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画院院长批黄宾虹是垃圾桶

来源:
时间:2015-04-06 23:19:32

刘思东,粤台秋色 元代卷3月27日,羊城八景长卷巡展杭州站在浙江画院展览馆开幕,广州美协主席周国城带领多位岭南山水画家与当地艺术家对话...

刘思东,粤台秋色 元代卷刘思东,粤台秋色 元代卷

3月27日,“羊城八景长卷”巡展杭州站在浙江画院展览馆开幕,广州美协主席周国城带领多位岭南山水画家与当地艺术家对话。其中,浙江画院院长孙永在谈论及岭南山水与浙派山水之间的差异后,重点谈到了现代名家黄宾虹艺术创作的得与水。在他看来,黄宾虹艺术是一个危险的陷阱,害了几代人,“其中,山水画有五六张好作品,而书法与花鸟看不出好在哪里”。

谈岭南

岭南新生代画家应重读经典

学习老艺术家的刻苦

岭南的关山月在那样的时代,画出了《绿色长城》,非常不简单。我看到后,整个身心都醉掉了,这张画直接影响了我几十年。

早在十几岁的时候,我对岭南美术就有所认识了,并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上世纪60至70年代,岭南画家发表的作品非常多,各种出版物也密集面世,影响非常大。粗略统计,当时全国所有美术出版物中,岭南占了三分之一之多。那个时候,能与之媲美的,可能就是钱松喦为代表的金陵画派。他是旧体制出来的老画家,但是他恰恰在最壮年、最成熟的时候迈入了新中国的行列,社会体制逼着他的笔墨从传统转向为政治服务,他画了红岩、长城、太湖,有歌功颂德的成分,而这种转换非常不容易,注定要进入美术史。

岭南的关山月也是这样。在那样的时代,他画出了《绿色长城》,非常不简单。我看到后,整个身心都醉掉了,这张画直接影响了我几十年。我还在从化温泉看见过黎雄才的作品,欣赏的时候非常陶醉。

我们要问一问,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为何能画出那么多经典作品?为何达到了最近三十多年来难以企及的高度?我以为,他们背负了太多政治及社会的压力,是压力“压”出了经典。而文革结束之后,艺术家身上的压力没有了,更多的是宽松、自由的氛围,于是,艺术家就随便搞两笔,画点画、挣点钱。

所以,现在的艺术家应该静下心来,向经典致敬,向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那批创作致敬。他们的作品历久弥新,是现在所不能超越的。我们不缺传播的力度,不缺视野,缺的就是自身的压力。就岭南新生代画家而言,我觉得应该重读经典,应该回顾老一辈的创作状态,不要放弃上世纪60年代老先生的刻苦劲头,要学习他们认真的精神,一定要给自己施压。

谈浙派

每个地域都有它的长和短

重大题材是浙派山水薄弱环节

浙江人在全国都说我的笔墨是最优秀的,我是最正宗的。但太具优越感了,就把自己惯坏了,太富有了就会任性,任性到最后就玩不转了。

在山水画方面,浙江有自身的优越感。从小学画的时候,我就有这样的感觉。但是,我一直觉得每个地域都有它的长和短,这是客观存在的。

岭南派一开始吸收了一些日本绘画的元素,而浙派从南宋开始一直传承下来,有清晰的脉络。应该说,岭南的山水画更擅长重大题材,而浙江的山水画更注重小情调,笔墨一出来,要讲究墨分五色、干湿浓淡。因为学的时候老师都是这么教的,所以技艺上玩得很溜。浙江人在全国都说我的笔墨是最优秀的,我是最正宗的。但太具优越感了,就把自己惯坏了,太富有了就会任性,任性到最后就玩不转了。岭南画家可以缺乏一种最正统的画学传承,但穷则思变也是一个思路。

从重大题材或者一种特殊的创作工程来说,其实浙江有它的薄弱环节。浙江画家不爱画大画,擅长的多是小品。我们长篇著述的能力差,但是小作品可以画得津津有味。

浙派山水不擅长画大画,可以黄宾虹为例。他的四尺以上的作品就很难把握了,其最精彩的作品往往不过六尺三开。全国有很多画家讲黄宾虹不懂构成,的确如此。他从来不管构图,他玩到哪算哪,不管是留白也好,都是非常偶然的。他不知道这一张画到底有没有完成,所以很多画没有落款。

谈黄宾虹

黄宾虹是陷阱,害了几代人

老师陆俨少先生就曾给我们讲过,黄宾虹的艺术是一个垃圾桶。我觉得这个比喻很形象,里面有好东西,但需要艺术家自己去挑拣。

严格来讲,黄宾虹是业余画家,而非专业画家。所以黄宾虹100张画里面有五六张很精彩就不错了,有很多垃圾。再看他60岁时候的作品,你会觉得他能成为大师吗?不可能。

黄宾虹是不能学的,你只能品里面的味道,而且有一些可以品,有一些不能品。

我曾写过文章批评北京的画家学黄宾虹。我说,你们太不尊重黄宾虹了,也太不懂黄宾虹了。北京人看不懂黄宾虹,所以学一个死一个。浙江学黄宾虹的第一代人,学不到位,第二三代就开始没有人学了。浙江的王伯敏学黄宾虹,但最终也是个半吊子,并没有学到位。所以,黄宾虹是个危险的大陷阱,害了几代人,但是责任不在黄宾虹,在于学他的人。面临这个陷阱,你不能跳过去,就麻烦了。

我上学的时候,老师陆俨少先生就曾给我们讲过,黄宾虹的艺术是一个垃圾桶。我觉得这个比喻很形象,里面有好东西,但需要艺术家自己去挑拣。他的书法是不成熟的一锅粥,学了很多,但没有自己的面貌,不懂的人却把他抬得很高;而他的花鸟画就太差了,看不出来好在哪里。

所以我说,现在浮云遮了我们的眼睛。我们要把浮云拨开,要用自己的眼睛、要用脑子重读经典。(讲述人:孙永)

动态

羊城八景长卷巡展起航

“春风不解江南雨,笑看雨巷寻客尝”。日前,堪比“西湖十景”的“羊城八景”,壮观地展现在西子湖畔——由浙江画院、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岭南书画名家共绘《历代羊城八景》系列作品展”在浙江画院展厅拉开帷幕。由此,“羊城八景”长卷开启了全国巡展的第一站。

“羊城八景是对广州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人文景观的提炼概括,是广州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和改革开放辉煌成就的结晶,是广州的城市名片。”身为杭州人的广州美协主席周国城,对家乡人将“羊城八景”长卷做了细致介绍:延请杨之光、陈金章、刘济荣、梁世雄等16位名家指导,广邀岭南山水画名家百余人倾力绘制,18位岭南书法家题款,10位篆刻家治印。历时一年完成画作,彰显了两千载羊城之美。

偌大的展厅里,当地观众们欣赏到,岭南名家笔下各个时代、各个景观的风物与人文特征,有着不同的画面风格。浙江画院院长孙永现场还为观众们导读:宋代卷的八景注重写实、色彩亮丽;元代卷则水墨淋漓、用笔飘逸;明代卷在水墨淋漓的基础上略加淡彩;近代以及1963年以后的“八景”,融合中西,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对景写生。

在孙永看来,浙江与广东的美术一直有着比较紧密的交流与互动。这次“羊城八景”系列长卷在杭州展出,就再次印证了浙粤两省之间的友好关系。“看了这些画,我感触很深。岭南的人文底蕴是丰富深厚的,你看这批画作除了自然风貌的呈现,更多的是在描绘人文景观,将历史进程中的文化经典展示出来,颇具地方特色。”他特别强调,岭南山水画家在重大历史题材的把握方面,有自身的优势。

 

最新热点

更多

浙江画院院长批黄宾虹是垃圾桶

刘思东,粤台秋色 元代卷3月27日,羊城八景长卷巡展杭...[详细]

论    坛

更多

宜    居

更多

古钱币珍品中之珍品

华夏收藏网讯 2004年,一枚名为大夏真兴的...[详细]

天价家具专坑三高收藏人

有真品就有赝品,有收藏就有被骗。因此,玩...[详细]

元磁州窑瓷器量大品种少

元黑釉加彩题酒字玉壶春瓶元代磁州窑制瓷虽...[详细]

安思远旧藏火爆拍场 名家专场引藏界关注

安思远旧藏再次凸显名家品牌效应众多中国大...[详细]