女艺人开始进入书茶馆卖艺。女艺人被称为“坤角儿”,“坤书馆”因此得名。坤书馆大多聚集在天桥一带,都是由女艺人演出,但牌匾上并不标明坤书馆,最初演唱“莲花落”,后来逐渐演出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岔曲等。20世纪40年代末期,北京的“书茶馆”达到70余家,至50年代初期,仍然有40余家,大多聚集在天桥、朝阳门外、新街口一带,文革当中,书茶馆全部停业。
“杂耍园子”是指民国初年兴起的游乐场所,主要演出评书、相声、鼓曲等曲艺形式。大的杂耍园子就是一个综合商业娱乐场所,里面有商店、饭馆、戏园子、电影院,例如“新世界游艺场”“城南游艺园”“西单游艺社”等。20世纪40年代,北京可以演出曲艺的戏院、剧场约有30余家,例如吉祥戏院、长安戏院、开明戏院、华北戏院等。集中在天桥、东安市场、隆福寺等庙会、市场的演出场地,被称为“明地”。北京南城的天桥是许多民间艺术的发祥之地,清末民初时期,相继在天桥卖艺的民间艺人大约有600余人,包括曲艺、戏曲、杂技等各色艺人。天桥既是北京平民百姓的主要游艺场所,又是各个行当的艺人扬名立万之地。20世纪50年代,天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容、街道得到整治改造,新建了剧场,许多民间曲艺艺人被招收进国营或集体所有制的文艺团体,1957年以后,天桥的各类私营或个体的演出场所大部分停业。
广播与剧场
20世纪20年代,无线电广播的兴起,使曲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1927年,北京市开始出现无线电广播电台。广播电台问世之初,一般市民买不起收音机,商场、店铺为了招揽客人,纷纷购买了收音机,广播电台的听众便由此培养起来。由于曲艺原本就拥有广泛的受众,因而成为当时新兴的商业广播电台主要的娱乐节目,并推出了许多曲艺作品和著名艺人,从而又培养了更多的听众和爱好者。20世纪30年代初,北京西城电话局开办的广播电台开始播出曲艺节目,此后不久,评书、相声、鼓书、单弦等娱乐节目成为其主要播出内容。艺人在电台演播节目,电台不付报酬,由艺人从电台承包广播时段,同时承接商业广告,在节目中插播。北京的广播电台逐渐发展到10多家,大多为商业电台,影响较大的有华声电台、百利维电台、中国电台、民生电台等,当时曲艺节目占了娱乐节目的80%以上,广播电台成为了曲艺演出的重要场所。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当中,曲艺节目依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一时期,广播电台的长篇评书连播节目风行一时,先后涌现出许多评书名家。除了《三国演义》《水浒》等传统书目外,电台开始播出由现代题材小说改编的新评书,例如《烈火金刚》《平原枪声》《赤胆忠心》《野火春风斗古城》《红岩》《林海雪原》,新评书赢得了大量听众,产生了轰动的社会效应,从此各个电台争相演播。
“文革”结束后,广播电台开始恢复播出曲艺节目。1977年10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相继播出了《空城计》等传统相声节目,此后两家电台又播出了《岳飞传》等长篇传统评书和《平原枪声》等一批新评书。1985年,由著名评书演员袁阔成表演的长篇评书《三国演义》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深受听众喜爱。
广播电台的评书节目先后成就了几代名家,上世纪80年代以来,著名评书演员袁阔成、刘兰芳、单田芳、田连元在广播听众当中和社会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自从电视走进了千家万户,许多相声、评书演员又相继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由此促进了曲艺的发展,更加密切了它与群众的关系。
在广播成为重要的曲艺演出阵地的同时,曲艺演员开始走进民族文化宫剧场、中山公园音乐厅、劳动人民文化宫剧场等大型演出场所。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还建设了西单剧场、前门小剧场等主要用于曲艺演出的剧场和曲艺厅。70年代末,相声等曲艺节目进入体育场馆演出,这对于曲艺演员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挑战。因为演出场地过大,演出效果就会打折扣,比较而言,小型剧场更适于曲艺演出。
近年来,到小剧场听相声成了北京年轻人的一种文化娱乐时尚,位于天桥附近的“德云社”、位于鼓楼西大街的“嘻哈包袱铺”、位于东城文化馆的“周末相声俱乐部”等,目前都是年轻观众经常光顾的相声演出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